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瑾
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適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寫作教學的教育理念也必須更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尤為重要,但作文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題。以前,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能抓住教學重點,導致學生很難真正掌握寫作要領。因此,要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實現(xiàn)寫作課的價值,不僅需要教師耐心指導,還需要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慢慢體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真正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預期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寫作教學,教師需要制訂靈活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逐步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本文旨在探究兒童詩化作文的實踐途徑,以便發(fā)揮學科融合下的詩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激發(fā)想象力,提高文學素養(yǎng)
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想象力,文字會變得蒼白無力,讀起來會有味同嚼蠟的感覺。麥考萊說:“在所有人當中,兒童的想象力最豐富。”誠然,大多數(shù)孩童都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可是為什么他們很難把腦海所想轉化成靈動的文字呢?這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教師要運用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例如,學完成語故事后,教師可以布置成語故事改寫或續(xù)寫的活動,如改寫“狐假虎威”。教師可以先請學生復述故事,加深對故事的認識和理解,再進行改寫或續(xù)寫的活動。有的學生這樣改寫:老虎聽狐貍說它是老天爺派來管理百獸的,便跟在狐貍后面慢慢走著,心想:“難道他真的是上天派來的長官嗎?”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地走在前面,而老虎則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地跟在后面。森林里的小動物看見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都很納悶,但看見狐貍身后的老虎都嚇得撒腿就跑。后來樹上的一只小猴子說:“老虎明明是百獸之王,他為什么要躲在狐貍的后面呢?”老虎猛然醒悟了,于是向狐貍撲了過去。
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鍛煉學生處理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讓他們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激發(fā)寫作興趣,使其想象力在寫作時得到真正的鍛煉,切實提高寫作能力。
二、處理好細節(jié),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
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所有的事物都離不開細節(jié),細節(jié)更能體現(xiàn)作文的內涵。細節(jié)處理得好,會給文章增色許多,同時能含蓄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許多小學生寫作時通常忽略了對細節(jié)的處理,導致作文內容沒有生機和活力。想寫好作文,不能缺少細節(jié)描寫。優(yōu)美生動的篇章不僅得益于作者的悉心構思,更得益于作者的細心觀察。
例如,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一段細節(jié)描寫:“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扶、蹲、跪、夾、洗”這一系列細小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了伯父的細致和熱心。精細的細節(jié)處理,于細微處見真情,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鮮明,而且能把突顯人物獨一無二的個性。豐滿的人物形象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能為作品增添更多詩化意境。
三、增加積累量,詩化寫作素材
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不知如何下筆,冥想苦思后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正是因為缺少豐富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
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愛上閱讀,不僅閱讀課文,閱讀古人詩句,更要擴充課外閱讀量,多讀優(yōu)美的詩集,感受現(xiàn)代詩的魅力,如冰心、徐志摩、林徽因、戴望舒等人的詩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詩歌的過程中感受詩人遣詞造句以及獨特的文字處理能力。
另一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讓學生把讀到的優(yōu)美詩句積累到筆記本上,并反復閱讀甚至背誦,力求把詩化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文字。同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有特色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其提供適合的訓練機會,如詩朗誦比賽、寫詩訓練營等。積累寫作素材是漫長的學習活動,學生大量閱讀詩集,多進行誦讀詩歌的活動,詩化的作文水平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例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多朗誦,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接著可以讓學生摘抄喜歡的優(yōu)美詩句;最后可以布置仿寫詩歌的小練筆,引導學生在學習詩歌的同時不斷詩化寫作素材。
四、加強練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無論是強調細節(jié)的觀察處理,還是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教會學生怎么寫。因此,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要設計豐富多樣的練筆實踐活動。正如一個人聽明白了教練講解的起步動作理論知識,但是自己不實際操作,上路進行訓練,是不能真正學會開車的。所以,在詩化作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累練筆的實踐經驗,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部分“我的奇思妙想”的專題教學中,教師講解寫作要點后,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小發(fā)明”全部記錄下來。之后引導學生每天寫關于發(fā)明的小練筆,第二天到班級集體討論,優(yōu)化語言的詩意表達。教師積極開展充滿趣味的課堂活動,能幫助學生積累多種練筆實踐經驗,能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兒童詩化作文的探索之路漫長且艱辛。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一方面,為有效提高小學寫作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改善詩化寫作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以便于學生詩化寫作。另一方面,學生要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不斷提高文字處理能力,最終詩化寫作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