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
冬去春來,二十一天赴英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交流活動已經(jīng)結(jié)束,如夢一場,但身體的疲憊時刻提醒著我這是真的。在抵達英國之前我忐忑不安,十幾年后重拾實戰(zhàn)口語及聽力,壓力山大??!如果不是入境處成功幫團友解決問題的插曲,也許我根本沒有勇氣在課堂上用英文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不是后續(xù)課堂上教授的表揚,也許我根本沒有勇氣獨自與接送司機對話,順利接到團友。即便有著時差和飲食的差異,即使偶爾頂著未睡好的黑眼圈和膚色暗沉,卻絲毫沒有影響這么多天學習的激情,激勵法一定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內(nèi)驅(qū)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是誰曾經(jīng)告訴我干得好不如長得好,多花點時間打扮自己?是誰告訴我不要給太多壓力自己,年輕的你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我看到的事實是:每天的隨行翻譯是一群“明明能夠靠顏值吃飯,偏偏要靠才華”的美女帥哥們,每天上課的學者教授根據(jù)目測,平均年齡已經(jīng)超過四十歲,卻依然在教學一線。
這一段時間聽的課程足以顛覆我之前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認知,藝術(shù)與智慧并存,心理健康與日常教學并重。甚至,不經(jīng)意的詩情畫意、熱絡的師生交流、密切的思維碰撞間,卻見教學過程已渾然天成,時間只成為一串串空洞的數(shù)字。即便是延長學時,我仍學得不知疲憊、酣暢淋漓。同時也提醒著我:“那個僅僅靠工作之前的知識應付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持續(xù)充電太重要?!逼恋钠つ抑皇且粫r美好,知識的頭腦才是一世珍寶,我和真正的“學霸”相隔甚遠,唯有努力趕上,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一段美好的純學習時光,就如同一顆小石子讓我的心湖泛起了陣陣漣漪,這些漣漪慢慢溢開,進入記憶深處,大圈大圈的漩渦帶我回到了兩年前……
2017年暑假,根據(jù)工作安排,我從初中調(diào)入小學,教了十幾年初中生的我一下就懵了。初中教育和小學教育天壤之別,我該何去何從?開學前一個月的時間我如同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一段時間后我開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作為基礎,既做日常教學工作,又應用于行政管理工作。一個月之后,我如同打通任督二脈的“教壇俠女”,這慌亂的一切開始變得輕松,我開始教藝大增……
一.“心”法寶典一:打開“心”通道
英國的一位校長告訴我們:一個不快樂的教師是教不出一個快樂學生的。怎么讓教師快樂起來?學校的管理工作必須走到教師的心里去,這一段“心”路怎么走?英國重在引導教師們處理好領導與教師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等各類關系,他們認為好的關系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那么我該從哪里入手?既然我負責工會工作,那就以工會為依托,成立各種類別的教師社團試試看。嘗試發(fā)揮校內(nèi)教師的特長,讓他們當領頭羊,帶領教師們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書法、騎樂方式,引導我們課內(nèi)教育教學有更多創(chuàng)造力。情人節(jié)那天,我們?nèi)ビ囊凰訉W校參觀,午飯后教師們都聚在年級辦公室,剛開始我根本不清楚他們在干嘛?融入其中之后發(fā)現(xiàn)是一次以情人節(jié)為主題的活動,這就是他們學校倡導“讓老師吃蛋糕”的做法,經(jīng)常性組織教師活動,有免費的茶歇和抽獎,部分教師還可以領到禮物。這次活動的中心發(fā)言人設置了一份關于情人節(jié)的問卷,教師們吃著糖果喝著飲料,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互動,踴躍發(fā)言,整個場面熱鬧得仿佛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拉家常,不經(jīng)意間,良好的同事關系開始悄然發(fā)酵。而這頭,我就在微信朋友圈發(fā)現(xiàn),咱實小的全體教師每人都領到了一只年度網(wǎng)紅小豬“佩奇”,領導希望教師們新年啥都配齊,看著他們的笑靨,心情好激動。突然發(fā)現(xiàn):即使國情不同、地域不同、條件不同,我們都在創(chuàng)設更養(yǎng)眼的環(huán)境,編織更舒心的關系,都在做走心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心”法寶典二:尋求“心”方法
作為教育者,我們能夠為學生提供哪些幫助?英國的學校結(jié)合各個年齡段學生的生理特點實施PSHE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利用科學的方法在不同階段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培養(yǎng)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在英國的課堂中,上課前讓學生討論想法,下課前讓學生回顧反思,通過課前課后的打卡,強化學習效果。課后通過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愛學樂學善學。通過心理教育的趣味性,讓學生提高自我認知,擁有自我覺察能力,嘗試調(diào)控基本情緒。去年期末考試之前,我孩子的同學經(jīng)常逗他,并且開一些尺度很大的玩笑。那天在一次同樣的事件之后,孩子實在忍不住了,用手把教室的玻璃捶破。事后老師的責怪、同學的質(zhì)疑讓他難過到了極點。作為母親和老師的雙重角色,我也有短暫的煩躁焦慮,甚至想直接摑一巴掌讓他長記性,但是迅速將狀態(tài)調(diào)整過來,接著運用心理健康的一些小技術(shù),帶領孩子重新感受了一次事情經(jīng)過,讓他嘗試說出來,覺察當時的情緒,嘗試控制情緒,引導他進行情緒控制。這是一次較為成功的體驗,在我并不多的言語中,他自己說出了很多真實感受,也意識到自己這種解決方式并不好。沒有哪個母親天生就會做母親,都是通過自己摸索在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母親。作為雙重角色,我并未過多苛責,而是引導孩子覺察自己。在英國期間,曾經(jīng)有一位名叫約翰(化名)的男士在課堂上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漫長的心理健康恢復期中,他的心理咨詢師提供了很多幫助,但是他認為能夠恢復到現(xiàn)在的正常狀態(tài),得益于早期母親的愛,自我調(diào)控以及后續(xù)愛人的關懷,他們都在用不同方式支持他。教育工作中也是一樣,跟不夠,則帶不動,先跟后帶,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才會在引導中逐漸成長、強壯。有一天,班里有一位學生哭著跑來向教師求助,稱班里有位同學把他打了一下,他現(xiàn)在覺得好痛好痛。但是進一步深入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很痛。你接下來會怎么做?首先確認他是否是真正的生理痛感,如果排除生理因素后,那么就是他在經(jīng)歷了被打后給了自己一個負面的心理暗示。這個時候你應該用其他事情來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給些玩具他,或者跟他聊會兒天,在這期間觀察他的狀態(tài)。如果確實問題不大,孩子過一會兒就會自己申請離開。當然,教師的觀察力在這個時候顯得十分敏銳,判斷力也必須果斷,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緊急情況下要通知第一監(jiān)護人。教育是一門科學,只有了解教育的對象,才能把握教育的本質(zhì)。孩子門的發(fā)展遵循科學規(guī)律,同時也給了我們打開“心”門的鑰匙,告訴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育人。
三.“心”法寶典三:建立“心”橋梁
有位英國教授告訴我們,有好多孩子是存在學習障礙的,而這些孩子也可以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發(fā)生改變的。怎么改變?初入小學英語課堂,組織教學亂糟糟,前面的幾堂課,喉嚨沙啞之后依然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一個初中地理老師的心理陰影面積劇增,反思后還是決定積極找出路。我開始在教學中嘗試加入了夸張的肢體動作去表達,試著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中采取擊掌、拍手、點贊等方式進行心理暗示,讓課堂有料又有趣,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紀律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又開始想辦法提升教學質(zhì)量,就如同英國那些嚴格的考核一樣,設置一些課內(nèi)外英語“秀場”,讓學生在同學面前秀、在老師面前秀、帶著家長一起秀,學會表達,適應評價,培養(yǎng)自信心。英國教育過程中充分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建立“同伴互助”機制,在校方監(jiān)督下,選擇一部分品學兼優(yōu)的高年段學生與低年段學生聊天。我開始嘗試和他們討論一些班級常見的問題,同桌和小組的學生共同識別情緒,嘗試表達情緒,嘗試去傾聽別人的情緒。從課堂到課外,從課外到家庭,再從家庭到課堂,三位一體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同理心。我在橋的這頭,孩子和家長在那頭,我布置“制作健康沙拉”、布置單詞背誦打卡、布置親子同做課本游戲等作業(yè),旨在倡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建立親子的親密關系,學生和家長在班級群曬圖打卡回應,不斷建立家校連接,建立各種橋梁關系,更是巧妙地把一些調(diào)皮孩子和一部分家長轉(zhuǎn)變成我的“課堂合伙人”,幫忙一同搭橋。教學工作,邊學邊教,邊教邊學,如同英國學者說的那樣,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段長長的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而教學工作沒有捷徑,只有永不停歇,你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下一步。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以長篙為器,以劍橋為點,探索著一套屬于本尊的“心”法寶典。這一趟,我看到了英國教育者們對同事真心,對學生上心,對教學用心,萬變不離一個“心”字,萬法歸于一個“心”字。
青春里,仿佛每個人都會有兵荒馬亂的錯過,但這一次并未隨波逐流,任千般困難竟砥礪前行。尋夢,這一趟英國行,圓了出國夢,圓了深造夢,更圓了心理夢。夢醒時,但覺心輕、心靜、心醉,如陳壇老酒,回味悠長,意猶未盡。深深的了解,淺淺地做,尋“心”夢,找“心”法,我想從“心”出發(fā)!
(作者單位:湖北省仙桃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