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泉 暴玉振 韓承河
(1.濟南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濟南 271100;2.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山東 泰安 271000)
膿毒癥是以感染為主要病因的炎癥反應綜合征,可誘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1-3]。其中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最早出現,且會使病情加重,導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4-5]。ALI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Toll樣受體-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號通路被激活,可使炎癥介質大量釋放,進而加重肺損傷[6]。輔助性T淋巴細胞1/2(Helper T lymphocyte 1/2,Th1/Th2)可反應機體內促炎、抗炎反應平衡情況[7]。白果內酯(Bilobalide,BB)是從銀杏果仁中提取的唯一一種倍半萜物質,具有抑制炎癥、減輕氧化應激水平等作用[8-9]。但白果內酯對膿毒癥所致ALI大鼠保護作用及對TLR4/NF-κB信號通路和Th1/Th2細胞的影響,還未見報導,本文探討白果內酯(BB)對膿毒癥致ALI大鼠Toll樣受體-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及輔助性T細胞1/2(Th1/Th2)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 清潔級同遺傳背景的SD大鼠50 只,體重 200~220 g,由廣東省醫(y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生產許可證號為SCXK(粵) 2018-0002,動物質量合格證號為省科委2000A027。所有大鼠于本院動物房中飼養(yǎng),飼養(yǎng)條件:自然光照,自由飲食、飲水,溫度25 ℃,相對濕度50%,噪音低于80分貝,保持動物房環(huán)境及鼠籠清潔、透氣。本研究經北京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批號為IACUC-01(20160917)。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BB(貨號33570-04-6,南京春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E染色試劑盒(貨號E607218-0200,上海生工公司);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 ELISA試劑盒(貨號EK-0514,上海和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體TLR4、β-actin(貨號AP4016,AP1356美國Perkin Elmer公司);蛋白提取試劑盒凝膠電泳遷移率轉變分析(EMSA)試劑盒(貨號:AP2032,美國pierce公司);帶有NF-κB結合位點的寡核苷酸DNA3′-TCAACTCCCCTGAAAGGGTCGG-5′,5′-AGTTGA GGGGACTTTCCCAGGC-3′;貨號:2018032402,上海生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混合刺激劑(含離子霉素1 mg/L,莫能菌素3 mg/L,貨號:S3234,Sigma公司);蛋白提取試劑盒、BCA試劑盒(貨號P0027、P0011,上海碧云天公司)等。手動輪轉式切片機(型號RM2125RTS,德國Leica公司);光學顯微鏡(型號SMZ745,日本尼康公司);酶標儀(型號XElx800,美國Perkin Elmer公司);蛋白電泳儀、半干轉膜儀(型號1659001、Trans-Blot SD,美國Bio-Rad公司);凝膠成像儀(型號:GIS-500,MiuLab公司)等。
1.3 方法
1.3.1 動物模型制備及分組給藥 參照文獻[10]采用盲腸結扎穿孔手術(CLP)制備大鼠膿毒癥ALI模型,操作方法:取45只SD大鼠以30 mg/kg劑量的2.5%戊巴比妥鈉溶液腹腔注射麻醉,仰臥固定于操作臺,清理腹部皮毛后,沿中線剪切3 vcm切口,打開腹腔,顯露盲腸,用1~0絲線在距盲腸端1 cm處結扎,用針穿刺盲腸形成漏點,隨后將盲腸放回腹腔,逐層縫合切口并包扎,術后觀察1~6 h內大鼠飲食、呼吸狀況,大鼠飲食減少,呼吸急促,眼、鼻處分泌物增多,并隨機取2只,取肺組織行染色,若肺組織出現肺間質水腫及炎性浸潤,表明造模成功,共造模成功40只大鼠(3只死亡)。結束后隨機分為ALI組、BB低劑量組(2.5 mg/kg)、BB高劑量組(10 mg/kg)、地塞米松陽性對照組(0.45 mg/kg),每組各10只,另取10只大鼠僅暴露盲腸后關腹,設為Sham組。各組大鼠CLP術后6h開始給藥,BB低、高劑量藥物及地塞米松陽性藥物參照文獻[11-12]分別以生理鹽水配置為0.250、0.100、0.045 mg/mL的混懸液,藥物處理組大鼠均以10 mL/kg的劑量經尾靜脈注射3 d,每天3次,Sham組與ALI組均經尾靜脈注射等劑量生理鹽水。
1.3.2 肺組織采集 末次給藥結束后1 h,將大鼠麻醉處死,然后解剖大鼠,剪開大鼠腹部皮膚,暴露雙側肋膈角,在膈肌上剪一小口,使雙肺萎陷后,剪斷胸腔雙側肋骨及胸骨上緣,取出雙側肺組織,左側肺組織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后,置于4 ℃冰箱中保存48 h以備HE 染色,右肺迅速置于-80 ℃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3.3 HE法檢測大鼠肺組織病理損傷 取出1.2.2中左肺,進行常規(guī)透明、浸蠟、包埋后、切成厚度為5 μm的切片后,用二甲苯脫蠟,梯度酒精水化,蘇木精-伊紅染色5 min,1%鹽酸酒精分化10 s,蒸餾水漂洗2 min, 梯度酒精脫水2 min,二甲苯透明處理,中性光學樹脂封片后,置于顯微鏡下觀察肺組織形態(tài)。
1.3.4 ELISA法檢測大鼠肺組織MPO、IL-6、TNF-α含量 取1.2.2中右肺組織置于4℃冰箱中解凍后,剪碎,制備組織勻漿液,以ELISA試劑盒檢測其中MPO、IL-6、TNF-α水平,具體操作說明書進行。
1.3.5 EMSA法檢測大鼠肺組織NF-κB活性 取1.2.2中右肺組織,于4 ℃冰箱中解凍后,嚴格按核蛋白抽提試劑盒說明書方法提取肺組織核蛋白;制備生物素標記探針,用5′端生物素標記帶有 NF-κB 結合位點的寡核苷酸并將其作為探針,將核蛋白與探針在室溫下孵育20 min,然后以 6.5%聚丙烯酰胺凝膠進行電泳。用凝膠圖像分析系統進行分析。
1.3.6 Western blot法檢測大鼠肺組織TLR4通路蛋白表達 取1.2.2中右肺組織,置于4 ℃冰箱中解凍后,用蛋白裂解液提取蛋白,參照BCA試劑盒的說明書測定其中蛋白濃度,然后調整蛋白濃度至相同,經煮沸變性后,各取20 μL樣品液進行電泳分離蛋白,將全部蛋白轉移至PVDF膜上,置于5%的脫脂奶粉溶液中,于搖床上室溫封閉2 h。將目的蛋白條帶根據分子量截取下來,置于孵育盒中,加入1∶2000的兔源TLR4、β-actin一抗,于4 ℃冰箱中孵育過夜,經TBST漂洗3次,加入1∶1000的羊抗兔二抗溶液,于搖床上室溫孵育2 h,經TBST再次漂洗3次,采用增強化學發(fā)光法顯色。以凝膠成像儀觀察條帶并拍照,并以Image-J軟件分析各組蛋白相對表達。
1.3.7 FACS法檢測大鼠肺組織Th1/Th2細胞比值 取1.2.2中右肺組織,4 ℃冰箱中解凍后,剪碎,用胰蛋白酶處理消化,制備肺細胞懸液,取6×106個肺細胞與混合刺激劑混合后,在溫度為37 ℃、CO2濃度為5%的條件下孵育24 h,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離心后,分別取2×106個細胞加到標記為對照、α-干擾素(IFN-α)、IL-4的試管中后,再分別依次加入PerCP-CD 85 μL、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CD)32 μL,在室溫避光條件下孵育30 min,洗滌、離心后,加溶血劑1 mL離心、棄上清,再分別加入750 μL 4%多聚甲醛和750 μL含10%正常鼠血清的0.1%皂素750 μL,室溫避光離心,棄上清后,向對照管中入5 μL熒光抗體同亞型抗體;向IFN-α管中加入20 μL IFN-α;向IL-4管中加入5μL IL-4。分別室溫避光30 min,0.1%皂素洗滌、離心后,棄上清,用500 μL PBS洗滌后,上機檢測。以SSC/CD3做點圖,取CD3陽性的細胞群做門(Rl),取RI內的細胞以CDS/IFN-α和CDS/IL-4做點圖,讀取CDS/IFN-α細胞群百分數為Th1細胞的百分數,讀取CDS/IL-4細胞群百分數為Th2細胞的百分數,兩者比值即為Th1/Th2。
2.1 白果內酯對大鼠肺組織病理損傷的影響 Sham組大鼠肺組織結構未見明顯損傷;ALI組大鼠可見肺間質水腫,大量炎癥細胞浸潤明顯,肺泡明顯減少等病理損傷;與ALI組比較,BB低、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肺間質水腫,炎癥細胞浸潤等病理損傷明顯減輕;與BB低劑量組比較,BB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肺組織水腫及病理損傷進一步減輕,見圖1。
2.2 BB對大鼠肺組織MPO、IL-6、TNF-α含量的影響 與Sham組相比,ALI組大鼠肺組織MPO、TNF-α、IL-6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與ALI組相比,BB低、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MPO、TNF-α、IL-6水平均降低明顯(P<0.05);與BB低劑量組相比,BB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MPO、TNF-α、IL-6水平均降低明顯(P<0.05),見表1。
2.3 BB對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及NF-κB活性的影響 與Sham組相比,ALI組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NF-κB活性均明顯升高(P<0.05);與ALI組相比,BB低、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NF-κB活性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與BB低劑量組相比,BB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NF-κB活性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見圖2、表2。
圖1 HE染色觀察各組大鼠肺組織病理損傷狀態(tài)(100×)
表1 各組大鼠肺組織MPO、TNF-α、IL-6水平
圖2 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免疫印跡圖
表2 各組大鼠肺組織TLR4蛋白表達、NF-κB蛋白活性比較
2.4 BB對大鼠肺組織Th1/Th2平衡的影響 與Sham組相比,ALI組大鼠Th1/Th2、TNF-α/IL-6均明顯降低(P<0.05);與ALI組相比,BB低、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Th1/Th2、TNF-α/IL-6均明顯升高(P<0.05);與BB低劑量組相比,BB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陽性組大鼠肺組織Th1/Th2、TNF-α/IL-6均明顯升高(P<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肺組織Th1/Th2、TNF-α/IL-6水平比較
膿毒癥引起的ALI發(fā)病率、死亡率較高,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健康[13]。機體促炎反應和抗炎反應失衡是膿毒癥ALI機體炎癥反應失控的主要表現,T輔助淋巴細胞Th1/Th2能反映機體促炎和抗炎反應失衡情況[14]。Th1細胞主要分泌TNF-α、IL-2等促炎因子,而Th2細胞主要分泌IL-6、IL-10等抗炎因子,機體正常時,Th1/Th2處于動態(tài)平衡,維持機體正常細胞和體液免疫,膿毒癥感染過程中,早期以Th1反應為主,晚期以Th2反應為主,促炎和抗炎介質增多,預示病情嚴重及預后不良[15]。本研究采用盲腸結扎穿刺手術建立膿毒癥ALI模型,發(fā)現與Sham組相比,ALI模型組大鼠肺組織出現水腫、出血、炎性損傷等病理損傷現象,且肺組織TNF-α、IL-6含量明顯增高,且TNF-α/IL-6、Th1/Th2明顯降低,提示ALI模型組大鼠體內Th1/Th2平衡失調,促炎和抗炎反應紊亂,肺組織出現炎癥損傷,表明膿毒癥ALI模型造模成功。
目前,臨床上治療膿毒癥ALI無明顯特效藥物,而使用抗炎藥物抑制TNF-α、IL-10等促炎和抗炎介質釋放,使Th1/Th2趨于平衡,可緩解肺組織損傷[14-16]。BB為銀杏種子的主要活性物質,對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療效。近年有學者發(fā)現,BB可治療卡氏肺孢子蟲肺炎[8-9]。另外董志超[17]也發(fā)現,BB可通過抑制TLR4/NF-κB通路激活,降低炎癥反應,緩解肝炎模型大鼠肝纖維化程度?;贐B抗炎及對肺炎的保護作用,本研究推測BB可能對膿毒癥ALI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建立膿毒癥ALI模型,對此進行驗證,發(fā)現與ALI組相比,BB低、高劑量及陽性對照組大鼠肺組織水腫、出血、炎性損傷等病理損傷明顯均減輕,TNF-α、IL-6含量降低、TNF-α/IL-6、Th1/Th2明顯升高,且BB高劑量組優(yōu)于低劑量組,表明BB可能通過抑制TNF-α、IL-10等炎性相關因子釋放,調節(jié)Th1/Th2使其趨于正常,減輕膿毒癥ALI大鼠肺組織中炎應損傷。
MPO是存在于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中的一種代謝酶,其活性水平變化可反映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活性和功能狀態(tài),反映肺組織的損傷程度[18-19]。膿毒癥早期,炎癥介質和內毒素會刺激激單核和巨噬細胞活化,使TLR4受體激活,并進一步調節(jié)NF-κB表達,從而使IL-6和TNF-α等炎性介質大量釋放,導致毛細血管上皮細胞和肺泡上皮細胞損傷,造成肺組織結構及功能損壞[20]。本研究發(fā)現,與Sham組比較,ALI模型組大鼠肺組織MPO活性、IL-6、TNF-α炎性因子含量、TLR4蛋白表達量及NF-κB活性均明顯升高,提示膿毒癥ALI大鼠肺組織損傷,可能與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活化,TLR4/NF-κB激活,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增高有關。而給予BB低、高劑量及地塞米松治療后,大鼠肺組織MPO活性、IL-6、TNF-α炎含量、TLR4表達量及NF-κB活性均顯著低于ALI模型組,且BB高劑量組明顯低于BB低劑量組,表明BB可能通過抑制TLR4/NF-κB通路,抑制炎性介質釋放,降低炎性反應,改善膿毒癥誘導的ALI肺組織損傷。
白果內酯可能通過抑制TLR4/NF-κB通路,調節(jié)Th1/Th2平衡,減少炎性介質釋放,改善膿毒癥ALI大鼠肺組織損傷,可能為膿毒癥ALI的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但本文未設置上調及抑制該信號通路進行對照驗證,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后續(xù)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