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妍,吳瑜娟,劉曉芬
(豐順縣人民醫(yī)院 廣東 豐順 514300)
高血壓屬于基礎疾病,需要長期用藥控制血壓,在其所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當中,腦出血較為常見,在發(fā)生較為劇烈的情緒激動、勞累及用腦過度后誘發(fā)[1]。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頭痛、惡心嘔吐,伴有躁動、昏迷及嗜睡等現(xiàn)象。發(fā)病率高,需要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2]。流行病學調查示[3],治療后的部分患者存在較大的肢體功能障礙即偏癱,影響正常生活。前瞻性護理為依據(jù)疾病的特點、可能引發(fā)的結果,對患者進行前瞻性的干預,以保障治療、護理效果。
將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后偏癱患者64 例,以入院接受護理的順序分組,先入院患者(32 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設置為對照組,男24 例(75.00%),女8 例(25.00%),年齡45 ~83 歲,平均(65.3±3.4)歲。后入院患者(32 例)采取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設置為實驗組,男24 例(75.00%),女8 例(25.00%),年齡46 ~81 歲,平均(65.6±3.3)歲。對比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醫(yī)學會第四屆全國腦血管學術會議)高血壓腦出血中的診斷標準,存在偏癱癥狀;生命體征穩(wěn)定,意識清楚,可配合護理。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認知、智力障礙;在病發(fā)前患有其他引起肢體功能障礙的疾病;合并神經系統(tǒng)其他疾病。
對照組常規(guī)用藥、日常生活指導。實驗組前瞻性護理:(1)心理:緩解負性情緒,多講解成功案例,提升對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2)健康知識:增加患者對相關知識理解,使患者了解肢體運動對康復的重要性。(3)家庭、社會支持:指導患者家屬進行積極語言、肢體溝通的家庭支持,優(yōu)化疾病轉歸。(4)康復指導:指導肢體運動、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語言能力等的干預。
對照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運動功能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神經功能缺損以NIHSS 評分,總分42 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運動功能以簡式Fugl-Meyer,總分100 分越高說明運動功能越好。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簡表(WHOQOL-BREF)從6 個領域,評價患者的感知或體會:1 分消極,5 分積極,分數(shù)越高,生存質量越好。依從性優(yōu)良判斷:患者可以完全依從/經護理勸導后依從治療與護理指導工作,配合度較高為依從性優(yōu)良。
以統(tǒng)計學的軟件SPSS 20.0 對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做相應的統(tǒng)計學上的分析,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的資料,采取χ2校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間的差異,當P<0.05 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NIHSS 與Fugl-Meye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干預后,NIHSS 評分低于干預前,而Fugl-Meyer 高于干預前,且實驗組NIHSS 低于對照組,F(xiàn)ugl-Meyer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WHOQOL-BREF 評分(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 評分明顯升高,其中實驗組患者的WHOQOL-BREF 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IHSS 與Fugl-Meyer 評分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IHSS 與Fugl-Meyer 評分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NIHSS Fugl-Meyer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 32 24.52±3.55 9.75±2.02 18.953 0.000 42.86±6.24 77.57±6.48 24.333 0.000對照組 32 24.34±3.49 15.16±1.57 10.092 0.000 41.93±6.09 70.16±5.95 14.667 0.006 t 0.648 10.869 - - 0.328 10.828 - -P 0.518 0.000 - - 0.743 0.000 - -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WHOQOL-BREF 評分(± 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WHOQOL-BREF 評分(± s,分)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 心理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 32 5.55±0.71 12.62±1.49 27.722 0.000 4.83±0.63 15.58±2.61 31.013 0.000對照組 32 5.61±0.64 9.13±1.04 15.090 0.000 4.91±0.47 10.77±1.62 26.909 t 0.462 14.920 - - 0.788 12.129 - -P 0.645 0.000 - - 0.432 0.000 - -組別 例數(shù) 社會 環(huán)境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 32 4.69±1.07 13.63±1.25 32.671 0.000 7.95±0.82 14.43±1.51 29.212 0.000對照組 32 4.71±1.19 10.71±1.48 16.315 0.000 7.88±0.91 1.08±1.38 14.995 0.000 t 0.097 11.675 - - 0.443 12.685 - -P 0.923 0.000 - - 0.659 0.000 - -組別 例數(shù) 獨立 精神世界/宗教/個人信仰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 32 6.09±0.78 17.11±1.02 62.858 0.000 8.36±1.03 14.26±1.72 22.525 0.000對照組 32 6.03±0.69 12.51±1.37 29.692 0.000 8.52±0.94 11.08±1.03 15.387 0.001 t 0.446 20.861 - - 0.667 12.286 - -P 0.656 0.000 - - 0.506 0.000 - -
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用藥,但是據(jù)臨床調查顯示[4],患者患高血壓病程越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也就越差。而不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物導致血壓不穩(wěn)定,在一定誘因的影響下,可能造成發(fā)生預后較差的并發(fā)癥,其中以高血壓性腦出血為主,雖然大部分患者接受針對性的治療后,會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出現(xiàn)對日常生活有所影響的并發(fā)癥,如偏癱癥狀[5]。在接受治療后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都殘留不同程度的神經、運動、言語、認知、心理-精神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會工作能力,給患者個人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與生活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直接或間接地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對于此類的患者,在臨床接受治療中,除了應用較好的治療手段,還應配合護理干預,以發(fā)到減輕神經缺損情況,提升生活質量的目的。而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多針對疾病本身,減少針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干預[6]。而前瞻性護理則較好地彌補了這一問題。根據(jù)病人具體病情與需要進行綜合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具有預見的能力,可以正確判斷病人的心理或相應的行為方式,進而增強護理效果和質量。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干預后,NIHSS 評分低于干預前,而Fugl-Meyer 高于干預前,且實驗組NIHSS 低于對照組,F(xiàn)ugl-Meyer 高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 評分明顯升高,其中實驗組患者的WHOQOL-BREF 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
綜上所述在腦出血后發(fā)生偏癱的患者中,采取前瞻性護理模式進行有效的干預,可明顯的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肢體運動功能,提升患者依從性,并有效的提升生活質量,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