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幸 王曉莉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重慶 400021
抑郁癥是一種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慢性精神疾病[1],每年給全球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2]。帕羅西汀與度洛西汀均為強效的抗抑郁藥物[3],國外類似meta 分析[4]認為帕羅西汀與度洛西汀比較,其治療8 周后的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未納入中文文獻研究。為得到更可靠的結論,本研究進一步納入國內研究,從系統(tǒng)分析和藥物經(jīng)濟學方面做出評價,為臨床用藥提供合理的、經(jīng)濟的循證依據(jù)。
①研究類型: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帕羅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隨機對照試驗;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診斷標準均符合《中國神經(jīng)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或世界衛(wèi)生組織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與診斷要點[5];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8 分[6];③干預措施: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帕羅西汀組)及對照組(度洛西汀組),且在治療過程中未服用其他類型抗抑郁藥;④結局指標:治療有效率、HAMD 評分、不良反應。
文獻未進行RCT 研究、未清楚說明具體用藥劑量及療程;回顧性研究;無法定量綜合分析數(shù)據(jù);試驗方法雷同;非中英文文獻。
在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中以“帕羅西汀”“度洛西汀”“抑郁癥”等為關鍵詞;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 中以“Paroxetine”“Duloxetine”“Depression”及其MeSH 詞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0 年3 月。
由兩名系統(tǒng)評價者根據(jù)標題和摘要對檢索出的文章進行初篩,然后閱讀全文,根據(jù)排除標準進行復篩,提取數(shù)據(jù)包含作者、發(fā)表時間、用藥劑量、干預措施、療程、有效率、不良反應等,如遇分歧,則由第三方介入?yún)f(xié)助分析是否納入。采用Cochrane 5.1 質量評價工具[7],對納入文獻質量進行以下6 個方面的評估:是否采取隨機方法;是否做到分配隱藏;是否對受試者、操作者及結果評價者實施盲法;是否存在不完整資料報道;是否存在選擇性報道;是否存在其他偏倚。
采用RevMan 5.3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若是分類變量變量則使用比值比(OR)或相對危險度(RR),95%置信區(qū)間(CI)分析,若是計量資料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或標準化均數(shù)差(SMD);異質性評價采用χ2檢驗,當異質性檢驗P ≥0.10,I2≤50%時,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反之,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計算兩種藥物的成本-效果比(C/E,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C/△E,ICER),比較其經(jīng)濟效益。
最終納入12 篇[8-19]文獻,共1722 例患者。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篩選流程及結果
納入文獻中有11 篇進行了隨機分組[8-11,13-19];3 篇文獻[15-17]采用雙盲法;4 篇[15-18]文獻中有失訪患者報道;5 篇文獻[14-18]提及退出情況。不清楚是否含有隱藏分配情況,無其他偏倚。納入文獻患者的年齡、治療前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風險評估見表2。
2.2.1 治療有效率 11 篇[8-10,12-19]報道了治療有效率,結果無統(tǒng)計學異質性(P=0.90,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1.01,95%CI(0.96,1.07),P=0.65]。見圖2。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
表2 風險偏倚評價
2.2.2 HAMD 評分 12 篇[8-19]文獻均報道了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 評分。治療前HAMD 評分結果無統(tǒng)計學異質性(P=0.81,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兩組治療前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MD=-0.03,95%CI(-0.32,0.25),P=0.83];治療后HAMD評分結果有統(tǒng)計學異質性(P <0.000 01,I2=93%),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0.71,95%CI(0.25,1.17),P=0.003]。見圖3~4。
2.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0 篇[9-11,13-19]報道了不良反應。各項研究間無統(tǒng)計學異質性(P=0.34,I2=1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1.11,95%CI(1.01,1.21),P=0.02]。見圖5。
圖2 有效率meta 分析森林圖
圖3 治療前HAMD 評分森林圖
圖4 治療后HAMD 評分森林圖
圖5 不良反應meta 分析森林圖
2.2.4 發(fā)表偏倚分析 通過漏斗圖法分析,結果顯示漏斗圖不對稱,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圖6。
圖6 發(fā)表偏倚漏斗分析圖
2.3.1 指標計算 選擇藥物的有效率作為計算指標,分別計算各文獻治療有效率,取其中位數(shù),帕羅西汀的有效率為75.58%,無效率為24.42%,度洛西汀有效率為75%,無效率為25%。
2.3.2 成本計算 由于納入文獻中均未提及其他治療費用,故本研究暫不考慮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以直接成本進行分析。藥品價格參照2019 年重慶市藥品交易平臺掛網(wǎng)價格取其中位數(shù),帕羅西汀成本為5.01 元/d,度洛西汀成本為7.18 元/d。
2.3.3 經(jīng)濟學指標計算 根據(jù)meta 分析結果選擇8 周療程作為計算標準。參考藥物經(jīng)濟學文獻[20-21],計算帕羅西汀與度洛西汀的成本-效果比。由表3 可知帕羅西汀的CER 較低,度洛西汀ICER=-28 431.03。按照成本-效果分析原理,CER 比值越小,提示該藥物的經(jīng)濟學效益越有優(yōu)勢。顯示帕羅西汀更具有經(jīng)濟學優(yōu)勢。
2.3.4 敏感性分析 對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假設帕羅西汀和度洛西汀的價格上下浮動20%,治療有效率上下浮動5%,所得結果與原結果一致。
表3 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結果
研究表明,帕羅西汀在改善患者生活事件、防御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2]。度洛西汀能緩解抑郁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復發(fā)率[23]。
Meta 分析結果顯示,帕羅西汀與度洛西汀對抑郁癥治療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研究[4]結果一致,在降低HAMD 評分上帕羅西汀具有顯著性,同時更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對治療方案的評價除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外,藥物經(jīng)濟性也是考量因素。本研究在meta 分析的基礎上,對兩種方案進行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ICER>3 倍人均GDP 為不具有成本-效果[24],根據(jù)2019 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25],我國2018 年人均GDP 為64 644 元,平均每周1346.75 元,結果提示帕羅西汀更具有經(jīng)濟學效益。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包括:①納入分析的研究干預時間和方法存在差異,未能保證患者接受干預的程度一致,且干預時間較短;部分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較差,如未說明隨機序列如何產生、是否有分配隱藏等。因此導致分析結果存在異質性。②只選取了目前發(fā)表的隨機對照試驗,且納入分析的文獻較少,可能導致結果存在發(fā)表偏倚。③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中,因間接成本、隱性成本等無法從文獻中得知,故只采用了直接成本作為評價指標,最終結果可能存在一定誤差。臨床上可根據(jù)當?shù)鼐唧w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納入分析的研究干預時間不長,最長時間僅有8 周,干預效果是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改變仍缺乏研究。因此,還需更多的多中心大型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