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霞 呂愛君 陳維捷
(汕頭市潮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汕頭515100)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與肺炎支原體感染有關(guān),患兒早期無顯著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惡心嘔吐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病情發(fā)展到后期,可能會引發(fā)多器官、系統(tǒng)等損傷,嚴重影響患兒生存質(zhì)量。本研究將選取60 例該疾病患兒,均予以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旨在探討其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汕頭市潮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治療的60 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字奇偶法進行分組,奇數(shù)組納入B 組(30 例),偶數(shù)組納入A 組(30例)。B 組女13 例,男17 例;年齡3~7 歲,平均年齡(4.50±1.41)歲;體溫38.1~41℃,平均體溫(39.50±0.86)℃;A 組女14 例,男16 例;年齡3~7 歲,平均年齡(4.92±1.45)歲;體溫38~41℃,平均體溫(39.48±0.8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①納入標準:符合該疾病診斷標準,經(jīng)X 線等檢查確診[3];患兒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患兒認知功能正常;治療依從性較好者;②排除標準: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對本文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患有其他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1.3.1 A 組:在基礎(chǔ)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具體方式如下:首先給予其阿奇霉素粉劑治療,將10mg/kg 溶于200mL 5%葡萄糖溶液中,保持濃度為1~2g/L,靜脈滴注1h 以上,滴注1 次/d,連續(xù)治療5d 后,停藥4d,口服阿奇霉素膠囊治療,每次口服10mg/kg,1 次/d,治療3d 后,停用4d,最大劑量不得超過0.5g/d。連續(xù)治療2 周。
1.3.2 B 組:基于A 組,B 組聯(lián)合布地奈德混治療,予以布地奈德治療,將1mL 布地奈德混懸液加入到霧化器內(nèi),將一次性霧化面罩戴在患兒面部,后應用氧氣驅(qū)動,患兒行霧化吸入治療,持續(xù)吸入10~15min,2 次/d。連續(xù)治療2 周。
1.4 觀察指標:①于治療2 周后,評估兩組臨床療效;患兒體溫、咳嗽等臨床體征顯著消失,X 線檢查恢復正常為治愈;體溫等臨床體征顯著改善,肺部陰影基本消失為顯效;患兒臨床體征有所好轉(zhuǎn),肺部陰影有所減少為有效;各體征均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②于治療2 周后,觀察并記錄兩組體溫、心率恢復正常所用時間,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所用時間。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采用秩合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總有效率:B 組治療總有效率與A 組比較[93.33%vs.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n(%)]
2.2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較A 組對比,B 組體溫恢復、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s)
表2 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s)
組別 體溫恢復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B 組 3.64±0.53 5.85±0.70 5.03±0.59 2.61±0.42 A 組 4.37±0.58 7.36±0.86 5.99±0.63 3.17±0.52 t 值 5.089 7.459 6.092 4.58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該疾病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體侵入機體引發(fā),導致的患兒呼吸道上皮受到損傷,激活并釋放多種炎癥因子,最終引起炎癥反應,損傷患兒肺部功能。且其具有病程長、病情重、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加上患兒機體免疫功能較弱,可能會造成器官功能衰竭等癥狀,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故選擇有效、適宜的藥物是治療的重點[1]。
本研究結(jié)果中,治療2 周后,B 組治療總有效率較A 組高,B 組體溫恢復、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A 組,可見本研究中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該疾病患兒,其效果較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利于患兒預后。分析原因在于,阿奇霉素序貫治療主要是通過先滴注阿奇霉素粉劑,待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恢復后,再服用阿奇霉素片治療,通過序貫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2]。阿奇霉素是一種大環(huán)內(nèi)脂類抗生素,其具有高滲透性、吸收快速等優(yōu)點,能直接滲透進入單核、巨噬細胞,可接作用于炎癥部位;且其在用藥后72h 仍能保持較高血藥濃度,利于其預后。但長期使用該藥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且患兒復發(fā)率較高[3]。布地奈德作為一種糖皮質(zhì)制劑,其受體親和力較高,可有效抑制患兒肺部炎性因子的合成與分泌,可有效維持呼吸道內(nèi)皮細胞的穩(wěn)定性,進而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平滑肌收縮,進而緩解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且該藥物通過霧化吸入,不會引起消化道等不良反應;吸入后,更加利于藥物在體內(nèi)的均勻分布,短時間內(nèi)可充分發(fā)揮藥效,利于患兒預后[4]。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起到協(xié)助作用,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好,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其療效確切,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利于患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