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隸大名縣封建士紳家庭,回族。受父親影響,郭隆真自幼喜愛讀書,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與父親一起在自己家里辦了一所女子小學。1913年,她進入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讀書,與鄧穎超、劉清揚等人一起探討國事,領(lǐng)導和參與學界、婦女界的革命活動。從此以后,郭隆真便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之中。正如1941年5月5日鄧穎超同志在《新華日報》上發(fā)表的署名文章《紀念我們的女戰(zhàn)士郭林一同志》中所講述的:“民國八年五四運動一開始的時候,天津婦女界的發(fā)動與女界愛國同志會的發(fā)起與組織有她,學聯(lián)會的活躍與工作中有她,‘六三以后平津、濟南等地學生代表在北平天安門前的示威斗爭中有她,因此而引起的學生被捕有她,一九二〇年一月天津直隸省公署門前的流血慘劇,被捕的請愿四代表中有她,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的二十八位被拘押的代表有她,公審的法庭上有她,留法勤工儉學中有她,中國共產(chǎn)黨旅法支部里亦有她,回國后,正值北伐,她被派到北平工作,反對北洋軍閥,秘密活動中還是有她,因工作而被捕,北平監(jiān)獄中亦有她?!惫≌嬉簧啻伪徊?,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中記載了她兩次在北京被捕的情形。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郭隆真組織天津婦女開展反帝愛國斗爭,并和周恩來、馬駿、鄧穎超、劉清揚等同志一起成立了“覺悟社”。1919年七八月間,反動軍閥張樹元、馬良在濟南實施戒嚴并槍殺愛國人士,激起山東民眾的怒潮和全國人民的公憤。為要求取消戒嚴令和懲辦馬良,8月23日,天津、山東、北京、唐山等地各界代表共32人到總統(tǒng)府請愿,他們所持請愿書言曰:
“竊查自和會失敗、青島問題發(fā)生,凡屬國民莫不切齒奮身誓圖挽濟,即環(huán)顧友邦亦無不代為扼臂激昂,主張公道,而況魯省人民身家之所付托,發(fā)膚之所切痛,薰(熏)沐久被,風化大彰,豈容緘默不為之所?故其上自橫經(jīng)學子,下至商販百工、農(nóng)夫走卒,亦均急起直追,不遺余力。彼豈故好為之哉?身家存亡,禍迫眉睫,誠不得不如是也。是故以繩墨相檢,或不無稍涉逾越之嫌,而原其心誠實不為過。此民氣激發(fā),正我國轉(zhuǎn)弱為強之機。若復藉(借)口嚴防,設(shè)法鉗制,則積癰養(yǎng)潰,一失而不可復收,前清其已事也……”
但是,北洋政府并不為請愿代表的憂國憂民之心所動,總統(tǒng)徐世昌拒絕接見他們,當晚27位請愿代表被捕入京師警察廳,郭隆真是其中之一。京師警察廳的檔案記述了她的家世、學業(yè)及作為女界代表參與請愿的情況:
“我系直隸大名縣回民,年廿五歲,在天津元尾路愿福里親戚劉姓家寄居,來京住在第一賓館內(nèi)。我前在天津女子師范學校專修科肄業(yè),已于今年暑假畢業(yè)。緣因天津各界于前兩個來月在商會內(nèi)組立各界聯(lián)會會一處,內(nèi)有女界,當時舉有正副會長,正會長未到即行辭職,副會長名叫馬千里,我系該會評議。近因馬良在山東執(zhí)行戒嚴令任意摧殘學生,草菅人民(命),報紙登載甚詳。經(jīng)山東寫信到本會詢問有何辦法,本會回函打算到京呈遞請愿書,請求總統(tǒng)解除山東戒嚴令、懲辦馬良,山東同意,遂經(jīng)本會開大會,經(jīng)干事會五十余人舉得我為女界代表。到京后寫好請愿書,于八月廿三日與各處各界聯(lián)合會代表同赴公府,欲見總統(tǒng)面遞,尚有目睹山東人民受苦情形之代表意欲面稟……”
8月26日和27日,京津兩地學生又有三四千人在總統(tǒng)府前請愿。28日,北京各校代表一千余人與天津等地代表匯合,分頭去新華門、“國務(wù)院”、西轅門請愿。迫于壓力,8月30日,北洋政府當局釋放了被捕的全部代表。
1920年,郭隆真赴法勤工儉學,1925年回國后,在李大釗負責的北方區(qū)黨委領(lǐng)導下,在北京協(xié)助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婦女部的工作。
1927年3月,因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頻繁開展活動,商民部部長兼訓練委員姚彥、婦女部長張挹蘭等人被偵緝處抓獲,時年29歲的婦女部干事郭隆真(時名郭林一)再次被捕。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抓捕了藏匿于東交民巷俄國兵營的李大釗等人,并于4月28日將李大釗、吳平地、張挹蘭等20人殺害。
1927年8月,安國軍總司令部軍法處公布大赦令,將涉及共產(chǎn)黨案的罪犯且經(jīng)判決確定刑期仍需羈押之人,改施行管束,郭林一由原被判十二年刑期改為受管束三年。1928年1月7日,郭林一向河北高等法院第一分院辯訴,申請恢復自由:
“自被捕至下獄五十日間,連審十數(shù)次,每于審問時必加極刑,法吏面目猙獰、威風凜凜、各持刑械,迫供蔣、馮、閻諸司令在北平之軍事計劃以及本黨秘密機關(guān)之所在,十余枝(支)槍刺指向胸背,迫令一一供出,林一俱答不知。法官怒甚,先加辱罵,繼以痛打。法官拍案威嚇于上,吏卒舉刑具恐嚇于下,左顧右盼莫非虎狼,斯時魂驚魄散,汗流如雨,神經(jīng)幾因之錯亂。最后審問之時施刑尤重,手足桎梏不能自由,面向法官不許移動,審問幾小時,法官提出捏造之口供,不許申辯,復以苛刑迫行簽押,林一以死抗者,再然以身體痛不能支,神經(jīng)紛亂不能發(fā)言,勉強簽押。嗚呼,當斯時,靈魂飛散如登斷頭之臺,肢體披磨若將宰割之雞……”
在這份辯訴狀中,我們能看出她在獄中面對敵人十多次的審訊,從辱罵、威嚇,到痛打、施刑,盡管酷刑嘗遍,卻依然堅貞不屈,展現(xiàn)出一名女共產(chǎn)黨員崇高的革命氣節(jié)。
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的北伐軍進入北京,將北京改為北平。在這種背景下,1929年3月,河北高等法院第一分院以“郭林一、謝光沛等與李大釗共同工作,自不能謂異共產(chǎn)嫌疑,惟查郭林一、謝光沛等之行為系在黨國勢力未及北省且在黨部清共以前,其與黨國推翻軍閥之目的尚能一致……”為由,做出了不起訴處分,郭林一得以釋放。
1930年6月,黨中央派郭隆真前往青島開展革命工作,任山東省委委員,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30年11月2日,郭隆真在與一女工骨干密談時,引起特務(wù)懷疑,再次不幸被捕。1931年春,郭隆真被解往濟南,4月5日凌晨,她和鄧恩銘等同志一起被殺害,年僅37歲。
作者單位:北京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