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橙子君”發(fā)郵件提問
“夾敘夾議”究竟是種什么寫法?會不會讓文體變模糊?
“夾敘夾議”是一種一邊敘述一件事,一邊又對這件事進行分析、評論的寫作手法,用以表明對所寫人物或事件的認識、態(tài)度和評價。敘、議二者相輔相成,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深化。
這種手法如果使用不當是會模糊或者混淆文體的。
我們要明白,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等都是表達方式,我們平時對“文體”的判斷是基于文章所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的。比如文章以記敘或抒情為主,我們說它是記敘文或散文;以說明為主,我們說它是說明文;以論說為主的是論述文……而“夾敘夾議”這種手法其實是敘述與議論兩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論述文中采用這種手法,能幫助我們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來更生動地闡明道理。在論述文中,“敘”是為“議”服務的,要簡明扼要;議論要緊承記敘,不可顧左右而言他。如果“敘”喧賓奪主,不僅會使文體不清,還有可能導致整個“論證”大廈的傾覆。
舉個在論述文中正確使用夾敘夾議的例子。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民眾中享有崇高威望,在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后,權力可謂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頂峰。當此之時,各界人士一致推舉孫中山的哥哥孫眉擔任廣東的都督。孫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頷首,便能保證自己的哥哥飛黃騰達。然而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婉言謝絕,說:“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擔此重任?!保〝⑹觯┤绱烁唢L亮節(jié),怎能不讓人欽佩!勿以親疏論是非,就意味著拋棄小我、舍棄一己私利來成全大我、尋求真理。勿以親疏論是非,就意味著克制感性,注重理性,讓理性之光熠熠生輝。(評價及議論)
當然,在記敘文中也可夾敘夾議,但較之論述文,記敘文中的夾敘夾議須以記敘為主、議論為輔,議論只起到“點睛”作用,是為了升華情感。如果議論過多,敘述也必將不清楚、不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