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考生
那是九年級即將結束的一節(jié)自習課,窗外正飄著細雨。天空陰郁愁慘,一如失去方向而迷茫的我。
原因很簡單,我的同桌換了,在來之不易的自由時間,我突然不知道該干什么。她一直是我的方向和目標,我常常跟著她的動向去努力。每天最后一節(jié)課后,同學們都去食堂吃飯,看到她留在班里埋頭做題,我便也這樣;聽別人說她每天學到深夜才睡,我便也強撐著熬夜……雖然這使我疲憊不堪,但我甘于失去自我。我想,瞄準她,我便可以抵達星辰大海。
記得在校跑800米的時候,我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她的步伐節(jié)奏,看她在操場上自信地甩著馬尾。陽光穿透云層直灑下來,投下點點光斑,為她鍍上一層金粉。她那樣自信,光芒奪目。我在她奔跑的影子里艱難喘息。體育老師看到我笨如企鵝的姿態(tài),氣得大叫:“調整呼吸奔跑,不要瞻前顧后,你有你的節(jié)奏!”我有我的節(jié)奏?
晚上回家,對著書架發(fā)呆。信手翻閱,翻著翻著就找到了吃灰多年的手賬。打開櫻花粉的封面,往日時光鮮活起來。那時的我,喜歡收集一些熠熠生輝的句子。有時寫的是寒暑假的觀影清單,一段段經典的臺詞,一幅幅美麗的手繪海報。記得看完《北野武的小酒館》之后,我便抄寫了那句“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有時是學習計劃,一個個明確的目標,一個個鮮艷的紅鉤。表現(xiàn)好時,我還會畫個燦爛的笑臉。啊,原來曾經那個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路的女孩兒,也是我呀!
走別人的路,永遠走不到別人前面去,我必須要瞄準自己的方向,找準自己的節(jié)奏,才能走得穩(wěn),走得遠。輕輕拂去櫻花手賬上的塵埃,我寫下余世存在《時間之書》中的話:“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暖黃的燈光下,我列下新的學習清單。為了保持體力,我要每日奔跑,吃自己不喜歡吃的蛋黃;為了保持活力,我要堅持夜讀,我知道,那些有趣的書、智慧的書、美好的書,最終都將成就一個更好的我自己。
紫薇花開的日子里,雨一直下。每當晚上打完最后一個鉤,我會安心睡覺。這一天,我瞄準了自己的靶心,過得很充實,走得很踏實。躺在床上,聽雨打芭蕉,想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想著只要瞄準自己的靶心,我的未來便不是夢,嘴角彎起一個上揚的弧度。我告訴自己,一直跑下去,便會云銷雨霽,日朗風清。
綜合點評
小作者選擇生命中的一段雨季,直面成長中因為模仿別人而失去自我的困境,書寫突圍的過程以及瞄準自己的靶心之后日朗風清的新生活。這是真實的經歷、體驗和思考,很打動人。小作者心態(tài)的轉變處寫得翔實具體:和同桌分開時,“我”回憶追隨她的腳步學習、生活的場景;體育老師的話引發(fā)“我”的深思;書架上落灰多年的手賬則讓“我”回憶起從前有目標、有夢想又自信的時光;結尾寫景,聽雨打芭蕉,想象日朗天晴的未來和似錦前程。文章靈活的時空切換豐富了內容;對手賬上的觀影清單和學習計劃的描述,也讓情節(jié)豐富可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