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萍,黃武健
(東莞市石排醫(yī)院 廣東 東莞 523000)
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在近幾年逐漸上升,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該疾病屬于一種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疾病,由于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發(fā)生缺血性壞死或者軟化[1]。在腦卒中發(fā)生初期,對患者的影響主要為意識不清等,在病情的不斷發(fā)展下,會導致患者的機體出現(xiàn)多方面的障礙,其中吞咽障礙較常見,也是影響較大的一項并發(fā)癥[2]。吞咽障礙是指患者的下頜、舌頭、咽喉等部位中部分結(jié)構(gòu)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患者難以吞咽食物,易引起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同時也容易造成患者出現(xiàn)飲水嗆咳的現(xiàn)象,容易造成患者出現(xiàn)肺部感染,甚至窒息。故對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改善十分必要[3]。吞咽功能訓練是臨床上常用的方式,但是該項訓練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并不顯著。部分學者經(jīng)過研究證實了冰刺激、電療的對吞咽障礙改善的確切效果。鑒于此,本文將對腦卒中吞咽障礙病人早期實施咽部冰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在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選取50 例研究對象,入院時間在2017 年2 月—2020 年10 月,將患者隨機分組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有25 例。研究組中有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齡范圍在45 ~88 歲,平均年齡(66.57±15.31)歲;病程20 ~60 d,平均病程(40.09±10.35)d。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齡范圍在46~86 歲,平均年齡(67.15±15.29)歲;病程20 ~62 d,平均病程(41.37±10.41)d。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和病程,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此次研究均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研究組采用早期咽部冰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訓練。
咽部冷刺激:將冰凍的棉棒蘸取少量水,用棉棒對患者的軟腭、腭弓、舌根以及咽后壁進行輕輕地刺激,同時讓患者盡量做出吞咽動作。每天3 次,每次10 min,皮膚出現(xiàn)微紅為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現(xiàn)嘔吐,應當立即停止;如果患者唾液量多,對其頸部唾液腺進行冷刺激。
電刺激:選擇刺激儀器以后,在患者的頸部正中線垂直排列放置電極,將儀器的相關(guān)參數(shù)設置好,刺激強度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根據(jù)患者的適應能力進行強度調(diào)整。
常規(guī)訓練:指導患者發(fā)a、y 等音來活動口唇肌肉;進行鼓腮動作,隨后將氣體輕輕呼出;做伸舌運動,按照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進行,同時用手揉搓面部;做咀嚼動作,以最大限度進行張口、閉嘴,每天反復訓練5 次。
采用洼田飲水試驗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胃管置留時間和吞咽障礙生活質(zhì)量影響(EDQDL)評分。
療效:患者以端正坐位,一次性服下20 mL 的溫開水,后續(xù)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嗆咳現(xiàn)象,以及飲水次數(shù)和時間,能夠?qū)⒔Y(jié)果分為5 個等級,1 級:一次性喝完且無嗆咳;2 級:需要2 次及以上將水全部服下,無嗆咳或聲音嘶啞;3 級:一次性服下,伴有聲音嘶啞或嗆咳;4 級:需要2 次及以上將水全部服下,伴有嗆咳或聲音嘶?。? 級:吞咽過程中不斷咳嗽,很難一次性服下。治愈: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正常;有效:吞咽障礙明顯改善,吞咽分級提高1 級及以上;無效:治療前后的吞咽分級無明顯變化,或者吞咽障礙加重??傆行?治愈率+有效率[4]。
EDQDL 評分:評分滿分為125 分,得分越高表明吞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程度越嚴重,反映出生活質(zhì)量越低[5]。
50 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對患者的吞咽障礙治療有效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n(%)]
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胃管置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胃管置留時間對比(± s,天)
表2 兩組患者的胃管置留時間對比(± s,天)
組別 例數(shù) 胃管置留時間研究組 25 9.56±3.18對照組 25 12.38±4.26 t 2.652 P 0.011
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EDQDL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EDQDL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EDQDL 評分對比(± s,分)
表3 兩組患者的EDQDL 評分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25 85.65±8.71 50.36±5.29對照組 25 84.27±7.95 62.28±6.12 t 0.585 7.368 P 0.561 0.000
對患者進行冷刺激,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吞咽反射功能的提升,在反復的冷刺激后,患者的吞咽力度能夠得到增強[6]。對患者進行神經(jīng)及肌肉的低頻電刺激,能夠有效克服患者依從度低的狀況,避免因患者配合度低而導致康復效果不明顯[7]。在冷刺激與電刺激的共同作用下,能夠提高舌根、軟腭、腭弓以及咽喉壁的反射作用,預防其發(fā)生失用性萎縮,促進相關(guān)肌肉的功能的恢復[8]。同時對患者的咽部血管產(chǎn)生了刺激,能夠改善局部的供血狀態(tài),對局部肌肉的緊張程度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進而實現(xiàn)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的目的[9]。
在此次研究中,與常規(guī)吞咽功能訓練下的患者相比,實施早期咽部冰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下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胃管置留時間更短,且EDQDL 評分更低。表明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實施咽部彬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治療,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十分顯著,能有效促進患者自主進食,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腦卒中患者出現(xiàn)吞咽障礙后,會給予其胃管置留的方式來確?;颊叩臓I養(yǎng)攝入,當時胃管置入畢竟屬于一種侵襲性的操作,不僅給患者增加不適,并且胃管置留的時間越長,發(fā)生感染、胃腸道癥狀、誤吸等不良事件的風險更高。故對吞咽功能的改善有利于盡早拔除胃管,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積極影響。故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實施咽部冰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治療是一項具有重大價值的措施。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實施咽部冰刺激聯(lián)合電療康復護理訓練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縮短胃管置留時間,降低吞咽障礙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