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方方
摘? 要:在我國現(xiàn)代社會中,區(qū)域經(jīng)濟得到有效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設施是橋梁工程,通過對各類道路橋梁進行建設,能夠使區(qū)域與外界所存在的聯(lián)系得以保障,使當?shù)亟?jīng)濟得到快速發(fā)展?;炷潦堑缆饭こ探ㄔO中極為重要的主要材料,但由于諸多原因而致使道路橋梁工程在其主體構建過程當中,混凝土會存在開裂等問題。如果混凝土出現(xiàn)開裂的問題,將使得工程施工進度受到拖延,并且使整體施工的成本大幅度地增加,裂縫不斷增加,也會對整體橋梁在構建過程中的安全性產生負面影響,也存在巨大的潛在交通安全隱患。因此不能對混凝土橋梁在整體道路施工中所產生的問題予以忽視,需要對裂縫原因進行分析,并且應用更為有效的措施,對各類混凝土裂縫問題進行解決。
關鍵詞:市政;路橋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施工技術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速度飛速的發(fā)展,市政路橋工程得到大規(guī)模投資建設,為城市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市政路橋工程施工澆筑體量大容易引發(fā)裂縫質量問題,是當前市政路橋施工的一大難點。
1、市政路橋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
1.1澆筑一次性釋放熱量大的原因
由于大型路橋結構構件體積較大,結構截面厚度較大,同時澆注的混凝土數(shù)量較多,結構構件中的水泥遇到水化熱,放出過多熱量短時間內,難以消散。當內部積蓄熱量過大時,構件內外溫度差值越來越大,超過正常溫差范圍值時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一方面與選擇的水泥品種、使用數(shù)量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與散熱時間跨度有關,大體積混凝土構件澆筑后3-5天為散熱最高峰時間段。
1.2原材料的原因
水泥強度不足會影響混凝土的初始強度,并顯著增加混凝土開裂的可能性。易開裂的水泥類型:礦渣水泥、快硬水泥、低溫水泥、水泥含量低或水灰比高的水泥。使用這種水泥會導致混凝土明顯收縮,從而導致開裂。粗骨料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混凝土的內部空間,混凝土的粒度和污垢含量超出標準,特別是在夏季,當單元溫度較高時,容易形成裂紋。另外,為了減少水泥的用量,將大量的粉煤灰添加到混凝土中以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從而導致對初始內部拉伸應力和裂紋的抵抗力不足。
1.3基層施工及其面層施工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層施工質量的問題。首先,高度不符合人行道的設計要求,實際厚度變化很大,混凝土受壓后,拉伸應力無法承受荷載,從而導致路面開裂。第二,基層填充不均勻,并且摩擦阻力增大,容易出現(xiàn)破裂。第三,在施工過程中溫度變化形成的裂紋,基礎層根據(jù)溫度變化而變化,并且有裂紋的易于損壞。二是建筑表面的質量的問題。首先,在高溫、干燥和大風的情況下,表面的水會迅速蒸發(fā)并出現(xiàn)裂紋;其次,由于機器故障或操作員控制切割時間不準確,因此無法進行實時切割;或者,切口的深度不夠,應力集中在混凝土中,并且在混凝土板的薄弱部分中形成不均勻的滲透裂紋。
1.4對材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混凝土主要為水泥骨料以及硅化物等諸多材料進行混合構建,如若混凝土在其拌合過程中,物料的使用比例存在問題,將對混凝土的綜合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綜合質量無法達到建設需求,將導致混凝土產生各類裂縫,并由此導致橋梁工程建設質量無法與實際要求相符。例如,如若混凝土骨料添加相對較少,則將使混凝土的韌性大幅度下降,由此降低其收縮功能使混凝土會存在容易開裂的可能性。
2、市政路橋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2.1大體積混凝土振搗施工防裂控制措施
針對于市政路橋大體積結構中高密集的鋼筋布置特點,混凝土振搗難度比較大,現(xiàn)場需要從實際出發(fā)采用滿足施工環(huán)境的振搗器,平衡分布在澆筑大體積構件前、中、后部位。針對底部密集的鋼筋難以振搗到位情況,通過“分區(qū)定點,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循序推進、逐步到頂”的方法,在同一個坡度分步到頂?shù)倪B續(xù)澆筑。要減少因混凝土振搗不足而產生的裂縫,提升內部拌合料與鋼筋的結合握裹力,必須要在振動界限前對混凝土實施二次振搗,直接排出鋼筋下方的多余水分、空隙,提升內部抗壓和防裂能力。
2.2提升對鋼筋與模板的質量檢查力度
鋼筋扎帶的間距和鋼筋連接的質量對預應力變化和混凝土開裂有直接影響。鋼筋保護層的墊塊位置以及間距設置必須具備合理性,確保鋼筋在下降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復位現(xiàn)象。鋼筋的箍筋的設置應該結合負筋的直徑進行確定。應關注模板連接處的密封性,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漏漿現(xiàn)象。在模板拆除的過程中,應該合理掌控模板拆除的時間,在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以后進行模板拆除作業(yè),避免因提前拆除導致混凝土損壞。拆除模板時,應由專業(yè)施工人員進行作業(yè),避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
2.3修補處理的控制措施
當路橋肋間出現(xiàn)交叉連接裂縫或明顯斷裂時,應采用加固方法,增加截面以加強交叉連接力。當路橋因為地基承載力欠佳,因沉降問題導致裂縫問題的出現(xiàn),可考慮增加基礎承載力的方式對路橋進行修補——利用植筋技術,將后補混凝土與原基礎層連接在一起,使路橋的基礎尺寸得到有效擴大,以提升路橋的基礎承載力。當路橋因為樁基深度欠佳或表現(xiàn)出損壞問題時,會因為樁基沉降而導致路橋出現(xiàn)嚴重裂縫,應采用增加樁基的方法對其實施加固處理,可以直接增加鉆孔樁,也可以考慮打入樁的方式進行處理,使承臺或系梁得到有效擴大,將路橋的負荷均勻分布作用于新舊兩部分樁基上,有效分解荷載作用力,避免新裂縫的出現(xiàn)。如果樁身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顯破損,應實施水泥漿灌注、擴大樁徑的方式對裂縫部分進行加固。當路橋的裂縫因墩臺基礎受到?jīng)_擊而存在安全隱患時,可以通過增設錐護坡的方式進行處理,其中沖淘部分需要澆筑混凝土進行修補和加固;當墩柱結構出現(xiàn)較大的裂縫時,其內部的鋼筋暴露出來后,可采用錨固補充的修補方式,先對墩柱結構內部進行錨固處理,保證其結構穩(wěn)定之后,再對表面存在的混凝土裂縫進行修補,避免道路橋梁結構在后續(xù)使用中出現(xiàn)受力不均衡的現(xiàn)象,確保修復處理能夠在根源上解決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應適當增設防護結構,例如導流堤、丁壩等。因常年受到風化,路橋會有裂縫問題出現(xiàn),應先利用砂漿修補破損位置,再利用混凝土澆筑對其裂縫位置進行加固。如果開裂位置處于砌體上,需要用灌縫膠對裂縫位置進行灌注修補處理,最后使用高標號鋼筋混凝土對其加固,必要時使用套箍對整體加固處理部分實施二次加固[1]。
結束語
施工質量控制在路橋建設項目中非常重要,路橋路面裂縫控制是保證路橋質量的前提。路面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眾多,混凝土的溫度、外部環(huán)境、施工技術等均會導致路面出現(xiàn)裂縫,必須加大對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力度,有效保證路橋工程的質量[2]。
參考文獻:
[1]解金鹿.路橋工程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20,47(12):3-4.
[2]王偉年.市政路橋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施工技術[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0(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