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區(qū),韋秀麗,謝燕媚★
(1. 惠東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 惠州 516300 ;2. 惠東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300)
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子宮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臨床上會對進行該手術的患者在術中實施全身麻醉。但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可發(fā)生較強的應激反應,其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等物質的水平上升,心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會出現明顯的波動,其術后可發(fā)生明顯腹部疼痛等癥狀[1]。右美托咪定具有抗交感神經興奮、抗焦慮、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的作用[2]。目前,右美托咪定已經廣泛用于進行門診手術麻醉、區(qū)域阻滯麻醉及對ICU 患者進行鎮(zhèn)靜等治療中[3-4]。本文主要是探討右美托咪定對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圍手術期血清疼痛介質水平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9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期間在某醫(yī)院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118 例患者。本次研究經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使用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制定的相關標準對這些患者實施手術的危險性進行分級。分級的結果顯示,這些患者的手術危險性均為Ⅰ~Ⅱ級。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術中均進行全身麻醉。2)本次入院前未使用過血管活性藥物。3)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1)患有嚴重的肝腎疾病。2)有高血壓及心動過緩等心血管病史。3)患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59 例)和對照組(59 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30 ~60 歲,平均年齡為(46.74±5.32)歲;其中有子宮內膜病變患者15 例,子宮肌瘤患者32 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2 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30 ~60 歲,平均年齡為(47.12±5.41)歲;其中有子宮內膜病變患者13 例,子宮肌瘤患者35 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1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在進行麻醉誘導前15 min 開始為觀察組患者以0.5 μg/(kg·h)的速度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手術結束前40 min,將為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速度調整為0.2 μg/(kg·h),直到手術結束。使用同樣的方法為對照組患者泵注相同劑量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全身麻醉,方法是:為患者靜脈注射2 mg 的咪達唑侖注射液、3 μg/kg 的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和0.15 mg/kg 的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進行麻醉誘導。在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對其進行氣管插管。術中持續(xù)為患者靜脈注射適量的鹽酸瑞芬太尼注射液,使其血藥濃度達到2 ~4 μg/L。同時為患者靜脈注射適量的丙泊酚注射液,使其血藥濃度達到2 ~3 mg/L。將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控制在40 ~60的范圍內,血壓波動幅度控制在20% 的范圍內。
1)術前(T0)、術后1 d(T1)及術后3 d(T2)分別采集兩組患者3 ~5 mL 的肘靜脈血。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靜置、離心,收集上層血清。檢測血清中疼痛介質的水平。疼痛介質包括緩激肽(BK)、前列腺素E2(PGE2)、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和P 物質(SP)。2)術前(T0)及術后1 d(T1)分別采集兩組患者3 ~5 mL 的肘靜脈血。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靜置、離心,收集上層血清。檢測兩組患者血清應激反應指標的水平。應激反應指標包括醛固酮(ALD)、皮質醇(Cor)、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及血管緊張素Ⅱ(AT Ⅱ)。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T0),兩組患者血清BK、PGE2、CGRP 及SP 的水平相比,P>0.05。術后1 d(T1)及術后3 d(T2),兩組患者血清BK、PGE2、CGRP 及SP 的水平均較術前(T0)升高,但觀察組患者血清BK、PGE2、CGRP 及SP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術前(T0),兩組患者血清ALD、Cor、ACTH 及AT Ⅱ的水平相比,P>0.05。術后1 d(T1),兩組患者血清ALD、Cor、ACTH 及AT Ⅱ的水平均較術前(T0)升高,但觀察組患者血清ALD、Cor、ACTH 及AT Ⅱ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1 圍手術期兩組患者血清疼痛介質的水平(± s)
表1 圍手術期兩組患者血清疼痛介質的水平(± s)
BK(ng/L) PGE2(ng/L) CGRP(μg/L) SP(ng/L)T0 T1 T2 T0 T1 T2 T0 T1 T2 T0 T1 T2觀察組 59 532±68 706±91 657±83 116±19 173±21 157±16 2128±321 2876±382 2517±311 789±96 1319±168 807±96對照組 59 529±70 1018±129 752±95 118±18 292±30 221±28 2136±317 3745±412 2891±352 792±99 1892±210 1423±105 t 值 0.24 15.18 5.78 0.59 24.96 15.24 0.14 11.88 6.12 0.17 16.37 33.26 P 值 0.81 0.00 0.00 0.56 0.00 0.00 0.89 0.00 0.00 0.87 0.00 0.00組別 例數
表2 圍手術期兩組患者血清應激反應指標的水平(± s)
表2 圍手術期兩組患者血清應激反應指標的水平(± s)
組別 例數 ALD(ng/L) Cor(μg/L) ACTH(ρmol/L) AT-Ⅱ(ng/L)T0 T1 T0 T1 T0 T1 T0 T1觀察組 59 93.12±10.14 125.46±14.83 176.49±21.35 213.14±28.56 92.12±11.19 129.85±18.41 93.14±9.16 136.18±18.11對照組 59 93.25±10.07 163.28±18.47 177.12±18.41 257.33±27.10 92.39±10.93 169.37±20.32 93.42±9.22 181.29±23.15 t 值 0.07 12.26 0.17 8.62 0.13 11.07 0.17 11.79 P 值 0.94 0.00 0.86 0.00 0.89 0.00 0.87 0.00
手術是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方式。臨床醫(yī)生需要對進行手術的患者在術中實施麻醉。但進行麻醉和手術均會對患者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及循環(huán)系統的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其發(fā)生應激反應,并可使其在術后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5]。腹部疼痛是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導致此類患者發(fā)生術后腹部疼痛的機制是其機體釋放了大量的疼痛介質[6]。CGRP、SP 及BK 會參與疼痛發(fā)生的過程。CGRP 廣泛分布在脊髓和神經組織周圍。SP、BK 分布在外周組織中,能介導痛覺信號的傳遞。PGE2是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具有致痛和致炎的作用[7-8]。右美托咪定是一種具有高選擇性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能按照1:1 的比例與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其親和力和內在活性均較強,可起到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作用。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動物發(fā)生腎臟疼痛。但該藥的鎮(zhèn)痛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對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術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輔助實施全身麻醉可抑制其機體分泌疼痛介質,起到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颊甙l(fā)生適當的應激反應有利于維持其各個組織及器官功能的穩(wěn)定。但患者發(fā)生強烈的應激反應會導致其代謝功能及內環(huán)境紊亂,產生負面效應[9]。對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術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輔助實施全身麻醉可降低其藍斑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其交感神經興奮,減少其機體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降低其血液中兒茶酚胺的濃度,從而有效地減輕其應激反應[10]。
綜上所述,對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術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輔助實施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降低其圍手術期血清疼痛介質及應激反應指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