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權
在普羅大眾的印象中,中考進入什么層次的高中,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高考成績的好壞。曾經有這么一句“中考不僅是大學的分水嶺,更是人生的分水嶺”,更是引發(fā)了筆者身邊一眾家長的焦慮,紛紛投入教育內卷的大軍,閑談之間亦是對于孩子教育心得的互相取經。
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對本市中考改革方案作了進一步的細化和落實。這個事關千家萬戶、事關每一個孩子切身利益的辦法一經公布便激起了家長圈中的驚濤駭浪。在與身邊一眾家長的交流中,相對于牛校家長的悵然若失,更多的是普校家長的歡欣鼓舞。在收集了家長們意見后,筆者認為:此次重點高中的“名額分配”已經是兩年前頒布的政策,現在則是在此基礎上作了補充與完善。中考招生改革,本質上是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的關切和期盼,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緩解大眾對教育內卷的焦慮,更大程度上實現教育公平。具體操作中,還要注意把握好“三個平衡”。
區(qū)屬市重點高中數量VS參考人數
由于教育資源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全市各區(qū)所擁有的區(qū)屬市重點高中數量差異較大,各區(qū)參加中考人數也差異較大。16個區(qū)中,崇明區(qū)只有1所區(qū)屬市重點中學,而黃浦區(qū)則有9所區(qū)屬市重點中學。以2020年中考一模參考人數為例,浦東新區(qū)有超過2萬名的考生,而長寧區(qū)只有2300名左右的考生(數據均來源于網絡)。在滿足“區(qū)屬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占其招生計劃總數的50%-65%,其中70%名額分配到區(qū)內每所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钡那疤嵯拢绾伪U铣缑鞯暮⒆雍忘S浦的孩子都能有公平的競爭起點?如何避免在新的中考招生政策下形成“教育洼地”,產生新政下的“中考移民”?建議教育部門對名額分配到區(qū)的比例仔細做好測算,盡可能確保各區(qū)市重點率大致相當。
中考分數VS綜評分數
近年來,中考招生常因五花八門的自招體系為人所詬病。究其原因,關鍵在于重點高中各自為政,對市、區(qū)教育局統一命題的“一?!薄岸!奔爸锌汲煽冋J可度不高,習慣于自命題、出難題、出超綱題,以挑選“頭部生源”,客觀上導致了大批學生超前學、超量學,被自招裹挾著陷入“教育內卷”。中考新政之后,如何妥善把握中考750分與綜評50分的關系,真正達到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筆者認為,要盡快出臺綜評實施細則,在細則中要關注兩點:一是要樹立中考分數的權威性,避免重點高中以綜評名義不規(guī)范操作,繼續(xù)以超綱命題的方式自行挑選生源;二是要科學、合理地設立主、客觀考察項目,防止個別學校將不符合學生思維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各類競賽、藝術考級作為挑選生源的評價指標,避免因不同家庭在教育資源上的差異性造成教育分化,形成新的不公平。
體育鍛煉VS突擊應考
中考分數“一分一操場”,體育的30分對許多優(yōu)秀學生也是分分必爭。此次辦法對于個別確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所設的招錄途徑明確指出“優(yōu)秀體育學生、藝術骨干學生自主招生計劃合計不低于該類自主招生計劃的15%”讓人欣慰,但人的體能素質有著巨大的先天差異,極個別學生還有天生身體缺陷。同時,初三階段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業(yè)壓力,承受著早7晚12的高強度學習,在中考前1個半月集中安排四項體育考試的突擊應考既增大考試壓力,又不利于貫徹體育鍛煉重在平時、重在堅持的要求。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厘清重視體育教育、培育強健體質的初心,對加強體育鍛煉的要求貫穿始終,以合格考代替等級考,采用分段考、多次考的方式,使孩子們真正體會到體育的快樂、鍛煉的收獲。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而今邁步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