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林外傳》是國產(chǎn)情景喜劇的巔峰作之一,自2006年播出以來風(fēng)靡全國,在2020年被《人民日報》評為40年40部經(jīng)典影視劇之一,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本文從女性角度出發(fā)研究劇中人物郭芙蓉的女性意識,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分析,即女性意識的形成背景、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武林外傳》;郭芙蓉;女性意識;愛情觀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5-00-02
《武林外傳》以“十年一曲武俠夢”為起點,講述了明朝背景下一個發(fā)生在關(guān)中七俠鎮(zhèn)的一間客棧——同??蜅5墓适?,幾個江湖兒女在機緣巧合下匯聚在同福客棧,發(fā)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看似無厘頭,實則蘊含很多人生道理,成功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令人喜愛的人物,成了顛覆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情景喜劇佳作。
《武林外傳》成功塑造了明朝社會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并通過描寫小人物之間發(fā)生的家長里短,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百態(tài);面對當(dāng)時女性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社會不公,編劇寫出了許多個性迥異、思想觀念不同、豐富立體的女性人物,這些女性人物中“有不少逾矩的人物”[1],通過“女人們互相扶持”[2],體現(xiàn)了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下的女性的精神世界,其中劇中人物郭芙蓉極具女性意識。在一直倡導(dǎo)女性“三從四德”的傳統(tǒng)文化中,劇中人物郭芙蓉是個“逾矩”的存在。在萬千寵愛中成長起來的郭芙蓉并沒有成為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家閨秀,反之,她頗為“出格”——離家出走,闖蕩江湖,一心想要成為一個行俠仗義、讓父母驕傲的女俠。她的“破格而出”顛覆了長期以來男性視角建構(gòu)起來的女性形象,是編劇對女性價值的一種期盼。本文從女性角度出發(fā)研究劇中人物郭芙蓉的女性意識,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分析,即女性意識的形成背景、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1 郭芙蓉女性意識的形成背景:生長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
劇中的郭芙蓉出生于高官家庭,是家中獨女。她的父親是名震江湖的郭巨俠,也是六扇門的一把手,頗具威望,而她的母親則十分疼愛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獨女郭芙蓉?zé)o疑擁有萬千寵愛。然而,在郭芙蓉的成長中,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稱心如意。雖然郭芙蓉的母親十分疼愛她,但是她的父親——郭巨俠對她十分嚴厲,尤其是在教育上:為了糾正郭芙蓉小時候偷吃零食的習(xí)慣,打斷七八根藤條;為了糾正女兒逃課的壞習(xí)慣,身為一代大俠卻上門挨家挨戶地告知……種種可見其父親教育之嚴厲。郭芙蓉雖然對父親的嚴厲多有牢騷,但是卻沒有辜負父親的一番苦心,在父親的精心教育下,她文武雙全、多才多藝。郭芙蓉遵從父親的教導(dǎo),不僅是因為父親的威嚴,更是因為父親的言傳身教令她信服,在潛移默化中被父親影響[3]。
《戰(zhàn)國策》寫道:“父母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惫饺氐母改敢嗳?。比起執(zhí)著于培養(yǎng)一個大家閨秀,郭芙蓉的父母更希望孩子可以自由成長。在“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中,郭芙蓉不僅可以習(xí)武,還可以外出讀書。對比劇中佟湘玉抱怨家中請私塾先生、門都出不去,可見郭芙蓉的父母對她的教育并沒有拘泥于傳統(tǒng)要求下的大家閨秀,而是給她愛和自由,讓她自在成長。
除此以外,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也是郭芙蓉敢于追求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原因所在。劇中,郭芙蓉曾提到她父親只害怕師傅與她母親、自己不吃飯母親便急哭了。郭芙蓉的父親身為一代大俠,威名遠揚,怎會害怕一個因孩子不吃飯便急哭的女子呢?只不過是因為夫妻互敬互愛、父母疼愛孩子罷了,和諧的家庭氛圍可見一斑。不同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家庭的忽視致使松子無比自卑從而走向悲劇[4],原生家庭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世界觀[5],和諧互愛的原生家庭在無形之中成為郭芙蓉敢于打破世俗觀念枷鎖、追求人生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最大底氣和動力。
郭芙蓉的父親雖然在教育上對她十分嚴厲,但是當(dāng)郭芙蓉離家闖蕩江湖時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給了她成長的機會。而當(dāng)郭芙蓉違背父母之命來找秀才的時候,她的父親并未怒不可遏,要棒打鴛鴦來挽回封建家長的尊嚴,而是通過這件事知道了女兒真正的心意,前去考察女兒與呂秀才。無論是對郭芙蓉離家出走闖蕩江湖持默許態(tài)度,還是女兒的終身大事,他都給了郭芙蓉足夠的自由,他們的家庭給了女兒自由選擇的勇氣和底氣。
2 郭芙蓉女性意識的覺醒:獨立觀念
郭芙蓉女性意識的覺醒一開始便在劇中顯現(xiàn)出:她說自己總是被稱作“郭巨俠他女兒”,希望以后有人稱郭巨俠是“郭女俠她爹”。想要不被稱作“郭巨俠他女兒”,便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第一步——想要獨立、擺脫父親光環(huán)的束縛,不滿被局限于郭巨俠的女兒的身份,拒絕做父親背后的女兒;想要父親被介紹為“郭女俠她爹”,是她“對自我的認知”[6]的重新刷新,對女性的自我身份、自我價值的正視與肯定。她不像《面紗》中的吉娣一樣不愿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愿像凌霄花依附于身邊的男人[7]。在男性話語權(quán)占主導(dǎo)地位的價值觀體系中,“女性的生存空間是狹窄的,她們生活在男性制定的性別秩序中,只能是順從的,附屬的存在”[8]。作為六扇門一把手的女兒,生活在父親庇護下本沒有不好,但是在郭芙蓉看來,她應(yīng)該勇敢一點[9]——她要獨立,成為一個個體,不被局限于女性身份,可以自在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郭芙蓉的自尊不允許她依附于男性,當(dāng)她肯定自我的女性價值后,她愿意脫離對家庭關(guān)系的本能依賴[10],放棄家世能提供的捷徑,獨自闖蕩江湖,成為超越父親的“郭女俠”。她渴望擺脫“傳統(tǒng)禮教對女性的束縛”[11],尋求自我與獨立,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
郭芙蓉在欠佟掌柜的賬時,沒有仰仗家里的財勢,而是選擇留下來打工還錢。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面對未知的困難,選擇不依靠家里、自己獨立地承擔(dān)后果。有獨立的意識,跨出獨立的步伐,才會有獨立的人格。尋求、擁有獨立意識本身就是尋求、擁有自我的過程,由此郭芙蓉的形象刻畫更加飽滿立體。
3 郭芙蓉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性格特征與愛情觀
3.1 性格特征
在劇中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中,郭芙蓉是最堅韌不拔的那個。郭芙蓉一共闖蕩江湖3次,前兩次的鎩羽而歸并沒有動搖她成為女俠的堅定意志,她“沒有停止對自由的渴望與努力”[12],她并不服輸,很快就開始了第3次出走。郭芙蓉在第3次出走時,陰差陽錯之下來到了同??蜅?,在這里她開始了第3次追尋夢想之旅。對于她來說,打雜與做女俠的夢想相去甚遠,但這是她第一次真正離開家族的財勢,獨立地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在這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雜役,“但是普通并不代表平庸”[13],她每天都在學(xué)習(xí)中不斷成長、不斷堅定追求本真的信仰[14]。這個“代表著世俗價值觀的社會”[15]的小小客棧總是風(fēng)波不斷,面對觸及底線的事情時,郭芙蓉總是零容忍地站出來[16],仗義出手。面對姬無命、公孫烏龍等高手時,在客棧內(nèi)其他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的情況下,她不顧自身安危、以命相搏……郭芙蓉是莽撞、不知好歹之人嗎?恰恰不是。她“敏感而無畏”[17]:作為習(xí)武之人,她對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十分敏感,可越是如此,她越是無畏,因為她不能后退。強敵當(dāng)前,但面對店里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婦孺的情況,她心中的江湖道義絕不允許她后退,做一個躲在男人背后的弱女子。這是她骨子里的女性意識,更是她心中的道義。
3.2 郭芙蓉的愛情觀
在男性視角建構(gòu)的道德觀念中,女性的形象更多地被局限于女兒、妻子、母親,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沒有自我,依附男性,“缺少了女性自我人格”[18]。但是郭芙蓉顛覆了大眾對女性的傳統(tǒng)認知,她不做男性的附庸——面對父親,立志擺脫父親的標簽;面對愛情,立志與丈夫一刀一劍走天涯,明知自己的愛情不合世俗傳統(tǒng)[19],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門當(dāng)戶對觀”,尋求“心靈的門當(dāng)戶對”[20],如《贖罪》中懸殊的身份地位也阻擋不了塞西莉婭與羅比相愛一樣[21]。在她追求與愛人一刀一劍走天涯的背后,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更深一層——自我審視。她反對“男權(quán)社會的標準內(nèi)化到女性意識形態(tài)”[22],她沒有局限于妻子的角色,否定了男權(quán)社會傳統(tǒng)愛情觀中女性處于弱勢的地位,追求與愛人自由平等,反對女性犧牲自己、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拒絕做男性的附庸品。這體現(xiàn)了更深一層的女性審視意識,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她敢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大膽地追求自身幸福[23],將一路上的坎坷釀成相濡以沫的深情[24]。在“三從四德”對女性的長期束縛下,當(dāng)郭芙蓉和佟湘玉同時遇上戀人疑似出軌、面對戀人的背叛時,佟湘玉的第一反應(yīng)是自省,把問題歸咎于自己,潛意識中在愛情里卑微[25],尚存有男權(quán)文化的思想枷鎖;而郭芙蓉則對佟湘玉歸因于己的想法不滿,認為這是男性本質(zhì)的問題。通過佟湘玉與郭芙蓉面對另一半出軌的態(tài)度對比,直觀地反映了男性主導(dǎo)話語權(quán)下女性無法擺脫對男性的依附從而無意識自卑的女性困境。郭芙蓉對于佟湘玉的反駁反映了郭芙蓉對這個男權(quán)社會的女性價值觀的不滿,她的女性意識拒絕這種男權(quán)主義的洗腦,也希望以此來幫助女性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從而找到自我、實現(xiàn)自我。
4 結(jié)語
家庭幸福、在愛里長大給了郭芙蓉勇氣去面對一切,潛移默化中促進了郭芙蓉女性意識的萌芽,而郭芙蓉獨立自主的女性意識是對舊時代舊思想的有力沖擊,鼓舞著新時代女性擺脫束縛,追求人生真正的美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對女性成長以及社會和諧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指導(dǎo)老師:韓模永)
參考文獻:
[1] 胡佳敏.從《驛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戀觀[J].戲劇之家,2019(24):98,100.
[2] 張晨.淺談《羅馬》中的男女眾生相[J].漢字文化,2019(15):75-76.
[3] 余雅雯.淺析《小鞋子》里苦難生活中的人性之光[J].漢字文化,2019(18):102-103.
[4] 陳思怡.淺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劇[J].漢字文化,2019(10):99-100.
[5] 徐菲.淺析《如父如子》中的親情觀[J].漢字文化,2019(10):39-40.
[6] 周林曄.生命短暫,價值恒久——淺析電影《變臉》與個人價值[J].漢字文化,2020(02):119-120.
[7] 袁晨霏.淺析《面紗》中吉娣愛情悲劇的必然性[J].漢字文化,2020(03):86-87,139.
[8] 陳心雨.淺析《燦爛千陽》中的女性形象[J].漢字文化,2019(15):67-68.
[9] 陶野.從紀錄片《流亡的故城》看顧城和謝燁的愛情悲劇[J].漢字文化,2020(06):87-89.
[10] 嚴彤.淺析《小偷家族》的家庭關(guān)系[J].漢字文化,2019(10):45-46.
[11] 姚佳.淺析《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悲劇性[J].漢字文化,2019(S1):203-204.
[12] 顧亮.淺析《肖申克的救贖》中“關(guān)不住的鳥”:安迪[J].漢字文化,2020(06):99-101.
[13] 周云菁.孫少平的平凡世界:人生就是苦諦,各有各的辛酸[J].漢字文化,2019(12):27-28.
[14] 魏中華.淺析《局外人》中的荒誕世界與對本真的追求[J].漢字文化,2019(10):41-42.
[15] 巢千麗.淺析電影《龍蝦》中的婚戀觀與人性的沖突[J].漢字文化,2019(11):91-92.
[16] 洑陽靚.女性,需要剛?cè)岵浴痘钪分械呐越巧珵槔齕J].漢字文化,2019(16):28-29.
[17] 王璐.淺析《許三觀賣血記》中許玉蘭的矛盾與成長[J].漢字文化,2019(10):124-125.
[18] 周林曄.巴金《家》中三組女性形象對比[J].漢字文化,2020(15):56-57.
[19] 張警文.從《繁華酒店》看英國戰(zhàn)時愛情觀[J].漢字文化,2019(15):79-80,83.
[20] 劉新元.淺析《諾丁山》中的愛情觀[J].漢字文化,2019(08):28-30.
[21] 趙紫薇.淺析電影《贖罪》中的愛情與人性[J].漢字文化,2019(16):127-128.
[22] 徐菲.淺析《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被豢養(yǎng)的女性——黛西[J].戲劇之家,2019(24):223,225.
[23] 徐煜暉.亂世有佳人——淺析主人公斯嘉麗的人物特征[J].漢字文化,2019(18):90-91.
[24] 朱天慈.淺談席慕蓉詩作中體現(xiàn)的愛情觀及其社會意義[J].漢字文化,2019(14):80-81.
[25] 許凌云.淺析《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性形象[J].漢字文化,2019(10):85-86.
作者簡介:顏雯(2000—),女,江蘇高郵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影視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