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鵬
很多人對于孤獨的定義就是:獨來獨往,獨自一人去餐廳,去圖書館,去逛街等等。這種人在那些活潑外向、合群的人看來,是一種病態(tài),因為他們不合群,似乎也沒有什么朋友,你看到他們的樣子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然而,所有的人,都在誤解。事實上,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每一個都會有,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在面對孤獨時,處理的方式不一樣,所帶來的結(jié)果也會不一樣。
好友問過我,哎,你感到孤獨嗎?我愣了一下,笑著說,會,不過很少,因為很多時候,我并不覺得也不記得孤獨是什么樣,又是什么感覺。他說,當(dāng)我一個人在寢室的時候,看著空無一人的寢室,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孤獨感包圍著我,讓我喘息不止。老實說,我并不能理解他的孤獨,相反,即使一個人在寢室,我也能很快就適應(yīng),自娛自樂。我給他的解釋是,因為我不會讓自己閑下來,即使是難得的空閑,你看到我的樣子是這樣:可能在電腦前敲敲打打,可能在寫字,也可能是在專注地看書。如果你要問我,為什么?我只能說,我生性如此。后來,我漸漸地明白,并不是生性如此,而是讀書給予我的莫大勇氣,這種勇氣足夠激勵我去戰(zhàn)勝那種莫名而來的孤獨感。讓我有一種心境去面對如惡魔般的孤獨感。
或許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通過讀書,我知道我不想要的是什么。我們都想要詩與遠(yuǎn)方。如果,你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沒有時間去考慮詩與遠(yuǎn)方。那么在書里,你會獲得另一種詩與遠(yuǎn)方。書里的世界,千姿百態(tài),看到別人的生活,在想象中去往那個遠(yuǎn)方。
讀書,讓我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加堅定。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始寫小說的時候,是因為失戀的緣故。有時候輸入的東西太多了,就需要輸出。尤其是失戀后的負(fù)面情緒,如果沒有地方發(fā)泄出來,那么很快,你就會被自己的壞情緒所禁錮。那時,是我第一次動筆寫,陌生、沒有邏輯,根本就不像小說。有個朋友,他也是寫小說的,聽說很厲害。我們互相關(guān)注了。他看了我的小說開頭,就說,沒有懸念,感覺像是抄襲了“何以笙簫默”的開頭。還說,你不適合寫小說。我說,可能是湊巧吧。后來,我沒有再和他說過話?!昂我泽虾嵞焙孟袷峭鸬?,但是我沒看,至于小說,好像是以前看了開頭兩段,后來看不下去了。就沒有看完。難道是我的記憶深處里,真的存在了和那本小說一樣的鏡頭?我不得而知。也許他說得很對,我是不適合寫小說。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想要成為一名作家的夢想。因為喜歡,所以堅持。雖然天空沒有留下我的身影,但是我已經(jīng)飛過了,這就足夠了。
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很喜歡寫作,我把它當(dāng)作一種終生追求的目標(biāo),把自己的故事帶給更多人。因為戀上寫作,也更加喜歡讀書。我喜歡遠(yuǎn)足,但是我更愛安靜地看看書,做筆記,這樣的時刻讓我很安心。
喜歡讀書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除了擁有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梭羅在《瓦爾登湖》里談?wù)撨^閱讀。他認(rèn)為真正的閱讀,是一項高貴的活動,而這項活動,會讓讀者感到更加勞累。他認(rèn)為,讀書需要的訓(xùn)練,就像運動員接受的那樣的訓(xùn)練,而且,人們差不多要終其一生,追求這個目標(biāo)。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因為有你在,我不記得孤獨是什么樣子。因為有你在,我學(xué)會了和孤獨和解,也和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