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曾經有一個禪宗故事。弟子問師父:世人年華相差無幾,為什么有的人心大,有的人心小呢?師父莞爾一笑:“把眼睛閉上,用你的心造一座城市,然后講來給我聽?!钡茏娱]上眼睛,想啊想,想出了座巨大的城池,宮墻萬仞,城河深深,街巷曲折,亭臺樓榭,不一而足……他想了宏大深邃一座城,一處處向師父娓娓道來。師父聽完不動聲色:“再用你的心給我造一根毫毛。”弟子又閉上眼睛,細細地造了一根毫毛。睜開眼睛,師父問他:“剛才你跟我講了那么大的一座城池,完全是用自己的心造出來的嗎?”弟子說:“當然了,并沒有別人幫我。”師父又問:“那你又造了那么小一根毫毛,也用了你全部的心嗎?”弟子回答:“當然是全部。造一根毫毛,也分不出心想別的。”
話一說出口,弟子頓悟了。原來,人心真有大小之分。人心的大小,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考量,而是講求“心之所寄”——你將心傾注在多大的事情之上。如果你的一生想要修城建池,心里裝的就會是:幾年修橋,幾年造房,幾年鋪路……一直建立,一直在路上。你的心因之無比遼闊,小溝小坎不在話下。當然,你的一生也可以為朋友間的幾句口角牽絆,為一級工資、一級職稱而憂心……這些事情就像那根毫毛一樣可以遮蔽你的全心。
人的一生就像下圍棋??帐幨幰粡埰灞P,你的子打在天元上,或者掛在邊角頭,想打在哪兒都行。而初學者總是從卷羊頭開始,人家拈你一個子,你還人家一個子,囿于方寸之間。好的棋師會教給弟子一種布局的眼光,棋子盡可能掛得遠一點,大一些。即使一個角被圍死了,其他的眼還可以做活。
學棋的人不是學規(guī)則,而是學布局。讀書治學也不在乎學科知識,而是習得人格氣象。人心有大小,能量有強弱。為人生謀篇布局,醞釀顆天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