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潔,楊紫瓊,曹雅萍,周 任,王梓賢
(長沙師范學院,長沙,410100)
陶瓷制作工具極具實驗性,想法與實踐之間的距離會因為很多因素發(fā)生許多的變化。我們在前期的調研中,結合調研結果,可以知道目前陶瓷領域存在較多的都是屬于藝術品,但是設計與藝術之間還是有區(qū)別的,設計是需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所以陶瓷玩具的設計一定是需要解決某一個問題;且玩具重在“玩法”因此要增加玩具的互動性;另外由于玩具是給小孩子玩的,首要注意安全性,再在造型本身增加趣味性。
陶瓷材料與繪畫進行結合。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家庭都會出現(xiàn)小孩子喜歡在墻壁或者桌子等地方畫畫,但是這些地方畫上的東西都是很難清理的。于是冒出了這個想法之后,我就拿馬克筆在碗上畫了一些圖案。陶瓷易清洗,馬克筆可以畫上去,這也是一種更好的互動的方式。
圖1 陶瓷玩具設計思維發(fā)散導圖
考慮造型即確定產品的最終形態(tài),設計是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從玩具、產品各個方面的性質進行思考。安全性:玩具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安全,陶瓷材料本身光滑,沒有毛刺;造型應該采用圓形、曲線等圓潤的外觀設計。
功能性:設計首先應該考慮功能,想解決一個什么問題;首先是產品本身,解決繪畫材料清洗問題;造型可以實現(xiàn)盛裝物品;實現(xiàn)收納性,方便運輸?shù)?。文化性:陶瓷是china,也是中國有代表性的一個元素;外在裝飾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在里面。
藝術性:保證玩具的可愛的感覺;產品需要抽象化;玩具的玩法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教育意義。
1.陶瓷材料易清洗性
生活中孩子總是喜歡在紙張、墻壁上和桌面上進行繪畫,而其他材料都難以清洗干凈,紙張的不可重復性也造型材料的浪費。將陶瓷的易清洗性與繪畫相結合,材料本身可以循環(huán)利用。解決繪畫的顏料難以清洗的問題。
2.陶瓷玩具互動性
孩子可以使用馬克筆、噴霧、刷子、磨具等多種工具進行繪制圖案,增強孩子對色彩的認識,鼓勵孩子探索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進行繪制圖案,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除此之外,孩子們可以探索更多的玩法;此款產品注重在于玩具的互動性、啟發(fā)性與教育性。
3.陶瓷玩具實用性
此款產品在外觀設計時,造型的選擇是以功能性為基進行考慮,玩具的造型是選用的“套娃”形式,實現(xiàn)收納和方便運輸?shù)墓δ?;玩具內部采用了上釉工藝,可以用來盛裝水,當生活器具。
圖2 最小產品尺寸圖
圖3 效果圖
2.打樣生產階段
(1)拉坯成型
拉坯是較難的成型方法之一,簡單的造型往往需要好的工藝支撐,在線上線下咨詢后,發(fā)現(xiàn)本造型如果拉坯,需要8 年拉坯經驗的師傅才能制作成功。本造型由湖南省拉坯大師、湖南工藝美術職院譚子林老師指導完成。拉坯成型的步驟與耗時:拉坯10h,曬坯96h,修坯10h,素燒48h。
1)黏土準備
圖4 材料準備
黏土選擇的是白瓷泥,能保證最終的成瓷的潔白效果;泥土中含有許多的空氣,需要通過練泥機,利用機械軸承的壓力排除空氣,如果未將泥土壓緊實,則會出現(xiàn)燒裂開的情況。
2)濕坯拉制
泥土緊實后,需要大的壓力才能成型,由于本產品有大件,耗費的泥料較多,因此需要兩個人合作完成,消耗時間較長。整個拉制成型的時間兩個下午,共10小時。
圖6 量尺寸確定大小
為了保證最終的作品能夠進行收納,每一個坯體均需丈量尺寸,保證地面圓的直徑和下面圓的直徑是小的,為保證坯體能發(fā)出聲音,需要保證每一個坯體厚度、高度是變化的。
3)濕坯曬干
作者開始預設7 個成瓷作品,為保證后續(xù)的工作中不出現(xiàn)意外,需要將最原始的坯體做到17 個,需要考慮制作失敗率。曬干耗時五天,近120 個小時。
圖7 二十四個坯體等待曬干
4)作品修坯
修坯是在干的坯體上進行修制,將干坯的表面修整光滑。需要保證每一個坯體的表面光滑,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保證下一個流程能順暢進行。
圖8 利用工具修坯
5)制作墊片
由于玩具造型的特殊性,造型為倒過來的拱形,中間為空心,在燒制的過程中會百分百會坍塌,因此需要制作蓋子將底部盛住。因此每一個陶瓷均需要一個墊片,再次拉坯制作。
圖9 拉坯成型制作墊片
6)作品素燒
濕坯并未完全干透,必須經過素燒將內部的空氣、水分完全蒸發(fā)掉,以500 度以上的溫度進行素燒24 個小時。
圖10 作品素燒
7)清洗表面
素燒后,陶瓷成粉色,質地比陶更硬,在窯爐中燒制使,作品上會沾染許多的灰塵,必須將其擦拭干凈,保證接下來上釉的過程更順暢。
圖11 清洗陶表面
(2)上釉裝飾
上釉是陶瓷中最容易出故障的步驟,由于使用花釉的話由于釉色的流動性比較大,會增加產品的失敗率,因此本作品采用的是透明釉,用青花料進行點綴,保證產品的成功率。作品制作過程以及耗時:濾釉1h,澆釉1h,上料0.5h,噴釉1h。
1)濾釉
在上釉的操作過程中,環(huán)境周圍和使用的道具都需要清洗干凈,釉一旦參雜別的物質便會增加失敗率。放到陶瓷上的釉需要是盡可能是液態(tài),而乳狀的釉會存在微小顆粒,因此需要用200*200 的絲網(wǎng)進行過濾。
圖12 濾釉
2)澆釉
圖13 澆釉
3)上青花料
圖14 上料過程
4)噴釉
圖15 噴釉過程
(3)裝窯燒窯
裝窯時要充分利用窯位,最少的節(jié)省空間。本作品是高溫釉,因此燒窯的溫度需要達到1300 攝氏度。
圖16 裝窯
圖17 燒窯
3.最終成品
圖18 作品成品
4.用戶體驗
參觀展覽的觀眾與作品之間發(fā)生的互動。
圖19 用戶體驗
首先,陶瓷本就是一種實驗性的材料,在想法與實踐之間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斷的實驗和探索,并且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把握好設計中間的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一旦有一個步驟出現(xiàn)了錯誤,就不能出現(xiàn)設計達到的效果,因此對工藝的掌握能力,其實也是決定了設計的品質能達到怎樣的高度。第三,玩具的設計一定是基于當下的語境和時代去做的設計,綜合中西的文化,達到一種平衡。并且玩具確實注重的是玩法,選擇綜合的材料,不斷的探索和互動性。而且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增加,玩具本身需要一定的語義,需要站在一定的文化、時代背景下去設計與嘗試。
在整個陶瓷玩具的設計到制作的過程中,每一個設計點,如顏色、造型等選擇元素,都應該有相應的設計語義。設計其實是一個產業(yè)鏈,設計師應該用一種產業(yè)鏈的思維去思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