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國? ?張其武
老紅軍戰(zhàn)士、開國少將董宏國參加并記錄了紅四方面軍長征從秦嶺到巴山途中的幾件事,鮮為人知,真實感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遺稿收藏者予以整理發(fā)表,為“四史”教育提供一份生動素材。
我們紅四方面軍自1932年9月撤離鄂豫皖,過了京漢鐵路后,行軍打仗兩個多月,沒有休息一天。進入鄂西后都在山區(qū)活動,到了陜西秦嶺山中更是山高路險,人煙稀少,糧食更加困難,所以連隊很少集體做一次飯吃,都是班排或個人想辦法在行軍中弄點東西吃,充充饑。同志們經(jīng)??罩亲幼呗?。因此,在途中,不管是生的、熟的、甜的、苦的、酸的、辣的,只要嘴里能吃得進去,能吞下肚子,就心滿意足了,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除桐油炒鐵釘吃不動、死人不吃外,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過了。不說野菜了,就是像野果一樣的果實,我們也吃過,真是“嘗百草、吃百果”。一天,我們行軍來到長滿核桃樹的山頭,枝上掛的,地上掉的,滿是核桃,有的同志撿了一個看了一看,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有的同志搞了幾個在嘴里試試,好香呀,很好吃。有的裝了一米袋,有的裝了一掛包,有的用衣服包了一大包。大家高興地說,今天找了點好吃的東西了,再走幾天不怕餓了,都得意得很。一邊行軍一邊敲開核桃在嘴里嚼著??诮栏闪?,舌頭澀了,就趴到溪邊,“咕嚕咕?!钡睾纫活D泉水。哪曉得,走了不多一會兒,壞事了:這核桃仁油水大,又喝了生水,一個個拉肚不止。不少同志因為拉肚子掉隊,有的說:“不知道這個東西這樣厲害,吃了肚子里這樣不好受,今天掉了隊怎么辦?”有的哭了:“打仗咱不怕,走不動,心里難受?!边@時又沒有急救藥,又是緊急行軍,是長征途中這個部隊遭受的意外痛苦。因為我的身體后來患?。ù驍[子)尚未恢復健康,所以我也掉隊拖在他們中間走。我見了他們這般模樣,心里也很難受,可是也沒辦法,替他們干著急,這一場痛苦經(jīng)歷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
董宏國手稿
我們進入秦嶺山中,不知翻過多少險崖陡坡,蹚過多少大河小河,日夜兼程,每天至少百十里,天寒地凍,衣服單薄,又常常露宿野外,再加上幾天吃不到一點食物,饑寒交迫,痛苦異常。我們忍受了這一切痛苦,一個勁地奮勇前進,終于走出了秦嶺山。到了唐峪、苦峪一帶,往西北一看,哎呀,好大的平原呀,來到幾百里秦川了!11月底,我們從苦峪出發(fā),到了西安以東的子午鎮(zhèn),頭天將國民黨楊虎城的十七師擊潰并繳了他們的新式步槍1000多支,這是出秦嶺在陜西省打的第一次勝仗。
子午鎮(zhèn)很大,有錢人都逃跑了,有些窮人跟著跑了,有些店鋪關閉,老百姓見到我們紅軍不敢講話。我們到達子午鎮(zhèn)這天,天氣變壞了,北風陣陣,吹得滿天沙土,大樹嗚嗚地叫,不一會兒下起大雨。我們紅軍戰(zhàn)士自出鄂豫皖以來,一直穿夏服,身上只一兩件單衣,腳穿草鞋,大雨地里行軍戰(zhàn)斗,但是個個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從不叫苦。
師政治部主任周光坦找到宣傳科長李慶雍說:“現(xiàn)在天下大雨,部隊沒有衣服,你們去收集一些御寒的東西,不管是單的棉的、新的舊的,只要部隊能穿的都要收集來發(fā)給戰(zhàn)士穿,擋擋寒?!蔽艺f:“我也去吧。”李科長說:“好,你身體沒問題吧?”我說:“我能去?!崩羁崎L又派了幾個保衛(wèi)隊的同志一道去,我們走到子午鎮(zhèn)東北邊的一個林子里,找老鄉(xiāng)說話,老鄉(xiāng)都不理睬。我們就在這個村莊里的四周走了一圈,看哪家房子好一點。我們到村南,看到一家房屋,門樓高大,屋頂蓋的是瓦,斷定這家是有錢的,便將大門推開,果然是一家老財,全家都已跑了,一打開大門后,跟進來幾個老百姓。我們翻出木箱里的東西看看,里面有幾個用碗裝的又黑又臭的東西,用嘴試了試味,苦得要命,這是什么玩意呀?又苦又臭,不能吃,要它干什么!我們就把箱子拿到糞池旁邊倒掉了。哪知,我們剛一倒箱里的玩意,幾個老鄉(xiāng)拼命下去搶,搶到的往身上一藏,高興地走了。我們不知是什么東西,就問老鄉(xiāng):“剛才他們搶的是什么?”一個老鄉(xiāng)生氣地說:“是黑金子,大煙土,十來塊大洋一兩?!蔽覀儾呕腥淮笪?,從此知道“黑金子”是什么東西了。
大雪封鎖子午鎮(zhèn)的時候,我正在外面找東西。回來后,他們在家搞了白面和油,準備干糧。天黑了,西北面打槍了,楊虎城的軍隊來了,我們照樣準備著油和干糧。槍聲越響越近,我們還是不理睬它,因為聽不到子彈叫。八九點鐘了,周主任猛然進屋子說:“你們真沉得住氣,敵人打來了,還在搞干糧,快走!”周主任說完,掉頭就走。我們一看情況有些緊張,連忙走出院子,政治部人員都集合出發(fā)了。此時,敵人子彈在我們頭上嗖嗖飛過,打得屋瓦格楞楞直響。我們連夜撤出子午鎮(zhèn),敵人打得很厲害,我們且戰(zhàn)且走,在大雪紛飛的雪地里走了一天一夜,來到鄠縣地,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著。
我們部隊在子午鎮(zhèn)同楊虎城軍隊打了好幾次仗,取得了一定勝利,但我們紅軍這時無力進攻西安城,因為敵人集中了很強大的力量同紅軍作戰(zhàn),地形、兵力、氣候、供應等均對紅軍不利,所以又迅速轉移到秦嶺。
12月中旬的一天,部隊要從新口子進入秦嶺,這道山口山高路窄,加上雪凍路滑,人員騾馬行走都困難,每個師都要從這里入山。原來部隊是幾路走的,現(xiàn)在都擁擠在一條道上,行軍速度很慢,走走停停,一個小時走不了幾里路。天黑了,我們停滯在山口,大雪紛紛,寒風陣陣。正在這個時刻,傳來命令:“就地宿營”。這兒前面無店,后面無村,北面山上只有一個老鄉(xiāng)看苞米的小窩棚,四面透風。我們幾個人——陳家會、張玉明和熊某某一塊,在半山上扒開雪,背靠背坐在一起休息。夜里風大,雪不停地下,每個人身上都落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腳手凍得又麻又痛,身體不停地哆嗦。時值三九寒冬,我們仍只穿兩層單衣,在這樣寒冷的雪地里露營,受凍之苦,不可名狀。好不容易等到東方發(fā)白了,大家艱難地站起來,抖抖身上的雪,又繼續(xù)前行。
紅軍進到秦嶺山中,連續(xù)行軍一天也未停。這里走的都是山間小道,人煙稀少,就是偶然遇到一兩戶人家,也是一些在山坡上種苞谷的人,住的是用柴草和野藤捆一下木頭搭起的窩棚,想在這里找吃的也很困難。好在在秦嶺行軍有一個方便之處:頭上沒有飛機了。這是因為山高,懸崖中間夾一小道,敵機不容易發(fā)現(xiàn)我們,飛機不敢低飛,飛低了就會撞山;再者,這個地區(qū)是楊虎城的地盤,蔣介石管不著,所以沒有來飛機。我們白天大膽行軍,也沒有敵人在前面堵路,楊虎城的隊伍看守西安等大城市去了,沒有力量同紅軍在這里作戰(zhàn),所以我們在行軍中可以說說笑笑。一天一天過去了,走到秦嶺中部的老君嶺,我們就在這里宿營。幾家店子住得滿滿的,都是紅軍部隊,我們照樣住在野地里,這樣宿營已習慣了:宿營了,原地住下;出發(fā)了,起身就走。人就是這樣,苦到了極處,反而也不覺得苦。
這天,快天黑了,我們看到炊事班架起大鍋。大家很高興,一定是司務長找到了糧食,今天有望飽餐一頓。天黑洞洞的,大家都在耐心地等著開飯?!班豚豚?!”炊事班長的開飯哨響了,我們都拿著盆碗去打飯。司務長問:“各科的同志都來了嗎?”“都來了!”我們答話,因為快要有一頓飽飯吃了,答話聲音也特別響亮。炊事班長揭開鍋蓋,一股香味沖鼻而來,好聞極了。炊事班長不慌不忙地問道:“你們科幾個人?今天這頓飯,按人數(shù)分苞谷棒子,大一點的棒子一人一個,小一點的棒子一人兩個,一律平均,連周主任也一樣?!蔽覀儎偛诺臍g喜勁兒一下子跑光了,心想,這幾天沒有吃飽肚子,分一個棒子能頂什么用呢。我們吃了棒谷粒子,又把棒子心也嚼巴嚼巴吞下填肚子,沒有辦法,餓呀!
吃一個棒谷走了幾天路。到了離小河口還有30里的地方,快要出秦嶺了,這里有村莊住戶,雖然仍是雪地宿營,但是這天卻吃了一頓一半苞谷一半大米的飽飯,身上又暖和多了。就這樣,我們經(jīng)歷了難以忍受的饑餓寒冷,越過數(shù)不清的崇山峻嶺,涉過一條條河道溝渠,走出了秦嶺,向八百里秦嶺告別!
我們走完秦嶺下山已到12月中旬,天氣漸暖,但是西北的寒風不停刮起風沙。一天,來到漢水北面一個名叫神仙村的村莊。為什么這個村叫神仙村,我們來不及調查了解,但是這個村的確好,北靠秦嶺,南近漢水,西南是漢中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人煙稠密,每戶院子內都有幾棵橘子樹。我們到時,橘子已摘完,家家都有一些又紅又黃的橘子放在院子里,說真的,嘴里想吃它幾個,但是我們誰也不動它一個,這是我們自覺的紀律。我們政治部都住在村東頭一家老財?shù)姆课堇?,老財跑了,他家有糧食,我們用它做飯。村內老鄉(xiāng)大半都走了,因為不了解我們紅軍的情況,也有一些老鄉(xiāng)在家,但不同我們說話,因為他們講話我們不懂,我們講話他們也不懂,有些是聽懂也裝不懂,總之,老鄉(xiāng)對我們有些害怕。這是我們所到新地區(qū)的必然現(xiàn)象。
下午3點,來了命令,部隊立即行動。我們跟著部隊朝西南走,道路平坦,走了幾個小時,來到一條大河邊,一眼望去,是看不到邊的白沙中間的綠色河水。我們到達河邊,部隊在河邊站了黑壓壓的一長陣。天已大黑,我們所有人員靜悄悄地聽候命令,誰也不敢多說話。一會傳來命令,今夜渡河,除女同志和傷病員可以乘船外,其余人員一律涉水過去。命令一下達,大家都忙著整理裝束。我心里想:這河有多寬,水有多深?不過,大家能涉過去,我也能涉,雖然身體不好,還能堅持,總不能掉隊,在這里掉隊就完了。寒冬冷月,河水冰冷刺骨,開始下去,覺得冷,但兩腳還走得動,后來河水越走越深,淹到半身了,腳也凍麻了,每走一步都要用全身力量,我全身發(fā)抖,好難堅持啊。不行!得拼命走,不邁步走,倒在水里就完了。我咬緊牙,一步步,拖著沉重的兩腿,終于渡過這道河水。部隊過河以后,沒有在河邊休息,上岸后穿了衣服跑步跟上前面部隊。部隊一直向南走,走到西鄉(xiāng)縣沙河一帶,沿途許多老鄉(xiāng)都來看熱鬧,有的打著紅旗,在我們經(jīng)過的道路兩旁熱烈歡迎??吹竭@種情況,我們高興起來,心想走了好幾個月都沒有人歡迎,今天有人歡迎,這個地方老鄉(xiāng)真好。過漢水后走了一天,到了巴山北部的孫家坪。
我們師政治部駐在孫家坪小街中間一家當鋪里。李慶雍科長說:“我們全科都要出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他分配我在孫家坪街上就近宣傳。這里群眾基礎比較好,雖然說話有些聽不懂,但老百姓愿意接近我們,第二天我們出去做宣傳工作時,就有地方同志和我們聯(lián)系,給我們介紹當?shù)厍闆r,協(xié)同我們一道來組織群眾。不到幾天,地方鄉(xiāng)農會成立了,也組織了地方武裝游擊隊。這里的保安部隊不敢同紅軍打仗,地方農民武裝建立后,更是壯大了紅軍和赤衛(wèi)軍的勢力,原地方保安部隊紛紛向紅軍投降繳槍。因此,在這里平平安安地住了幾天,是第四次反“圍剿”以來,我們最安全最輕松的幾天。
動員入川,做好準備。人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我們要從這里到四川。到四川的道路很多,但是各處都險要。我們要走的是有名的“三七二百一”的大巴山。什么是“三七二百一”呢?就是說這山高、山大、路程遠、道難走。上山七十里,平走七十里,下山七十里,合計三七二百一十里的路程。領導規(guī)定部隊要快速通過巴山,每人帶三天干糧,五斤稻草,五斤干柴,以便在山上用。在群眾支持下,按照上面的規(guī)定,樣樣很快準備好了。
12月底,我們從孫家坪出發(fā)了。行軍到鐘家溝住了一夜,第二天拂曉,吃了干糧就進入巴山北面陜西地區(qū),從鐘家溝經(jīng)東南走了一段慢坡,接著越走坡度越大,道路越狹窄,只有小小的一條茅草和灌木叢遮蓋的山徑,我們沿著這樣的羊腸小道往上爬,一會出現(xiàn)懸崖陡峭臺階路,臺階兩邊是懸崖絕壁,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會沒命。大雪封山,道路更不好走。我們帶來的稻草盡鋪在這些地方,以防滑倒。到了半山,濃霧滾滾,凜冽的寒風吹起雪花撲打在臉上,打在眼睛上,什么也看不清楚,后面的人只能牽住前面人的衣角,一個緊跟一個往上爬行。走了半天,好不容易爬上山頂,巴山頂峰是一片云海,滿山白雪。說是“平走七十”,其實并不平,有山有溝,坑坑洼洼。就在雪地里行走到天黑。巴山上沒有一戶人家,只有一個叫天池寺的,好像是一個破廟堂,我們只好在冰山雪地里宿營,凍得沒法,就起來走走,走進這個破廟往里看看,正好李慶雍科長在里頭,他看見我忙招呼道:“董宏國,快進來吧。”我伸進頭一瞧,哎呀,一個擠一個,挨得針都插不進,哪還有地方?在這個冰山雪地里,誰能睡得著覺呢?凍得大家一夜未合眼,盼望早點天亮,早走路。大風刮得呼呼叫,雪厚一尺多深,樹枝干草都凍成冰棒了。沒有柴草引火,水不能燒,飯不能做,餓了就吃把干炒面,渴了抓把雪放進嘴里潤潤。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了三七二百一十里的大巴山,終于勝利到達了四川省通江縣的核桃樹、兩河口。從鄂豫皖到川陜,西行五千里,行軍作戰(zhàn),飽經(jīng)艱辛,至此,結束了第四次反“圍剿”以來的半年西征,在新的根據(jù)地又開始了新的戰(zhàn)斗。(責任編輯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