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玲,周子英,陳曉燕,張曉琳
(甘肅省武威腫瘤醫(yī)院,甘肅 武威 733000)
目前,隨著醫(yī)療改革不斷深化,對臨床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臨床護理教學是培養(yǎng)高專業(yè)素質臨床護士的一個重要途徑[1],其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的探索和改變[2]。護理教育不僅需要具備完善知識體系,還要對教學有合理的計劃、明確的目標,并對實習護士生進行合理的考評,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升臨床護理教學質量[3]。本次選取我院肝膽中心臨床實習的56 名護士,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教學,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方法,觀察其應用效果,并做如下現匯。
將2018 年6 月至2020 年3 月進入甘肅省武威腫瘤醫(yī)院肝膽中心科實習的56 名實習護士納入研究對象范疇,利用雙盲法將所有實習護士劃分為對照組28 名,觀察組28 名。所有實習護理人員均為女生,年齡18-23 歲,平均年齡(21.3±0.4)歲。在研究中兩組組實習護士的基本信息存在差異,數據探究P>0.05[4]。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教學法,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具體如下:
1.2.1 臨床路徑教學法概念及優(yōu)勢
臨床路徑教學法(Clinical pathway approach)是指將臨床路徑的理念和方法應用到教學工作中來,借助臨床路徑的方法來組織、實施臨床實習護士進行學習[5]。2006 年臨床路徑教學法首次在我國唐都醫(yī)院手術室臨床帶教試用,不僅可以節(jié)約護理費用,而且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6]。傳統教學一般采用“傳幫帶”的教學方式。帶教老師根據實際工作中的情況邊操作、邊講解,這樣隨意性大、缺乏規(guī)范、系統性不強[7]。臨床路徑教學法將護理臨床教學內容做成具體的教學計劃,并按照計劃內容做好準備并具體實施以達到教學目標,使臨床護理教學更加規(guī)范、科學。
1.2.2 臨床路徑教學表制定前的準備
實習護士入科第一天,帶教老師帶領實習護士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增加歸屬感。進行入科座談,了解實習護士上一個實習科室的基本情況,了解其對本科室的教學需求、講解臨床路徑教學法方式方法等,根據談話內容制定個性化護理路徑教學表。
1.2.3 臨床路徑教學表的制定
臨床路徑教學表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時間安排、理論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教學效果評價、實習護士自我評價等六個方面。教學目標的設置以實習生臨床教學大綱為主本科室的專科知識為輔。同時參考上一個科室對學生的實習表現評價、目前掌握的情況、教學建議及需求等進行制定。教學時間根據學生在科室的學習時間具體到每周或是每天的教學計劃。包括要求學生掌握、熟悉、了解的本科室知識;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回顧;對臨床護理技能的培訓和鞏固。教學方式結合教學需求選擇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應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如PBL 教學法、臨床案例教學法等。采用形式多樣的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可以用護理教學查房、教學講課、專題講座、個案護理、現場帶教等。
1.2.4 教學效果評價
根據臨床路徑教學的計劃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護理臨床教學,并對教學內容進行考核。每天對實習護士進行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反饋,包括理論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通過臨床帶教觀察和考核學生的操作情況;每周結束后實習護士對本周的教學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出自己本周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以便于下一周的學習更加順利;出科時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最后對實習生進行綜合評價,并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反思和總結。在教學的過程中帶教老師師不僅僅要讓學生學習專業(yè)的護理知識,也要重視相關護理知識的普及以及相關技能的培訓,對實習護士進行全方位的教學。并重視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職業(yè)責任感,促使他們成長為專業(yè)并且敬業(yè)的護理人員[8]。
在教學后依據學生的考核成績統計其護理能力。向學生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統計學生對護理教學老師及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平方差進行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以卡方(χ2)、百分數(%)進行檢驗、表示,兩組數據資料,以P 值區(qū)間(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
兩組實習護士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對比統計結果發(fā)現,(1)對照組綜合護理技能、專業(yè)護理技能、基礎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各項指標與觀察組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兩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O.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對比(分)
表1 兩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對比(分)
在對學生的滿意程度統計時,研究組患者滿意程度中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的學生分別有21例、6 例以及1 例,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中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的學生分別有14 例、9 例以及5 例。研究組與對照組滿意的學生分別為28 例,滿意程度分別為82.14%與96.42%,研究組的幾率較高,數據探究P<0.05。
表2 兩組學生相關指標對比研究 [55(%)]
臨床路徑教學法的應用使實習護士更好的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習的過程中參與患者的全面護理,提高了綜合護理能力;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增加了其自主學習的動力;積極的參與到教學計劃中以達到教學目標及自己內心的目標,激發(fā)實習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臨床路徑教學法的應用使帶教老師更加明確每個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使臨床更具計劃性和目標性;調動帶教老師對教學工作的積極性,避免了盲目進行護理帶教,保證了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臨床路徑教學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其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促使實習護士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顯著的提高實習護士的護理能力以及護理質量,提升了實習護士對臨床教學的滿意程度。臨床護理教學在護理教學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護理專業(yè)學習過程中全方位充實自身理論知識增強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流程,更是護理專業(yè)由學生轉變?yōu)檎缴蠉徸o士的必經階段[9]。肝膽中心收治患者普遍病情變化較復雜且病情觀察需要一定的臨床經驗,客觀上增加了護理教學工作難度,而如何妥善處理復雜的護理教學難題,大大提高肝膽中心護理教學的工作效率,是相關帶教教師所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10]。因此,應該在臨床教學中選擇更加適宜的教學方式。實習護士根據臨床路徑進度有層次性的逐步掌握知識要點,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一種主動學習、輕松學習的氛圍,避免了盲目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提高了實習護士參與臨床護理教學的積極性[11]。帶教老師也不能過度依賴教學路徑表而使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乏味、按部就班等問題,帶教中要做到及時總結,不斷完善發(fā)現的問題[12]。將臨床路徑教學法應用于臨床護理教學中,通過科室兩年的實際應用,發(fā)現臨床路徑教學法有利于實習護士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實習護士的綜合能力,提高護理教學質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