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博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的教育價值更為顯著,不僅有傳授體育知識的責任,更有培養(yǎng)學生鍛煉意識、促進其良好健康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作用。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教師訓練模式死板,訓練內容單一,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提不起興趣,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實際訓練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就成為熱議話題。
小學生就是愛玩、愛鬧,要是讓他們在規(guī)定與限制中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反而壓抑了其個性與天性。小學體育本身就是一門讓學生擁抱自然,且含有諸多趣味性元素的學科,會帶給學生不同于其他課堂的全新感受。那么,教師應以學生潛意識中對體育的友好認知來開展趣味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悟,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又有助于其終身體育觀念形成,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與長遠發(fā)展起到更大、更強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對體育教學中趣味訓練的意義與措施進行了研究,希望對相關教育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訓練的意義分析
(一)趣味訓練能創(chuàng)建良好教學環(huán)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
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感受,注重其特性發(fā)揮,使其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在訓練中提高身體素質,獲得快樂體驗,起到保障教學效果的作用。訓練往往是單調的,枯燥的,長期單調重復的訓練難免會使學生失去訓練的樂趣,學生訓練的動力就會降低。趣味訓練能夠很好地避免這些問題的發(fā)生。通過各種有趣味的訓練方法或訓練手段,使學生在各種訓練中充滿樂趣,體驗到訓練帶來的快樂。比如,小組競賽訓練,讓學生體會到勝利的快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訓練的動力,同時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與此同時,趣味訓練還能改善訓練的環(huán)境,避免學生不良訓練習慣的出現(xiàn),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訓練氛圍,從而提高訓練的質量。
(二)趣味訓練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趣味訓練與體育游戲之間有著密切關聯(lián),是針對某一項訓練而開展的游戲教學,其內容多樣、形式新穎,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比如教師為鍛煉學生對短跑發(fā)信的敏感度與反應力,經常以吹哨子起跑的方式進行訓練,反應慢的還是反應慢,反應快的總能遙遙領先。學生從聽到哨子響聲到催動身體需要一個過程,而反應時間長短的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長期的同質化訓練內容讓其倍感乏力,于是教師可以用吹一聲哨子開始走、兩聲哨子開始跳、三聲哨子開始跑的方式讓學生獲得參與的快感,讓其在新鮮訓練內容的激趣作用下走出固有思想的套路,不去想“誰會贏”“誰跑得快”“我又是最后一個,要丟人了”等,在新規(guī)則、新模式下盡情發(fā)揮,享受訓練所帶來的快感,培養(yǎng)自信心,使其更積極地融入其中。
二、小學體育趣味訓練研究
(一)靈活運用訓練道具
訓練道具本身就對學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對于他們而言,這些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道具很有趣。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他們喜歡近距離觀察道具,在一些學生眼中這些道具就像是“玩具”一般,其運用積極性高,平日里平淡無奇的訓練加入了一點新鮮的道具元素,便使學生眼前一亮,紛紛主動參與到訓練之中。訓練道具的使用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將其與體育游戲進行有效結合,方能發(fā)揮最大的興趣效果,全面提高訓練質量。
如在往日的折返跑中,教師常常以時間作為硬性規(guī)定,而學生能力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分批訓練讓跑步速度快的學生沾沾自喜,跑步速度慢的學生卻被奚落嘲諷。鑒于此,教師要靈活運用訓練道具??墒孪葘⒔恿Π舴旁谂艿酪欢?,然后以跑道數(shù)量與體能水平為基礎合理分組,保證每個小組實力均等,具備可比性。隨后公布比賽規(guī)則:“今天我們組織一場不一樣的折返跑,第一名同學到折返點需撿起接力棒并交到第二名同學手中,當?shù)诙瑢W再次跑到折返點時需要將接力棒放回原位,第三名同學和第二名同學擊掌后方可開跑,以此類推,看看哪個小組能獲得最終的勝利?!睂W生一下子炸開了鍋,紛紛商討對策、制訂計劃。這種訓練內容,看似簡單卻有很多門道:首先,第一位學生需要撿起接力棒,這就意味著他在到達折返點前需減速更多、撿棒后的初速度更低,對其爆發(fā)力有著較高要求;其次,遞不同棒次的學生還要思考自己何時要丟棒,做到手腦協(xié)同、快速反應??此坪唵蔚膬热荩瑓s留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讓他們去根據(jù)規(guī)則制定戰(zhàn)術。比賽開始前,他們躍躍欲試,隨著哨聲響起,激烈的比賽開始了。有的小組選派跑步速度慢的學生去撿棒,為的就是給速度快的學生節(jié)約撿棒時間、提高折返點初速度,獲取好成績;而有的小組則是選擇爆發(fā)力好、跑步快的學生來撿棒,為的就是減少影響因素,讓跑步慢的學生沒有后顧之憂。不論怎樣,學生都很好地融入比賽,為小組榮譽而奮斗,熱情高漲,共同創(chuàng)造了激烈抗爭、溫情協(xié)作的訓練氛圍。
(二)融入文化知識形成情感認同
體育項目本就有著深厚文化底蘊作支撐,而人在運動過程中也能將體態(tài)美與精神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文化打開興趣之門,讓學生在了解體育知識的同時逐步形成文化認同,將體能訓練上升到精神高度,使其能在主觀意識的驅動下融入訓練,感受運動之美,提高訓練效率與整體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趣味訓練在小學體育中的優(yōu)勢作用,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應從實際入手,將訓練與游戲、訓練與文化有效融合,并靈活運用訓練道具,發(fā)揮合力,達到激趣效果,讓學生積極加入訓練中,促進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