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紅色文化對于高校大學生的教育意義至關重要,當前紅色文化的傳播在高校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在傳播方式上仍有許多有待創(chuàng)新的地方。筆者在本文就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現狀、紅色歌劇排演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意義以及如何在高校中進行紅色歌劇排練與傳播展開討論分析,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紅色文化;歌劇排演;傳播手段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1)05-0050-03
一、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現狀及問題"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通過校園文化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高校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隨著時[JP2]間的推移以及時代的變革和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無法切身體會到戰(zhàn)爭年代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紅色主題文化就成了高校校園文化中的重中之重。通過紅色主題文化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能夠不斷激發(fā)大學生的內在道德動力,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最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JP]
伴隨著黨和政府的重視以及學術研究的推動,各高校響應號召,積極探索紅色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各高校開展紅色主題文化的方式可謂良苦用心。目前高校進行紅色文化傳播的方式有:把紅色文化帶進課堂、寫進教材,以文本方式傳播紅色文化的形式;利用地域優(yōu)勢結合地域歷史背景,成立專門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專門領導小組的傳播形式;利用校園環(huán)境與紅色文化相結合開展紅色文化傳播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創(chuàng)新的課堂之外的紅色文化傳播手段,例如井岡山大學創(chuàng)作并演出了音樂史詩《井岡山》;以清華大學為首的各大高校開設了紅色文化網站,還有許多為傳播紅色文化而創(chuàng)作和演出的音樂劇以及校園紅色歌曲合唱比賽。這些可能還只是紅色文化傳播手段中的一部分,可見紅色文化傳播在高校校園文化傳播中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值得肯定的是,這些紅色文化傳播活動使紅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筆者認為,高校紅色文化的傳播取得長足進展的同時還依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1.理論缺乏系統性。2.創(chuàng)新性不足。3.學生參與度和接受程度不足。前面筆者提到過,由于紅色文化常依托某一角度,利用地域優(yōu)勢進行傳播,因此在傳播過程中造成文化交流受限,地域文化不能整合化一,文化理論不夠系統現象。而且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不足,說服性與吸引力不夠,學生接受理論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多,實踐活動少,即使有實踐也是流于表面,為了實踐而實踐,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足,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感性大于理性,學生接受程度往往達不到效果。
總而言之,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現狀是前途一片光明,但傳播手段上仍有進步空間。鑒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想要更好地在高校中傳播紅色文化,更好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紅色主題教育,應該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使學生更多地直接參與其中,體驗紅色精神真正的內涵。因此筆者認為在高校中安排紅色主題歌劇排練,讓大學生直接參與其中進行紅色文化傳播的方式能夠彌補上述不足。
二、高校紅色歌劇的排練和傳播途徑"
(一)高校紅色歌劇的排練
高校紅色歌劇的排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需要系統的組織,廣泛的宣傳,時間、階段的合理安排以及科學地指導。排練前期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首先需要進行演員招募,招募可以通過網絡宣傳也可以采取以學院為單位統一報送演員的方式進行演員召集;其次是紅色文化理論的宣講與集體學習,目的是使每一位演員積累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知識;再次是演出劇幕中的劇情和角色分析,其中劇情分析可以通過視頻欣賞,觀看一些視聽資料等途徑展開;最后是臺詞的基本把握,這個階段是要組織演員根據劇本練習臺詞,練習過程中不需要加入肢體表演,但需要演員綜合把握臺詞語氣以及人物性格。
歌劇排演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后開始分劇、幕排練。歌劇排練是一種長戰(zhàn)線的集體活動,因此歌劇的排練需要有系統地組織和合理地安排。分劇、幕排練是歌劇排練的一種基本方式,其目的是讓演員更有針對性地對舞臺進行把握,這個階段是建立在演員深厚理論功底積累上的,演員對紅色文化有了一定理論基礎之后開始通過肢體表演和舞臺呈現等將人物特點和故事情節(jié)表現出來。在排練過程中需要注重對演員的紅色精神教育和培養(yǎng),要求演員的一舉一動都要高度還原歷史。完成了分劇幕排練之后還要及時進行整合,促使整個劇情更加順暢和連貫。"
歌劇排練進行到最后階段要講究舞臺的整體呈現,無論是舞臺設計、唱段打磨還是動作走位,甚至是一個眼神一個語氣都需要精益求精。舞臺效果的最終呈現關系著觀眾對某一紅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只有理論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想要讓觀眾切身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了解真實的歷史背景,達到對高校學生的教育作用,還需要演員扎實的業(yè)務能力,具有能夠將內心所想準確表達或演唱出來的能力。因此歌劇的排練還需要專業(yè)老師進行科學指導,具體包括演唱、臺詞、語氣、動作、神態(tài)、走位、舞美等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精致的舞臺呈現才能打動觀眾,影響觀眾。
(二)高校紅色歌劇的傳播
首先,要積極發(fā)揮社團的作用。紅色文化在高校中通過歌劇排練進行傳播,組織排練的過程也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播。筆者認為,在高校中通過學生社團進行歌劇排演,是將一群興趣相投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這一方式能夠將盡可能多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進行紅色歌劇排練,年輕人思維活躍富有朝氣,通過社團組織排練和演出更易創(chuàng)新出年輕人感興趣的表演方式,擴大受眾面和傳播范圍,由于對表演的興趣加入社團,其自主性更高,更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其次,要發(fā)揮音樂專業(yè)人才表演優(yōu)勢。音樂專業(yè)在高校文藝演出中占據重要地位,是高校歌劇排演的主力軍,無論在表演、演唱還是幫助非音樂專業(yè)同學指導興趣社團排練等方面都能夠起到關鍵作用,而且在歌劇演出前,音樂專業(yè)同學還可以通過快閃表演或演唱的方式對演出進行宣傳,也可以以學院為單位進行歌劇片段的宣傳,利用觀賞性優(yōu)勢吸引觀眾,因此在紅色歌劇排演中應該積極發(fā)揮音樂專業(yè)的優(yōu)勢,另外音樂專業(yè)的同學還應該在日常學習訓練中注重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最后,要創(chuàng)新劇情與演出方式。劇情的枯燥乏味、過于傳統的演出方式以及陽春白雪的小眾性都是阻礙紅色歌劇傳播的原因,在高校中組織大學生進行紅色主題歌劇排演,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一定要創(chuàng)新演出方式才能使年輕人更感興趣,例如走出音樂廳,在廣場上為觀眾近距離表演,在高校各個學院進行巡演等,都能夠吸引更多觀眾,避免歌劇演出只有音樂專業(yè)同學參與的問題。另外,演出應該創(chuàng)新劇情,例如在原有的劇情發(fā)展前提下,將臺詞改編成具有時代特色且通俗易懂的語言。歌劇中的演唱可以采用相對通俗的唱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邀請各學院的文藝骨干分別擔任主角,在學院巡演時為大家進行演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避免歌劇晦澀難懂的問題。除此以外,在演出方式上還可以利用網絡渠道與大家進行互動,例如學校網站、貼吧、抖音直播以及公眾號等??傊?,合理的排練安排和創(chuàng)新性的傳播方式對于紅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播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以及歌劇排演對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是必要的,把握好紅色歌劇排演與傳播的方式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大家探討的。
三、紅色歌劇排演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意義"
(一)紅色歌劇排演在校園文化中的優(yōu)勢
前面提到,紅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播在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仍然存在著些許問題,筆者認為,紅色歌劇排演是紅色文化傳播的好方式,與其他校園文化相比,歌劇排演的靈活性更大,更容易讓學生直接參與其中,融合性和包容性更大。因此,利用歌劇排演傳播紅色文化是一種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
首先,歌劇排演具有突出的政治教育功能。歌劇排演過程中不僅有理論學習還有舞臺實踐,一部歌劇的成功演出離不開演員對歷史背景的熟悉和歷史人物的了解,排練過程中,演員對于臺詞打磨就是對歷史的一次理論回顧,每一次舞臺實踐都是一次情景再現。排演過程中,學生通過舞臺虛擬形式,將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劇情中,把自己想象成歷史人物,這一特殊的角色轉換形式對學生的政治教育功能是其他校園文化形式所不能達到的,學生在參演歌劇的過程中領會到的精神也是參與其他文化活動領會不到的。
其次,紅色歌劇排演具有深刻的價值導向功能,是其他校園文化形式所不能體現的。價值觀對于一個人的行為[KG(0.1mm]具有指導意義,是每個人心中評價自己和他人行為是否正確和是否有意義的標準,培養(yǎng)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大學生首先應該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觀。毫無疑問,革命先烈們的大無畏精神以及他們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是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的。紅色歌劇將歷史背景凝練成為舞臺藝術,將最能打動人的部分提煉出來,結合舞臺心理學和觀眾心理學,對觀眾進行紅色教育。演出時精美的舞臺設計以及道具音效等的使用都能使觀眾體驗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劇情中正、反派角色的對比,勞苦大眾的受苦受難,革命勝利的普天同慶等所呈現出來的代入感是其他校園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歌劇排演更能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最后,紅色歌劇具有強大的載體和支撐功能,通過歌劇排演這一特殊載體可以更好地記錄和傳播紅色文化,引起高校學生的興趣。歌劇排演本身就是一種傳播紅色文化的途徑,每一個參演的演員和觀眾都是紅色文化的載體。另外,歷史是不能倒置的,但是通過舞臺可以將歷史背景進行藝術再現,將觀眾帶回戰(zhàn)爭年代,無論從對歷史的傳承方面看還是從對高校大學生的紅色主題教育來看,歌劇排演的功能都是極其強大的。歌劇排演優(yōu)于其他校園文化傳播形式的地方還體現在舞臺和音樂藝術在傳播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延長紅色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傳承周期,這一優(yōu)勢同樣也是其他校園文化所不能比擬的。
(二)在高校中進行紅色歌劇排演的必要性
對高校學生進行紅色教育是可行的,是有前途的,盡管我們距離戰(zhàn)爭年代越來越遠,但是國家從來沒有放松過對國民的紅色文化教育,在大難來臨之時中國也依舊有很多英雄挺身而出,就比如新型冠狀病毒爆發(fā)之后投身于一線的所有醫(yī)護人員,從他們的種種事跡中我們也可以得到啟示:中華民族的傳統不能丟,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也不能停。高校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人才輸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2]豐富的紅色文化是我們先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成分。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無比幸福的和平國家和年代,隨著時間的流逝,年輕人對于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意幾乎全部來源于書本中的理論,年輕人心目中那種真正的奉獻精神可以說是越來越少,因此,對年輕一代進行精神文明教育變得尤為重要。
紅色文化是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革命先烈偉大的精神結晶。紅色主題歌劇是紅色文化的凝練,紅色主題歌劇排演是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高校中進行紅色歌劇排練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故事中,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奉獻精神和團結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紅色歌劇排演能夠鍛煉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自覺性。把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有趣的舞臺實踐,學習紅色文化的同時還為觀眾提供了演出,豐富了校園生活,提升了演員業(yè)務能力,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歌劇排演的受眾面廣泛,形式新穎,適于各類、各年齡層人群觀賞,因此在高校中進行紅色歌劇排練還可以擴大紅色文化宣傳的范圍。筆者認為,在眾多紅色文化宣傳方式中歌劇排演優(yōu)勢最為突出,它彌補了前面我們分析到的種種弊端,隨著紅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紅色歌劇的排練和傳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總而言之,紅色歌劇在紅色文化傳播中具有突出優(yōu)勢,在高校進行紅色歌劇排練是對高校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了解了紅色歌劇排演的重要意義之后我們還需要具有合理的組織方式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去,用更系統的方法讓更多的人了解歌劇,了解紅色歷史文化。
結"論"
根據上述分析,紅色文化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深遠影響,是國家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國家對紅色文化的傳播越來越重視,各高校紛紛展開各種各樣的傳播活動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仍有進步空間。筆者認為,在高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歌劇排演這一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手段發(fā)揚紅色文化具有參與性強、受眾面廣、觀賞性強等優(yōu)勢,可以彌補目前高校開展的各類紅色活動的不足。進行紅色歌劇排演與傳播須講究方式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排練方式以及各種新穎的傳播手段將歌劇排演的優(yōu)勢盡數發(fā)揮,為國家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提供手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