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1987年春,我同史鐵生、張炯、劉心武等三十多位作家在五臺山出車禍,當(dāng)時有昏死過去的,有頭破血流的,我皮毛未傷。全體被拉到大同人民醫(yī)院檢查,我竟然是“第九根肋條輕微骨折”。主辦方當(dāng)即把史鐵生、鄭義和我送上回北京的火車,只有兩張軟臥鋪位,鄭義有義,就睡在史鐵生的鋪下面。
《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的老友周明,人脈極廣,能力高強(qiáng),居然搞了兩輛轎車直接開到北京站的站臺上,讓我們享受西哈努克的規(guī)格,一下火車就上轎車,一輛送史鐵生、鄭義回家,一輛直接送我回天津。送我的司機(jī)年輕精干,車開得很穩(wěn),我閉著眼睛一路聽著他車內(nèi)播放的評書。不知是他喜歡開著車聽評書,還是為了轉(zhuǎn)移我對肋條受傷的感覺? 其實我的肋條骨折得有點奇怪,之前毫無感覺,只是到大同做了X光檢查,醫(yī)生說我骨折后才隱隱有些作痛。車已經(jīng)到了天津郊區(qū),在天穆村附近,他的車不知怎么與在里邊行駛的一輛轎車碰上了。司機(jī)顯得很緊張,顧不得先處理事故,一連聲跟我說對不起,站在道邊又?jǐn)r了一輛車送我回家。
我對他說,這一點都不怪你,相反是我該向你道歉,是我身上還帶著五臺山車禍的晦氣,牽累了你。我寫下自己的電話交給他,這里是天津地面,事故處理過程中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給我打電話。我心里是感激他的,他這一撞,把我身上的晦氣給撞沒了。以后的事實證明了我的感覺,一位朋友在電話中就說我沒有骨折,不要說肋條,任何部位骨折都是很疼的,他讓我放下電話后圍著樓跑了三圈,看看疼不疼。我照他的話做了,肋條部位無任何感覺,從此我的身上再無五臺山車禍的陰影。
“晦氣”到底是一種什么氣?我說不清楚,但我確信有這種東西存在。倒退九年,1978年夏,唐山大地震后,《唐山文學(xué)》雜志社連續(xù)死了三任主編,他們都是正當(dāng)壯年,健康而精力充沛,當(dāng)時令文壇色變。幾十年過去,誰都絕口不提此事。我寫此文,就是為紀(jì)念這三位悲壯的主編。
第一位,胡天啟。不知為什么大地震后《唐山文學(xué)》更名為《災(zāi)變文化》,而且要到東陵去開“改刊發(fā)行會”。我揣測,或許因為唐山已經(jīng)沒有完整的房子可以開會,或許出于一種悲憤,或許是為了悼念在大地震中死去的幾十萬人,就是要到墳地里去開這個會……唐山的遵化東陵,是清代的一片大墳,里面埋著五個皇帝、十五個皇后、一百多個妃嬪。會后胡天啟修改第一期的最后一篇稿子,寫完“恩斷義絕”四個字,畫好句號,便氣絕而亡。
金占亭接任后幾個月,編完稿子后感覺有點累,喝了兩口酒,正是盛年的他,竟無疾而終。第三任郗輝亭,接到任命書后,悲痛難捺,回家關(guān)上門自己大哭了一場??耷叭?,也哭自己。這個任命平時可以拒絕,現(xiàn)在不能躲避,這就叫“前赴后繼”。所有人都是延期的茍活者,哲學(xué)古老的命題就是學(xué)會死亡。
禍傳染禍,所以自古來就有“禍不單行”一說。但再一再二不過三,現(xiàn)在輪上他該為文學(xué)而死了,《唐山文學(xué)》的禍也該到他為止了。
果然,郗輝亭死后,《災(zāi)變文化》改回《唐山文學(xué)》,主編和編輯們自此安穩(wěn)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