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域垃圾帶混亂不堪,已波及未開發(fā)的熱帶海灘,這些現象加快了諸多經濟部門頒布非塑料制品政策的趨勢,包括非織造布及相關產品行業(yè)的決策者,以應對這一問題。
影響全球一次性衛(wèi)生用品行業(yè)前景的監(jiān)管問題遠不止歐盟頒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限用指令(SUPD),該指令于2019年7月3日生效,規(guī)定成員國在2021年7月3日前須將指令納入各國國家法。
非織造布產品供應鏈的麻煩將是待宣布的歐盟指南,指南中將公布納入了哪些終端消費品;如何公布產品成分;如何提供與環(huán)境影響相關的包裝信息;行業(yè)必須如何為廢棄物管理成本和消費者認知教育做貢獻;以及同樣重要的是,將什么材料定義為“塑料”以及排除哪些材料。
許多擦拭巾生產企業(yè)已啟動非塑料擦拭巾的生產技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yè)還重點關注產品的抗菌特性。
個別歐盟成員國的決策將對全球一次性衛(wèi)生用品生產商產生重大影響,不僅因為歐盟是一個主要市場,還因為源自布魯塞爾的新環(huán)境立法為大西洋周邊和亞洲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開創(chuàng)了重要先例,例如歐盟的REACH法規(guī)就是其一。
近日,WTiN雜志分別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各選取一個代表性業(yè)內生產企業(yè)進行采訪,以更好地了解市場發(fā)展現狀。
奧地利纖維素纖維生產商蘭精集團將自己視作歐盟限塑令的主要受益者,因為公司的業(yè)務是為客戶提供源于歐洲和南非可持續(xù)管理森林的纖維素纖維,用于生產非塑料擦拭巾。
蘭精集團非織造布業(yè)務副總裁Jürgen Eizinger說:“歐盟限塑令是不再使用塑料這一趨勢的主要推動力,因為美國和中國等國家正在重提這一話題,并且歐盟限塑令將使更多消費者首次意識到擦拭巾是由哪些原材料制成的?!?/p>
蘭精集團正與衛(wèi)生領域密切合作,以持續(xù)改進公司生產的可生物降解Veocel纖維。其中,包括擴大Veocel短纖維的應用范圍。這種纖維專用于濕法水刺非織造布生產技術,有利于生產高強度耐撕裂濕巾基材。
除此之外,蘭精集團還與德國Bavaria州北部的霍夫應用技術大學合作,以便在2020年底設立一家頂尖的梳理水刺非織造布工廠。該工廠將進一步研發(fā)100%的纖維素基高強度非織造布材料。
美國金佰利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業(yè)務部也強調,堅定承諾將向非塑料擦拭巾業(yè)務進行轉變。
全球海洋的塑料污染危機,推動衛(wèi)生用品等多個行業(yè)為創(chuàng)造一個無塑料的未來環(huán)境做出承諾
雖然金佰利公司生產的好奇嬰兒紙尿褲仍含有約30%的塑料(不包括包裝材料),但旗下Andrex Washlets可沖散濕廁紙完全不含塑料。
金佰利公司稱,好奇已經減少了一半的碳足跡(按照ISO14044國際標準,審查全套環(huán)境指標的一項生命周期評估研究得出),其他主要品牌的嬰兒濕巾中,也僅含有原先一半的塑料用量。
金佰利公司強調,正在努力創(chuàng)新產品的原材料和技術工藝,用于生產優(yōu)質、價格實惠的好奇濕巾,且在海洋和土壤環(huán)境中可以生物降解。任何生產商都還未做到全部實現這一目標,這極具挑戰(zhàn)性。這是金佰利選擇與頂尖供應商、領先科技大學和非政府組織的高素質研發(fā)團隊合作的原因,以便在2025年前或更早找出一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賽得利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上海的從事纖維素纖維和非織造布生產的供應商。公司總裁張文濤表示,在亞洲和全球范圍內,公眾對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與支持、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和產品功能是推動非塑料擦拭巾需求增長的三大因素。
品牌和生產商逐漸開始關注非塑料的供應鏈并做出承諾,新冠肺炎疫情則推動了消毒產品和殺菌濕巾的需求。為了應對擦拭巾需求的增加,賽得利公司現有非織造布生產線的產能在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0%。并且,改造了兩條位于江西省的現有紡織用纖維生產線,用來生產非織造布用纖維。一條生產線已于2020年6月中旬投入運營,另一條于2020年底啟動。
張總稱,賽得利生產的非織造布用粘膠纖維是100%的纖維素纖維,源于可再生人工林,可生物降解和堆肥。以高壓水射流的水刺工藝加工成短纖維相互纏繞的梳理網,無需使用膠粘劑來粘合纖維。
非塑料擦拭巾具有更佳的柔軟性且吸水速度更快,消費者十分重視這兩種產品特性。由于消費者可能對價格敏感,因此混合纖維制成的擦拭巾仍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盡管如此,張總表示,歐盟限塑令未來公布的指南可能會將纖維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等人造纖維素纖維歸類為塑料,且可能限制其進入歐盟市場,盡管纖維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源于生物基木材。賽得利公司已聯合非織造布行業(yè)的其他相關生產商,將與該問題相關的請求提交給歐洲委員會,要求在歐盟限塑令指南中排除這些纖維。若這次申請未通過,預計可能出現擦拭巾市場的不確定性,因全球原材料短缺,導致最終成品價格上漲。
歐洲非織造布協(xié)會(EDANA)一直反對將纖維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界定為塑料,因為這兩種纖維是未經過任何化學改性的純纖維素。EDANA也認為,由于天然和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相同的微生物酶特性,均可生物降解。EDANA稱,歐盟限塑令實施指南的延遲公布表明了歐洲委員會將在完全了解所有的看法和影響后做出合理決策。
北美非織造布工業(yè)協(xié)會(INDA)主席Dave Rousse也重申了這些問題,指出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十分重視歐盟的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措施,也有意向效仿歐盟的做法。的確,加州循環(huán)經濟和塑料污染減少法案(SB 54/AB 1080)原本有望于2019年底通過成為法律,但由于對具體條款的討論,已經延遲了通過日期。
2020年2月,美國國會引入了《2020年擺脫塑料污染法案》,若該法案通過,那么,從2022年起在美國聯邦層面將逐步淘汰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該法案也規(guī)定了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條款,包括向返還塑料飲品容器的消費者退錢、對外賣塑料食品袋征稅等計劃,但并未明確對女性護理用品或擦拭巾提出要求。
Rousse稱,若歐盟堅持嚴苛的塑料界定,可能會終結材料科學的某些積極進展,并對在采購和廢棄物管理方面表現良好的材料構成威脅,例如纖維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以及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由菜籽油和大豆油等廉價植物油及細菌制成的一類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同時,將刺激大麻等其他材料科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目前,大麻纖維替代非織造布短纖維在價格和性能上還未驗證,而且供應鏈也沒有開發(fā)。
關于大麻纖維,Rousse認為加拿大的Bast纖維技術公司(BFTi)很有前途。這家天然纖維工程公司專注于非織造布行業(yè),并于2020年6月2日宣布達成了由Lightburn集團和Natural Products Canada(NPC)牽頭的一筆價值450萬加元(331萬美元)的股權融資交易。
BFTi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Noel Hall在財務公告隨附的一份正式文件中稱,公司正準備采取下一步措施,并開始了業(yè)務增長的新階段。BFTi很好地滿足了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消毒類擦拭巾的持續(xù)性需求,當時多個司法管轄區(qū)的新法律要求擦拭巾纖維原料從合成纖維轉向天然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