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棟
故事背景: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兄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重耳出逃期間,投靠了齊桓公,在齊國安頓了下來。
出場人物:重耳、狐偃(重耳的舅舅)、姜氏(重耳的夫人)、侍衛(wèi)
深夜,重耳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狐偃和姜氏正在家里等著重耳。
狐偃:主公,您怎么這么晚才回來?您不要貪圖享樂,忘了大業(yè)??!
重耳:舅舅也在啊!今天齊王請客,我多喝了幾杯。舅舅,難道你在這里不開心?別老想著回國?。?/p>
狐偃:我們流浪快二十年了。晉國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主公卻只顧貪圖享樂,不思大業(yè)。我們有時候十天也見不到您一面,這樣如何能成大事?
重耳:舅舅,齊桓公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對我們真好。我們在這里過得這么開心,為什么還要到處跑呢?我已經(jīng)下定決心,在齊國終老,你們以后別再說這個話題!
第二日,日上三竿,狐偃又來到重耳住所,重耳還未起來,狐偃不住地唉聲嘆氣。姜氏看到此情景,心生一計。
姜氏:舅舅,我想到一個主意。
姜氏走上前耳語,狐偃聽完大喜。
狐偃:好主意,好主意!
下午,重耳才起來,見到狐偃在家中。
重耳:舅舅你怎么又來了!
狐偃:主公別急,我昨天已經(jīng)想通了,既然我們住在這里很開心,不如老老實實過日子。我已經(jīng)叫了一幫兄弟過來,大家今天聚一聚,好好喝喝酒,開心開心!
重耳:這才對啊,舅舅。好好好,我們一起!
不多時,大家開心地喝起酒來,你一杯,我一杯,重耳大醉。
凌晨,重耳酒醒,翻了個身,感覺有點兒不對勁,趕緊叫侍衛(wèi)。
重耳:快扶我下床。
狐偃:這不是床,您在車上。
重耳:你是誰?舅舅,怎么是你?你們?yōu)槭裁唇壖芪遥@是去哪里???
狐偃:主公,我們要擁護您回晉國成就大業(yè)!
重耳:荒唐!快回齊國,我不愿意回晉國。
狐偃:主公,太晚了,齊國已經(jīng)回不去了。
重耳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但已經(jīng)沒辦法改變,只得接受這個事實。
狐偃和姜氏用了“瞞天過海”這一招——用謊言和偽裝向別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動。重耳不想離開齊國,于是狐偃等人假意贊同他的觀點,與他一起飲酒作樂,讓他放松了警惕,然后實施計劃,將他強行帶離齊國。
重耳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卻已經(jīng)無法改變。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我們必須警惕“瞞天過海”這一招,不能只看表面,被表面迷惑,不深究其背后的目的,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