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利,李文毅,唐迎曦
(1.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飛行技術學院,廣漢618307;2.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深圳518128;3.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簡陽641400)
適應能力是民航飛行員和飛行學員心理健康的標準和重要指標之一,飛行學員的適應能力包括學習適應性、訓練適應性、人際適應性以及生活適應性四個方面[1-4]。其中,飛行學員的飛行訓練適應性是衡量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特色檢測指標。與其他大學生人群不同的是,飛行學員除了應該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以及社會適應性以外,還必須適應復雜多變的高壓力的訓練環(huán)境、訓練方式、訓練任務以及嚴格的考核方式,訓練適應能力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他們是否能夠完成學業(yè),甚至為以后的飛行安全埋下隱患[5]。
訓練適應的概念在國內最早由江孝珠在運動員訓練和比賽中“抗疲勞的能力”的研究中提出[6]。近十年來,訓練適應的概念已經(jīng)由體育領域擴展至其他領域。在特殊職業(yè)群體訓練適應性研究中,喬紅霞對中國軍人心理健康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適應性維度包括環(huán)境適應、角色適應、人際適應、訓練適應和退役適應維度[7]。王劍輝對中國現(xiàn)役軍事飛行員的職業(yè)自我效能感進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適應飛行部隊的職業(yè)特點和工作環(huán)境是影響軍事飛行員效能感的首要因素[8]。楊柳對海上飛行預適應心理訓練技術進行研究,通過4D 仿真技術構建場景為飛行員提供訓練,有助于飛行員熟悉海上飛行特點,增強飛行員適應能力,緩解海訓初期的心理應激[9]。在對大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研究方面,馮廷勇認為影響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主要因素包含學習動機、教學模式、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環(huán)境因素[10]。張華玲認為影響當代大學生學習適應狀況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熱情、學習態(tài)度、專業(yè)性去、學習動力和學習環(huán)境[11]。鄭琰發(fā)現(xiàn)家庭支持、教師支持和同伴支持均與大學生學習適應顯著正相關,即支持程度越高,學習適應性越好[12]。羅曉利、曾先林、唐迎曦等人針對民航飛行員和飛行學員所進行的系列研究中,提出了適應能力是飛行員和飛行學員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和測試指標[1-4,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心理測量學方法,探究民航飛行學員飛行訓練適應性的結構,在此基礎上編制民航飛行學員訓練適應性量表,并進行信、效度檢驗。
首先,課題組對訓練適應性賦予操作性定義[4,14-16]:認同飛行學院特殊的訓練任務、訓練環(huán)境和訓練方式、訓練安全、飛行教員以及飛行訓練運行的組織管理等,并能夠獲得良好的效能感;然后,以“你認為飛行訓練中哪些因素可以增加飛行學員的自我效能感”為問題,對飛行教員和航空心理學專家進行半結構化訪談,根據(jù)訓練適應性的定義、查閱相關資料并參考專家意見,初步確定訓練動機、訓練態(tài)度、訓練環(huán)境、訓練安全共4個維度。再后,以上述4 個維度為基礎編制德爾菲專家調查問卷開展咨詢,咨詢對象為26 名熟悉民航飛行訓練的、平均飛行/工作年限10 年以上的專家,要求他們對這些維度的重要性進行評定,評分方式采用里克特五級評分,結果如表1 所示。
指標篩選以指標重要性賦值平均數(shù)M≥4,變異系數(shù)CV<0.22 為標準,最終確定飛行學員訓練適應性的初步維度為訓練動機、訓練態(tài)度、訓練環(huán)境、訓練安全共4 個維度。
在1.1 小節(jié)研究的基礎上,參考相關量表,密切結合飛行學員的飛行訓練實際編制量表題項,然后邀請資深飛行教員和航空心理學專家對項目進行逐一審定,形成了包含58 個項目的初測量表。該量表包含被試的姓名、學號、分院、飛行階段等信息,采用五點評分制,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5 分的評定。
采取隨機取樣的方法,在各飛行訓練分院選取已參加飛行訓練大三和大四飛行學員,剔除答題時間過短或過長、前后回答不一致的量表,剩余有效量表978份,有效率為96.64%。其中初教機飛行學員占63.70%,中教機飛行學員占18.20%,高教機飛行學員占18.10%。
利用SPSS23.0 軟件對初測量表數(shù)據(jù)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利用AMOS17.0 對初測量表數(shù)據(jù)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以每個項目和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作為項目的區(qū)分度指標,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除2、3 題外,其他項目與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均在0.30 以上,與量表總分的相關顯著(P<0.01),說明具有良好的區(qū)分度。
隨機抽取493 份問卷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檢驗值為0.939;Baetlett 球型檢驗值為7866.254(P<0.01),說明該樣本數(shù)據(jù)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共因子,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4 個,其旋轉特征值分別為5.459、4.598、3.927、3.881,累計方差解釋量為57.628%。量表碎石圖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分別見圖1 和表2。
圖1 探索性因素分析碎石圖
表2 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n=493)
各項目對應的因子載荷居于0.541~0.827 之間。因子1 涉及對訓練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tài),可命名為“訓練態(tài)度”;因子2涉及認同飛行學院“安全第一”的文化并積極主動做好飛行安全工作,可命名為“訓練安全”;因子3 涉及對訓練中面臨的座艙環(huán)境、氣象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等的適應,可命名為“訓練環(huán)境”;因子4 涉及激發(fā)并維持飛行學員學習操縱技能,從事飛行職業(yè)的內在心理動力,可命名為“訓練動機”。
使用Amos17.0 軟件對初測量表的485 份數(shù)據(jù)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極大似然估計法檢驗模型的擬合程度。4 因子模型擬合結果和擬合指數(shù)見圖2 和表3。4 因子模型的卡方值小于2,均方根殘差(RMR)為0.019,小于0.05;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為0.031,接近于0;GFI、IFI、TLI、CFI 均大于0.9。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
圖2 驗證性結構模型
表3 驗證性因素分析擬合指數(shù)表(N=485)
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和穩(wěn)定性系數(shù)檢驗量表的信度,檢驗結果見表4。量表各因子和總分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在0.845 以上,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選取31名被試,間隔半月以當面施測的方式進行重測,各因子及總體的重測相關達到0.801 以上,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
表4 信度檢驗表
通過計算維度間、維度與總分的相關來檢驗量表的結構效度,結果見表5。由表5 可知,維度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170~0.594,維度與總體的相關系數(shù)在0.666~0.744(P<0.01)之間。維度之間具有中等偏低程度的相關,維度與總分間具有中等偏高程度的相關,表明量表的結構效度良好。
表5 維度相關矩陣(n=485)
飛行學員的訓練有很強的專業(yè)指向性和研究探索性。同時飛行學員所接受的訓練內容、訓練方式都與民航飛行員和軍事飛行員有很大不同,因此飛行學員的訓練環(huán)境、安全壓力和民航飛行員、軍事飛行員都有很大差異。以往國內外對民航和軍事飛行員的適應性研究中并未劃分出訓練適應性這一維度,也未對訓練適應性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我們認為,鑒于飛行學員訓練任務、環(huán)境以及訓練方式的特殊性,在研究其適應性時很有必要探索學員飛行訓練適應性的維度,并根據(jù)維度設計和編制專門的測試量表。在本研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影響民航飛行學員訓練適應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訓練動機、訓練態(tài)度、訓練安全和訓練環(huán)境。
動機維度也出現(xiàn)于一些大學生學習適應性量表中[14-15],在本研究中訓練動機維度也得以保留,我們認為訓練動機是使飛行學員確立飛行訓練目標,激發(fā)對飛行訓練興趣,端正訓練態(tài)度的心理動力。馮廷勇和王華容對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表明,學習態(tài)度是主要影響因素;而在對軍人和運動員的訓練適應性研究中,未見有訓練態(tài)度的相關表述[7,10,17-18]。我們在文獻和飛行職業(yè)特點的分析后認為,飛行學員積極的訓練態(tài)度有助于增加其技能掌握效率,在提升飛機技術水平的同時增加效能感,對飛行訓練的態(tài)度是其適應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安全是飛行等高風險行業(yè)特有的維度。對民航工作者而言,安全是一切生產(chǎn)活動的底線。飛行學員對“安全第一”文化的認同、在訓練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標準操作程序、認可飛行訓練的安全性,有助于其接受訓練大綱的安排和訓練方法,從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飛行訓練當中;訓練環(huán)境維度在其他特殊行業(yè)的適應性量表中均有涉及。飛行學員在訓練過程中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是多方面的:訓練場所由舒適的教室轉為物理條件復雜多變的駕駛艙、周圍人員和人際關系由以班級教學形式轉變?yōu)橐越虒W小組。在訓練時,飛機發(fā)動機的噪音、空氣溫度和濕度、駕駛艙內通風水平等因素都會對飛行學員的注意力集中和水平正常發(fā)揮造成影響。與此同時,耳機內飛行教員的指導、管制員的指令可能會分散飛行學員的注意力,使其感知、思考、應答等能力下降??朔@些訓練環(huán)境中外界因素帶來的干擾,是飛行學員獲得良好訓練效果的前提,也是增加其自我效能感的一個重要途徑[19]。
本研究在理論構想的基礎上,編制初測量表對已經(jīng)開始飛行訓練的飛行學員進行測試,確定了飛行學員訓練適應性包含訓練動機、訓練態(tài)度、訓練環(huán)境和訓練安全4 個維度,其結構穩(wěn)定、可靠;編制了《民航飛行學員訓練適應性量表》,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用于測量民航飛行學員的訓練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