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 何春月 周亞
摘要:目的:對影響胃腸手術后早期活動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對其護理對策展開探究。方法: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間在我院行腸胃手術的118例患者為例展開研究,對其進行術后早期活動干預措施,并做好康復指導。結果:出現(xiàn)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腸麻痹患者;3例腸粘連患者,經(jīng)臨床治療后全部健康出院。結論:針對行胃腸手術患者而言,早期有效的活動干預措施,可起到預防和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作用,同時還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使其更快的康復出院。
關鍵字:影響;胃腸手術后早期活動;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263-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間在我院行腸胃手術的118例患者為例展開研究,所選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76:42,年齡在29~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8歲;其中行胃部手術的有88例,剩余患者均為行腸手術患者。通過給予所選患者早期活動干預措施后發(fā)現(xiàn)行胃腸手術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如下:出現(xiàn)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腸麻痹患者;3例腸粘連患者,經(jīng)臨床治療后全部健康出院。
2.分析影響腸胃手術后早期活動的具體原因
2.1思想認知存在誤區(qū)
腸胃手術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類型,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身體損耗較大,加之術后必須禁食,導致患者的體力無法得到快速恢復,而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腸胃手術后早期活動的相關知識不甚了解,誤以為患者在臥床靜養(yǎng)過程中就可以自行恢復,最終導致術后早期活動不得開展。
2.2手術因素
患者行腸胃手術后由于組織的創(chuàng)傷以及傷口炎癥的刺激,導致其深受手術切口的疼痛折磨,尤其是活動時對傷口的拉扯會強化痛感的前提下,患者更加不愿意自主活動,還有部分患者擔心術后早期活動會引發(fā)傷口開裂而不敢活動。
2.3患者自身原因
患者行胃腸手術后總是擔心過早下場活動會對傷口的恢復不利,同時也擔心出現(xiàn)引流管脫出、輸液腫脹等意外發(fā)生,導致其遲遲不敢進行早期活動;部分患者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導致遲遲沒有付諸行動;還有部分患者不喜歡活動,尤其是剛做完手術,更加不愿意下床活動。
2.4家屬因素
部分患者家屬認為患者在手術后身體虛弱,應當更加受照顧,所以當護士給患者做康復治療時,如:翻身、拍背等操作時,若患者面露痛苦或因疼痛難忍而痛呼時,家屬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去制止護士,為此,對術后早期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實際上,無論患者接受哪種類型的手術,患者及其家屬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與顧慮,為此導致手術后早期活動的落實效果不佳。
3.為了促使患者更加積極主動的采取術后早期活動,將其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心理護理干預?;颊呋疾『髸π睦砗蜕碓斐蓸O大的負擔,無論是生理上的疼痛折磨,還是心理上的緊張不安,都會導致患者倍感壓力,為此,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以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給予患者鼓勵與寬慰,并向患者普及自身所患疾病的病理知識、手術治療過程以及手術中的注意事項,同時還可以向患者分享一些臨床上的典型成功案例來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進而增強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依從性。
(2)最大程度的獲取患者家屬的支持與配合。針對部分家屬的顧慮與擔心,護理人員要秉持耐心的態(tài)度進行詳細解釋,幫助家屬消除內心顧慮,使其更加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并主動參與進來。對于患者而言,家屬的鼓勵與關心是他們克服病痛的主要動力,因此,當患者在進行術后早期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難耐情況時,家屬要多對其進行鼓勵,幫助其加油打氣,進而促使術后早期活動的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
(3)術后早期活動的漸進性。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所行胃腸手術的具體特性科學制定早期下床活動計劃,在患者進行術后早期活動前,護理人員要先向患者普及早期下床活動的益處(主要包括早期活動可有效預防的并發(fā)癥種類),并告知患者如何保持正確的起床姿勢,以及活動頻次、時長等,如針對附帶引流管的患者,要詳細告知其起床后管理引流管的具體方法,并在患者首次進行下床活動時做好協(xié)助、指導工作,告知患者切勿急功近利,要遵照循序漸進原則逐漸增加活動量。此外,在術后早期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必須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指標變化情況,如有明顯不適應立即終止活動。
(4)印制術后早期活動指導圖。印制一些關于術后早期活動指導圖張貼于科室病房內,值得注意的是指導圖必須簡單易懂,便于病人理解。護理人員要在患者手術后對此張指導圖進行簡單介紹,并囑咐患者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逐步落實此圖。
(5)其他方面。根據(jù)患者的術后情況,若病情穩(wěn)定可在術后6小時協(xié)助患者取半坐臥位,通過減輕腹部切口張力的方式來降低疼痛指數(shù);還可采取腹帶包扎的方式來減輕疼痛;此外要告知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減輕患者在咳嗽過程中對傷口的拉扯,進而降低疼痛感。
4.結論
總之,通過分析影響胃腸手術患者術后早期活動的因素,發(fā)現(xiàn)其中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思想認知存在誤區(qū)、手術因素、患者自身原因以及家屬因素等,為此,護理對策從以下方面進行總結、制定:(1)患者的心理干預;(2)家屬的支持與配合;(3)早期活動的漸進性;(4)早期活動指導圖的制定;(5)其他方面等,進而得出以下結論:針對行胃腸手術患者而言,早期有效的活動干預措施,可起到預防和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作用,同時還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使其更快的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許敏.術后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32):148-149.
[2]張新媚,曹敏,周一農(nóng),王李華.護理體位對胃腸手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6,28(12):1676-1678.
[3]黃志芬,鄭碧環(huán),黃曉暉,何秀瑜,曾燕華.影響胃腸手術后早期活動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5,(08):184.
[4]張瑜,陳怡若,謝黎.胃腸手術后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06):722-723.
[5]劉林,許勤,陳麗.胃腸術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04):17-19.
中國人民解放軍勤聯(lián)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 云南昆明 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