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香君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血液透析是目前國內外臨床常用的血液凈化方式,選擇此方法治療的患者已超過90%,其原理是通過半滲透膜將疾病中的血液廢物濾除?,F(xiàn)階段,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有機磷農藥中毒、終末期腎病等疾病中[1]。據(jù)一項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報道,血液透析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同時還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但在治療期間,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護患溝通不及時以及患者照護家屬對疾病健康認識水平低等原因會進一步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不高。因此,為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聽取患方的意見并改進護理模式。 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模式是指通過聽取患方反饋的意見,以患者為中心,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有研究表明,該護理模式能明顯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有利于患者的預后[3]。鑒于此,本文將探討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期間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就診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 例,年齡30~67 歲,平均年齡(54.23±3.56)歲,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12 例,終末期腎病24 例,主要照護家屬文化程度:小學8 例、初中10 例、高中12 例、高中以上6例,主要照護家屬與患者的關系:配偶24 例、子女6 例,父母6例;觀察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54.46±3.39)歲,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14 例,終末期腎病22例,主要照護家屬文化程度:小學7例、初中9例、高中13 例、高中以上7 例,主要照護家屬與患者的關系:配偶26 例、子女5 例,父母5 例。所有患者主要照護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曉,并自愿參與。納入標準:(1)均符合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或終末期腎病的臨床相關診斷標準[4];(2)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3)意識神志清楚。排除標準:(1)無固定主要照護家屬者;(2)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3)具有免疫功能缺陷者;(4)嚴重心、肺、肝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機(德國貝朗醫(yī)療有限公司,型號:710500R)治療,每次治療時間為2 h,每周1 次,連續(xù)治療4 周。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干預。包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和醫(yī)療秩序,嚴格消毒,用藥護理等,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為患方和臨床醫(yī)生積極主動做好溝通工作。 觀察組采取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1)為患方設立護士站、微信公眾平臺等意見反饋站:患者及其家屬可通過微信平臺或護士站發(fā)表意見、觀點和建議。主要問題有:患者舒適度差、負性情緒嚴重、睡眠質量差、患者照看家屬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低等。(2)由護士長制定改進護理措施:護理人員于交接班時統(tǒng)計患方反饋的意見開展討論,針對提出具體、可行的護理措施制定一份計劃表。如伴有焦慮、抑郁、煩躁等負性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針對性的給予心理疏導,多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禁止家屬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加重或者惡化之類的話題,為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與患者及家屬講解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識,對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獲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同時對患者家屬強有力的支持給予鼓勵能有效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應幽默風趣、溫和,以緩解患者的不安。如睡眠質量差的患者,可設置隔檔,同時為患者播放安眠曲或輕音樂幫助患者促進睡眠;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對主要照護患者的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并告知照護患者的家屬認真做好筆錄以便后續(xù)學習。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患者的飲食指導、常見并發(fā)癥預防和處理措施、治療期間營養(yǎng)供應等。(3)措施的實施:護理人員每天根據(jù)護士站、微信公眾平臺反饋的意見對護理措施進行調整,護理人員盡最大程度完善護理服務,為患方減輕其不適感,確保血液透析順利進行。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分。評分高表明患者負性情緒越嚴重。(2)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數(shù)量表(PSQI)以及愛潑沃斯嗜睡量表(ES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定。PSQI量表共19個自評問題和5個他評問題,本研究僅對19 個自評問題計分,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以及日間功能障礙等,滿分為21分,患者得分情況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性。ESS 量表是用于評估患者白天嗜睡情況。ESS≥18分相當瞌睡,0~3分分別為從不、輕微、有時、經(jīng)常?;颊叩梅衷礁弑砻黝絿乐?。(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依從性。優(yōu):完全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部分依從:部分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不依從:患者不配合陪護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4)采用本院自制的相關健康常識情況調查表,統(tǒng)一由科主任和護士長于患者出院前一天對患者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治療計劃、預計治療效果和費用、并發(fā)癥防控措施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得分>60分表示家屬對健康認知及格。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SAS、SDS 評分下降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n=36)觀察組(n=36)tP SAS評分護理前59.67±8.12 59.06±8.47 0.303 0.763護理后52.18±7.39a 48.20±7.16a 2.255<0.050 SDS評分護理前57.52±9.23 57.83±9.62 0.136 0.893護理后51.53±7.51a 47.30±7.92a 2.260<0.050
兩組患者護理前PSQI評分、E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PSQI 評分、ESS 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PSQI評分、ESS評分下降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觀察組患者家屬對患者治療計劃、預計治療效果和費用、并發(fā)癥防控措施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以及及格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比較(±s) 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n=36)觀察組(n=36)tP PSQI評分護理前16.97±2.45 17.12±2.31 0.267 0.790護理后12.86±2.06a 8.46±1.80a 9.651<0.050 ESS評分護理前12.34±1.76 12.50±1.60 0.404 0.688護理后9.34±1.34a 6.10±1.06a 11.378<0.05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例(%)
表4 干預后兩組患者家屬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和及格率比較 例(%)
目前,血液透析以廣泛應用于有機磷農藥中毒、終末期腎病等疾病中,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血液透析在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同時,還能提高生活質量[1-2]。但在行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常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從而對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以及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并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另外,由于照看患者的家屬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5-6]。雖然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能保證患者正常的診療秩序,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難以解決患者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因此有學者認為除了高明的醫(yī)術外,要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還與有效的護理密切相關?;诨挤椒答伒某掷m(xù)改進護理模式是指通過聽取患方反饋的意見,以患者為中心,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通過更科學的方案努力改進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7]。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觀察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緩解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睡眠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睡眠睡眠。
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家屬對患者治療計劃、預計治療效果和費用、并發(fā)癥防控措施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以及及格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模式能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健康的認知水平。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上述結果表明,通過基于患方反饋的建議與意見進行護理干預,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诨挤椒答伒某掷m(xù)改進護理干預模式是以“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原則”,通過聽取患方的意見,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對主要照護患者的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屬提高了對疾病的健康知識水平。通過發(fā)揮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其患者家屬等多方面的力量,為患者治療提供信心和保障[8]。
綜上所述,基于患方反饋的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質量和治療依從性,緩解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的健康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