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晶
摘要:教育教學的核心就在于引領學生發(fā)展,化學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引領學生發(fā)展是化學教學的核心。教師應該立足于日常教學,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引領學生高效學習,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和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引領學生;綜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099
在教學中引領學生發(fā)展,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知識能力與學科情感,促進學生了解科學概念,掌握科學方法,形成科學態(tài)度,引領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關鍵能力。
一、設計生活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
任何知識的學習、問題的解決,都必須建立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之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常識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考慮探討,促進化學物質的性質的了解和應用,探求化學學科的本質,讓學生尋找化學思考的樂趣,產生科學觀念。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提問,交警在查酒駕時,是根據(jù)乙醇的什么化學原理來辨別的?在自然界中制作氫氣,為什么要用鋅當作原料?而不是鎂或是鐵?通過這些聯(lián)系日常生活的問題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徹底了解化學物質的應用特性和形成,全方位地提高學生分析化學問題,探究化學素養(yǎng)的本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讓他們看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奠定基礎,為學生的思維品質塑造奠定基礎。
二、注重激勵評價,提升學習信心
教學評價既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更是日常教學中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組成部分。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被肯定、被鼓勵。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特點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多元化、肯定式的評價語言,讓學生在被激勵、被肯定中感受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同時也能將教師的這種尊重、鼓勵和贊美轉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當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并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強化時,在學習中就能夠樹立信心,促使學生善于學習化學,樂于學習化學,掌握切實有用的學習方法,從而樂此不疲、自主學習。
三、重視化學史滲透,增強責任感
化學是一門社會自然科學,為了在日常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教師應該重視讓學生了解化學這門科學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了解化學這門學科被探究的過程,讓學生了解科學產生的不易,體會一代代科學家對于科學的探究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探究精神。例如,在講解“原子質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張青蓮在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中所做的探究和巨大貢獻;在學習堿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介紹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在講述乙醇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述杜康釀酒的故事;在講解“質量守恒”時,可以講解拉瓦錫的探究過程;在講述元素周期表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述門捷列夫的事例……從一個個的感人事例中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從而讓學生努力追求科學,用自己最熱忱、最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門科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四、巧用信息化教學,促進知識認知
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當前教育的主流。同時,現(xiàn)代教學手段可以突破時空和微觀局限,當化學課堂融入動畫、圖像、立體聲音時,如此可以讓學生獲得愉快的體驗,使其不僅有身臨其境之感,還能感受到化學課堂的生動有趣,有助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五、給予學生空間,促進學生探究
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立足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輕松坦然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領悟,讓學生積極融入,才能夠鼓勵學生觀察、分析、驗證,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追求,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氧化鋁的氧化物”問題的探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實驗物品,如打磨器、水、氧化層的鋁條等,讓學生自主操作小實驗。這樣既給了學生更多操作的自由和觀察的自由,又能夠激活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熱情,讓他們在親自觀察、親自試驗的基礎上獲得化學感性認知。
六、鼓勵合作交流,促進綜合發(fā)展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化學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教師應該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展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求化學新知識,共同解決化學新問題,既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主體性得以發(fā)揮,還能夠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化學學習中,感受化學的價值,體驗知識的獲得和問題的解決。同時在小組合作中,還能讓學生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從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化學知識。例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學習”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在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價值,又能夠在小組交流中讓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生了解化學知識,提升化學情感。
七、引領實踐活動,增強化學素養(yǎng)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為了以教學為基礎,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踐活動的展開。通過實踐活動的展開,深化學生知識認知,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利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在“愛護水資源”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立足于課堂,了解如何愛護水資源,并且展開社會調查活動,讓他們從社會中調查人們普遍存在哪些浪費水資源的現(xiàn)象或污染水資源的現(xiàn)象,深入社會,了解化學,同時又能夠通過科學知識指導實踐,促進綜合發(fā)展。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展開教學設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權利、參與權利、探究權利,發(fā)展學生個性,引領學生開發(fā)智慧潛能,提升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1]仇建偉.基于發(fā)展學生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0(28):55-56.
[2]成華.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的高中化學實驗課的實踐研究[J].化學教與學,2020(6):90-92+89.
[3]呂海莉.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高考,2020(5):118.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華羅庚中學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