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艷
根據(jù)中醫(yī)學“天人相應”的觀點,養(yǎng)生要適應自然環(huán)境、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立夏以后,天氣多熱,我的體會是養(yǎng)生的關鍵在于“清”。
1.思想宜清靜 心靜自然涼,天熱人易煩躁,故切忌脾氣火暴,因燥生熱,以防止心火內(nèi)盛。
2.衣著宜清爽 初夏天氣轉(zhuǎn)熱,日光照射增強,空氣濕度較大,人體出汗開始增多,故應選擇具有良好的吸濕和散熱性能、色彩素淡、款式寬松的服裝。一般說來,質(zhì)地輕、薄、柔的棉、麻織品及蠶絲等天然纖維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絲綢織物透氣好,麻織品含空氣少,散熱極快,挺括而不粘身。顏色以白色、米色、淡藍等淺色系為主,淺色具有很強的反射紫外線的能力,可以有效阻擋太陽光的輻射,同時,會給人寧靜淡泊之感,使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受到抑制,心跳減慢,出汗量減少??钍揭詫捤啥绦?、簡潔明快為好,過厚的牛仔褲以及緊身衣不適于此時節(jié)穿著。緊身褲還會阻礙私密部位濕熱氣體的散發(fā),有利于細菌的繁殖,既容易感染炎癥,又易患皮膚過敏瘙癢癥,還可能染上泌尿系統(tǒng)病癥。
3.飲食宜清淡 清淡飲食有助于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故初夏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同時,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yǎng),又可預防中暑。還可適當飲用酸梅湯、菊花茶等清涼飲料。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另外,吃飯時加點兒醋能生津、開胃、抑菌,有助預防胃腸道疾病。
4.居室宜清涼 陰涼的環(huán)境,會使人心靜神安。初夏的室內(nèi)布置要適應氣候特點,符合人們心理要求。如早晚室內(nèi)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內(nèi),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或擺上兩盆文竹、冬青,配上玫瑰、茉莉,亦會使人感到清涼而舒適。也可以將陽臺布置成為一個小小的“碧翠世界”,在此處栽種牽牛之類的藤蔓花卉,藤葉繁茂,一片濃蔭,給人帶來一片陰涼。此外,納涼要得當,在居室內(nèi)開空調(diào)時應避免冷風直接吹到身上,室內(nèi)外的溫差不超過6℃,每3~4 個小時應關閉空調(diào),定時注入新鮮空氣。
5.游樂宜清幽 初夏樹木枝繁葉茂,花草濃綠明艷,萬物生機勃勃,無不充滿了生命的激情。此時,外出旅游,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人們的一切,到名山大川或江河湖海中去領略大自然的氣息和魅力,可以使身心獲得最大的愉悅。若不能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或漫步徜徉于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暑熱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