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婷 于開紅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藥劑科,江蘇 徐州 221009
中藥制劑大多為復方制劑,所含化學成分極為復雜,其中多種成分的準確分析及含量測定問題至今仍是國際難題[1]。目前多以某一、兩個已知的有效成分控制制劑的質量,但此法不能全面控制制劑的質量,也不能全面體現中醫(yī)的基本理論。目前我國對中藥制劑的色譜指紋圖譜研究已有許多報道。但對醫(yī)院制劑室來說,用色譜指紋圖譜控制藥品質量不易實施。而利用光譜法建立中藥指紋圖譜則較易推廣,且符合中醫(yī)學的基本理論。熏洗劑為我院制劑,具有活血止痛,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促進傷口愈合之功效。已在臨床應用多年,療效顯著。但質量控制標準仍不完善,為了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與質量可控,本實驗運用UV光譜法、紫外一階導數光譜法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法對熏洗劑樣品進行穩(wěn)定性試驗及質量標準研究。
經典恒溫法預測藥物有效期需要在若干個較高溫度下測定各個溫度下的速度常數K,按Arrhenius指數規(guī)律推算室溫的速度常數K25,進而計算室溫貯存期[2]。這種方法測定數據準確,但操作繁瑣,費時費力。文獻[3-4]報道用初均速法預測藥物的有效期,以藥物分解初始階段的平均速度(Voi)的對數代替反應的速度常數(K)的對數,對開氏溫度的倒數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符合Arrhenius指數規(guī)律的直線方程,由此可計算反應的活化能及室溫的貯存期。初均速法在實驗中不用求速度常數(K),不必知道反應級數,且所等結果與經典恒溫法有很好的相關性。故5批熏洗劑的穩(wěn)定性試驗采用初均速法,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儀器 TU-12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Tensor27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德國BRURER公司);DK-S28型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pH-2C型精密pH計(上海雷磁儀器廠產品),FA2004N電子天平(上海雷磁儀器廠)。
1.2 試藥與試劑 五批熏洗劑[熏洗劑(Ⅰ)批準文號:蘇藥制字Z04001626;批號分別為:190105、190505、190725、191009、191212,以下分別簡稱為:樣品1、樣品2、樣品3、樣品4、樣品5]為我院制劑室產品。熏洗劑模擬樣品(自制)。95%乙醇(徐州市科翔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氯仿(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AR)。
2.1 穩(wěn)定性試驗
2.1.1 紫外光譜測定方法[5]分別將各批熏洗劑搖勻后,用移液管移取1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95%的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后過濾。用移液管移取濾液1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95%的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溶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計上進行光譜掃描,測定紫外光譜及一階導數光譜。掃描條件為:設定帶寬為2.0 nm, 采樣間隔為0.5 nm,掃描范圍為200~400 nm,最大吸收度A值為0~3.0,中速掃描。并記錄吸收峰λ值與吸收度A值。5批樣品的紫外光譜數據見表1。據此,確定供試品溶液吸收度的測定波長為272 nm。
表1 5批熏洗劑劑及模擬樣品的紫外光譜及一階導數光譜數據
2.1.2 恒溫加速試驗[4-7]取五批樣品(規(guī)格為每瓶200 mL),分裝于10mL玻璃瓶中,封口,置恒溫水浴鍋中,按預先設定的溫度和時間(50、60、68、73、76、83 ℃,分別加熱12、11、10、9、8、7 h)進行加速試驗,定時取出樣品,放入冷水盆中迅速冷至室溫以終止反應,將樣品藥液充分混合,按2.1.1項下的方法進行紫外光譜掃描,并記錄吸收度A值。將數據輸入Excel工作表中,按公式Voi=(CO%- Ci%)/ti(i=1,2,3…n)計算不同溫度下樣品反應的初始平均速度Voi(即反應開始階段單位時間的相對百分含量Ci%的變化)和lgVoi。其中A0為室溫下的吸收度,At為不同溫度下對應時間恒溫加熱后樣品的吸收度值,Ci%=At/A0*100%,ti為與溫度相對應的時間(h)。結果見表2。
表2 藥液加速實驗結果
2.2 紅外光譜測定[10]
2.2.1 紅外光譜鑒定原理 紅外光譜(FTIR)屬于分子吸收光譜。中藥制劑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其紅外圖譜是中藥所含各成分吸收光譜的疊加,不論中藥內存在的不同物質是什么,必定在其紅外光譜上有所反映。只要中藥制劑中所含的化學成分不同,各成分含量的比例不同,就會導致紅外光譜圖的差異。憑借紅外光譜的這些差異特征(峰位、峰強度和峰形狀),即“宏觀指紋性”,可以用來識別中藥的真?zhèn)?。這種識別方法和判別準則稱為“紅外宏觀指紋法”。本實驗對制劑樣品提取物直接壓片測定紅外光譜,并比較其差異而得到鑒定的目的。
表3 五批熏洗劑的有效期預測結果 (n=6)
2.2.2 紅外光譜的測定方法 分別取五批熏洗劑樣品1、樣品2、樣品3、樣品4、樣品5及自制模擬樣品5 mL,于分液漏斗中用10 mL氯仿萃取,靜置,分離下層氯仿液并過濾得供試液。分別取供試液2 mL于瑪瑙乳缽中,用吹風機吹盡溶劑,加KBr適量研細混勻后,用6~8 Ton的壓力壓成厚度為1~2 mm的薄片,于紅外光譜儀上測定紅外光譜。測定結果見圖1~6及表4。
圖1 樣品1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圖2 樣品2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圖3 樣品3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圖4 樣品4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圖5 樣品5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圖6 模擬樣品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圖
表4 六份樣品的氯仿提取液的紅外光譜數據(Ware number cm-1)
2.3 檢查
2.3.1 相對密度測定[11]分別五批熏洗劑樣品及模擬樣品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0601相對測定法測定,結果見表5。
2. 3.2 pH值的測定 分別取五批熏洗劑樣品及模擬樣品制劑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0631pH值測定法測定其pH,并隨機抽取恒溫加速實驗后的兩批制劑(樣品2、樣品5)同上法測定其pH,考察恒溫加速對pH的影響,測定結果見表5。
表5 5批熏洗劑樣品及模擬樣品的相對密度和pH值測定結果
表6 樣品恒溫加速試驗過程中pH值的變化
3.1 熏洗劑穩(wěn)定性測試 經典恒溫法實驗需在每個溫度下多次取樣分析;而初均速法在每個加速溫度下僅需取樣作一次分析,就可得到平均速度,且取樣點在反應初期,可排除反應后期副反應的干擾。由于增加了加速實驗的溫度數,因此提高了按Arrhenius指數定律推算室溫有效期的精確度。但加速實驗是在較高溫度下在短時間內獲得反應的規(guī)律,與室溫下的反應機制可能有一定偏差,故必須用室溫留樣觀察法加以驗證。
3.2 熏洗劑紫外法鑒定 憑借紫外光譜的峰、谷的差異特征(位置、強度、形狀),即“宏觀指紋性”可分析六個樣品的質量。以紫外光譜為基礎的導數光譜能校正無關吸收,排除樣品測定中干擾。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樣品1~6在272 nm,255 nm附近均有兩個吸收峰,但1~6號樣品的最大吸光度值Amax和最小吸光度值Amin有一定差異。1~6號樣品在272 nm處的吸光度A值分別為:0.9401、1.0078、1.1417、1.1278、1.5123、1.2133。根據朗伯-比耳定律,Amax越大濃度C越大,有效成分含量愈高,它們的質量可排列為:樣品5 > 6> 3> 4> 2> 1。
3.3 熏洗劑紅外法鑒定 從圖1~6中可看出,熏洗劑樣品1、2、3、4、5的紅外光譜的形狀基本相同,均在2922、2851、1688、1454、1326、1289、708cm-1附近有強吸收峰。模擬樣品6的圖譜形狀與樣品有明顯差異,其與五個樣品在2921、2851、1456、1328cm-1處共有吸收峰,但在1715、1269cm-1處的吸收峰位置與樣品差異較大。
3.4 其他質量控制 五批制劑及模擬樣品的相對密度分別為:1.0600、1.0820、1.0701、1.0787、1.0755、1.0812??膳帕袨椋?>6>4>5>3>1。與紫外光譜分析的結果有一定差異。這表明僅以相對密度作為質量控制指標準確度不夠。pH測定結果表明,該制劑偏酸性,防腐劑在酸性條件下的抑菌效果會更好。但隨著制劑加熱時間的延長,pH值有降低趨勢。
研究結果表明,五批熏洗劑的室溫貯存期在1.74~2.90年。據此,確定該制劑的有效期為約2.0年。溫度對該制劑的吸收度A值和pH值均有較大影響,在制劑加熱提取藥材有效成分過程中應考慮這些因素。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能快速、準確地鑒定該制劑,以紫外光譜吸收度A值作為內控質量標準能更為有效地控制該熏洗劑的質量,且方法靈敏度高、專屬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