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家有青春期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迅速成長的階段,也是很多家長擔心、煩惱的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在語言、行為、性格等方面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作為家長,你有什么樣的困惑和難題?與青春期的孩子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你一般會怎樣處理?
●天津 初二男生媽媽 王美麗
近一年來,因為兒子我活得格外焦慮。2020年疫情期間,我和丈夫單位里疫情防控壓力非常大,基本沒精力管孩子。那段時間孩子幾乎手機不離身,但想到要線上學習,我就沒太在意。可等學校復課后,我想把手機收回卻遇到了困難,兒子總是千方百計把手機藏起來。他每天下午放學6點左右到家,吃過晚飯就回自己房間玩手機,不到八九點不碰作業(yè)。他幾乎每天都寫到很晚,有時過了11點還寫不完,作業(yè)質量可想而知。不久,班主任就找到我,說孩子上課時精神不集中,成績下滑嚴重。我?guī)状我笏咽謾C上交,他都不聽,我們母子甚至為此大動干戈,把手機都摔碎了。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孩子爸爸不管嗎?這也是我們家的一個特殊情況,孩子爸爸以前在外地服兵役,孩子五年級時才轉業(yè)回來,父子間的交流很少,后來又因為跟兒子鬧過兩次矛盾,甚至動了手,現(xiàn)在兒子基本跟他無交流。
起初,我沒有把孩子玩手機的真實情況跟老師說,主要是怕影響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因為他以前給老師的印象是不錯的,成績在班里也處于上中等。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不說不行了,因為我太需要幫手了。后來,在老師的幫助下,兒子玩手機的情況有所好轉,雖然那種叛逆勁兒還是挺強,但比之前好了不少。
●河北滄州 高一男生媽媽 張海鷹
兒子小時候,我們說什么,他基本上都會執(zhí)行;進入初中之后,他有時會對我們的要求表現(xiàn)出抵觸情緒。我意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家長的教育方法也應隨之改變。
比如手機使用問題。去年居家學習期間,我給兒子買了手機。據(jù)我觀察,他上網(wǎng)課時能認真聽課,課后偶爾會偷偷地玩一會兒游戲或者和同學聊天。我認識到,手機對孩子的誘惑力很大,對他的學習也會產(chǎn)生影響。但我又不可能時刻監(jiān)督,那樣孩子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我就和他說:“你覺得什么時候有必要用手機都可以用,我愿意信任你。但為了避免玩手機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我建議約定一個時間點。在此之前你要是完成了作業(yè),就可以玩一會兒。”約好以后,不管他是玩游戲還是聊天,我一般都會假裝沒看見。這種方式有一個好處,就是我什么時候跟他要手機,他基本上都會痛快地給我,不會因此產(chǎn)生親子矛盾。我覺得家長沒有必要把手機看成一個“敏感點”,一看到孩子碰手機就批判。家長對手機的敏感,會在無形當中促進孩子對手機的關注,激化親子間的矛盾。
兒子進入青春期后,我感到母子相處時會產(chǎn)生一些“界限感”。初一時,我還能和他拉著手過馬路。初二之后,我想和他并排走,早被他甩得遠遠的了。這說明兒子認知到自己長大了。不過他內心有時還會把自己當成孩子,在家也會和我撒嬌,我覺得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享受“被關注、被呵護”的感覺。
兒子上高中住校后,我們朝夕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他每周六上午回家,周日上午返校。上學期,我每周末開車接送他,希望交流時間能多一些。路上,我會試著把生活中的煩惱同他傾訴,并聽取他的建議;他也會把學校生活中的問題同我講,讓我?guī)退黄鸱治?。這一路上,我們互相分享、關懷、滋養(yǎng)和鼓勵。我覺得,如果家長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孩子的叛逆心理或行為就會弱很多。
●山西太原 中職畢業(yè)生媽媽 吳芳
我們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孩,從衛(wèi)校畢業(yè)后到醫(yī)院當了一名護士,前年結了婚,去年有了孩子,一切都挺順利。兒子今年18歲,去年中職畢業(yè)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他也不回家,在外面和同學一起租房子住。有時我和他爸叫他一起打理小吃店的生意,他也從來不聽。
春節(jié)前,我給兒子打電話問什么時候回家過年,他說過幾天就回,可是一直等到大年廿九都不見影子。我急了,給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奶奶打電話,問兒子有沒有回老家,才知道過年前的近三個月來,他分幾次從奶奶那兒要走了近1萬塊錢。奶奶怕我們鬧他,就瞞著沒跟我們說。直到孩子遲遲不回家怕出什么事才說出來。
因為兒子還沒有工作,我和他爸平時每個月都給他4000塊錢的生活費,在縣城里應該是夠一個人開銷的?!澳隳眠@1萬塊錢干什么用了?”我在電話里問他,他一直支支吾吾不肯說,大年三十都沒回家。大概初十左右,他姐姐接到一個催債電話,我們才知道兒子跟他們借了3萬塊錢,這對我來說就像一個晴天霹靂。我們給孩子打電話,一直關機。我和他爸關了小吃店,到處找,幾天后,終于通過他的一個同學聯(lián)系上了,他只說自己是遭遇了網(wǎng)絡詐騙,不做任何具體解釋,也不肯跟我們回家。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我們基本上是沒怎么參與的。我和他爸爸在縣城開店,倆孩子從小在農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都是上初中后才到縣城來上學的。我們親子之間的磨合期,也恰恰是他們的青春期,我想這應該是問題的根源,我很后悔,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不去了。
教師眼里的青春期孩子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待學業(yè)的態(tài)度一般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00后”的青春期呈現(xiàn)哪些新特點?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作為老師,你或者周圍同事有什么樣的困惑和難題?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雙語學校教師 李杰
進入初中,學業(yè)要求全方位提高,對孩子的專注力、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之走進青春期,孩子們普遍出現(xiàn)焦慮和不適應的現(xiàn)象。有的家長質疑學校教育,這種心理暗示容易讓青春期的孩子與學校教育產(chǎn)生心理間隙,從而產(chǎn)生排斥心理,造成錯上加錯的后果。還有的家長輕易給孩子貼上“笨”“學不好”的標簽,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甚至沒有回報的。
青春期孩子還未形成穩(wěn)定、成熟的價值觀,易受情緒和他人的影響,決斷往往出于主觀情感而非客觀理性。因此,端正青春期孩子對待學業(yè)的態(tài)度,根本上要從發(fā)展健康、健全的價值觀入手。
在信息強度大、碎片化的沖擊下,若缺失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孩子就容易形成有所偏頗的價值導向。而處于青春期的他們,自我意識強烈,出現(xiàn)問題經(jīng)常歸咎于外,常常是自卑與自大的矛盾結合體。他們渴望獨立、平等對話,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視和認可。同時,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盲目自信,對別人妄加指責。
曾有個學生拿了別人的新校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校長告訴我,即便孩子的行為是有意識的,也不能定性為盜竊,否則極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我找到那個學生談話,通過良好的共情,讓孩子感覺到“老師是他的家人,是來幫助解決問題的”,然后給出解決方案并分析這么做的原因。第二天,這個孩子當著大家的面,大方誠懇地向同學道歉,并說明了事情的真實緣由,自己以前丟了一件,看到這件沒人領的衣服就拿走寫上了名字。同學們欣賞他不回避、勇于承認錯誤的精神,原諒了他。孩子十分感謝和佩服我,我順勢引導他在學業(yè)上有所作為,他的成績從提檔線下提升到了提檔線上,順利被高中錄取。
有時候,一件小事的突破、成功,就會讓孩子看到希望,從而迸發(fā)出極大的能量,擺脫潰敗的情緒,慢慢獲得自我認同感、成就感,進而走入一種良性循環(huán)。
●遼寧省大連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十高級中學教師 王艷霞
有人說,“00后”的孩子是“思想上的跛腳巨人”。因為處于信息爆炸的年代,他們非常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但由于分辨能力還不是很強,容易形成錯誤的觀念。當這些觀念在與父母和老師的觀念出現(xiàn)偏差時,他們會下意識地采取對抗的狀態(tài),更有甚者因此走上彎路。網(wǎng)絡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且這種影響我們無法預知,也無法為此準備應對方法。
例如,在網(wǎng)絡時代,偶像崇拜的社會效應愈發(fā)明顯。心理學上認為,對榜樣的學習和模仿是孩子獲取社會知識與經(jīng)驗的一種方式。青春期孩子的偶像崇拜是他們尋找自我的過程。但是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舍本逐末,甚至迷失了自我。我們學校2020屆曾有個學生,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舉了他偶像的例子,便認為老師是在抨擊他的偶像,不僅想方設法不上這位老師任教的課,還在班級群、qq群和朋友圈抨擊這位老師,甚至上升為人身攻擊。這個孩子的成績也一落千丈。聽聞這件事,我們都感覺很可惜。也因為這件事,現(xiàn)在我們在課堂上聯(lián)系實際時都會有意避開偶像,尤其是年輕偶像。
學生進入高中后,會感受到學習壓力明顯增加。相對于初三的緊張,高中的課程不僅是在深度上有所增加,廣度上也擴展了很多。
一般而言,高一開學后的前兩個月、高二第二個學期的后兩個月、高三第一學期后兩個月和高考前一百天這四個階段,是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在應對環(huán)境變化、人際關系變化、學習狀態(tài)變化的重要階段,可能會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
孩子們大致會出現(xiàn)以下兩種變化:一是熱情也許會轉變?yōu)槠v。以上四個階段的開始時期每個孩子都有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對學習充滿熱情,會展現(xiàn)出勤奮、懂事、拼搏的形象,給人一種奮發(fā)向上、努力實現(xiàn)夢想的感覺。但當階段性測試結束后,孩子們的熱情往往會迅速降低,尤其是成績達不到期望值的時候,他們的熱情會逐漸消磨殆盡,進入倦怠期。這時,鼓勵和幫助孩子設定目標期望值,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二是自我懷疑。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努力后,他們發(fā)現(xiàn)考試成績沒能達到預期,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學生難免會變得灰心喪氣,甚至對老師設定的目標產(chǎn)生懷疑,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xiàn)甚至高漲。這時,最好采取傾聽的態(tài)度,引導孩子抒發(fā)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引導,有時可以事半功倍,一味說教的結果與預期往往背道而馳。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并且期望得到多方面的肯定,所以距離高考的日子越近,學生面臨的心理挑戰(zhàn)也越強烈。我想對家長們說:“無論他們的成績好壞,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家長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安慰和紓解?!?/p>
●江蘇省無錫市河埒中學教師 戴璇
拉著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問“學習重不重要”,我想他都不會說不重要。但你若斷定“只有學習才能擁抱未來”,很多學生當場就會反駁你。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較早地接觸了社會,他們了解網(wǎng)紅、直播帶貨、游戲主播,他們有很多新想法。雖然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這個世界讓他們分心的事太多了。因此,我們要主動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尊重,需要被理解,渴求平等對話,也熱衷于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0后”的孩子有靈活的頭腦,他們生活在網(wǎng)絡四通八達的年代,接觸的事物廣而雜。但他們還沒有足夠的社會經(jīng)驗,也沒有完全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對新鮮事物和熱點話題時,容易被帶“偏”,若家長和老師不能及時予以關心和幫助,他們就容易產(chǎn)生極端想法。
對老師而言,最大的難題就是當下的學生較早地接觸了網(wǎng)絡,對很多事物有了刻板印象。有的學生沒有看過海,卻輕蔑地說:“海不就是藍的嗎?網(wǎng)上都有。”但其實只有真正走到海的面前,聽到海浪聲,聞著海風,才能明白海是什么。因為過早的了解,反而失去探索的欲望;因為太多知識的顯露,反而失去尋找知識的快樂。
在我看來,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極為重要的是建立起相互尊重的關系。如果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一味地批評指責,很可能會使孩子走向叛逆。一定要先問孩子“你為什么和我的想法不一樣”,做到平等對話。此外,青春期的孩子非??粗卣\信,只有大人說到做到,他們才能心悅誠服。
總之,要給予青春期的孩子足夠的關心,但凡能感受到愛的孩子,一般都不會過于叛逆。愛要從小培養(yǎng),既在家庭氛圍中,也在班級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