張東旭
【摘? ? 要】隨課微寫已經(jīng)被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構(gòu)建起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隨課微寫的積極意義就在于基于練寫點,讀寫結(jié)合,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微寫作,內(nèi)化作文技法,為習作教學做好鋪墊。
【關(guān)鍵詞】隨課微寫? 起步作文教學? 積極意義? 練寫點? 讀寫結(jié)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47
隨課微寫已經(jīng)被引入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構(gòu)建起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微寫作,內(nèi)化作文技法,從而為習作教學做鋪墊。
三年級是小學作文的起步階段,隨課微寫在這個階段有何積極意義呢?
首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水平。小學作文在整個小學階段叫“習作”,按字面意思可理解為學習寫作。三年級的學生還是一個寫作初學者,要初學者寫出有板有眼的文章屬于強人所難。教師可以對學生有期許,但是不能揠苗助長,不能讓學生攀太陡、太高的山,下太深、太冷的水,應(yīng)該讓他們多在隨課微寫的山丘上、雨后水洼里習得跋山涉水的方法,體驗跋山涉水的樂趣。
其次,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歷。三年級的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也嘗過人生百味,精神世界也色彩繽紛。他們的大腦是一座“倉庫”,收納著五花八門的事物,也是一片“湖泊”,接納著每一條河流。每次寫作都是其人生閱歷的外化,打開倉庫的門,取出東西放進方格里,拉開水閘,讓流出的水滋潤每一個方格。
第三,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話語權(quán)。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有代溝的,再努力也有教師觸碰不到的部分,但學生之間的溝通就會順利得多。每次習作之前,筆者都不會預(yù)設(shè)學生寫什么,講完習作要求,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似懂非懂。這個時候干脆不多講、多要求,幾句激趣點撥的話,便能點燃學生的積極性,一場頭腦風暴便在學生中展開,即便事先沒有寫作思路的學生,經(jīng)過同學的一番點撥,也會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討論結(jié)束后,指名幾個學生匯報一下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也能讓其他同學產(chǎn)生無限的靈感。
例如,筆者在教學“一塊奶酪”一課時,提出問題:如果螞蟻隊長偷吃了那塊奶酪,結(jié)果會怎樣?一開始學生面面相覷,稍后便有人舉手,筆者并沒有指名匯報,而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同時筆者也深入小組進行指導和點撥,幾分鐘的討論過后,很多學生都舉起了手,便有了“隊長以權(quán)壓人”“大家一起偷吃”“綁了隊長至蟻后處處置”……又如,筆者在教學《不會叫的狗》一課時,學生討論的結(jié)果也有很多:“那只狗到處‘招搖撞騙”“因為會幾門外語,成了教書先生”“成了國王”“學會了狗叫”“結(jié)婚生子”,等等。
第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多一些耐心。三年級的學生剛到習作的門口“蹣跚學步”,需要教師悉心指導。能寫到什么程度,還得看教師引導到什么程度。起步作文教學如抽絲剝繭,如果引導得法,就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意識和寫作習慣,為其獨立寫作鋪平道路。因此,隨課微寫要讓每個學生發(fā)出光,積淀智慧,為習作積累方法、積累素材。
第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誠實”?!把灾形铩币埠?,“我手寫我口”也罷,都要求作文內(nèi)容要求真。起步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體驗,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總之,教師踐行隨課微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依然在習作門口蹣跚學步的學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幫助他們打開習作的大門,引導學生講好自己的故事,講出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情感,鼓勵他們與伙伴多交流分享,牽著他們,引著他們,甚至手把手教會他們在習作的過程中抽絲剝繭,直至學會獨立寫作。
參考文獻
[1]陳瓊.對隨課微寫作的探究[J].考試周刊,2020(4):42-43.
[2]陳梅.小學語文“隨課微寫”的新路徑[J].教師,2020(36):23-24.
[3]羅倩.巧妙選點隨課微寫作[J],語文課內(nèi)外,202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