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慶新
沖擊地壓是煤礦開采的典型動力災害之一,經(jīng)過70余年的研究與攻關,我國從初期認識沖擊地壓階段開始,經(jīng)過沖擊地壓研究探索、沖擊地壓研究快速發(fā)展和沖擊地壓災害新挑戰(zhàn)等幾個階段,在沖擊地壓發(fā)生理論與防治技術上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初步建成了適合我國煤礦特色的沖擊地壓理論與技術體系。但隨著我國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沖擊地壓礦井數(shù)量和災害危害程度顯著增加。2018-2020年,我國發(fā)生4起重大、較大沖擊地壓事故,暴露出沖擊地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治理任務十分艱巨,也必然促進沖擊地壓研究向更高的科學化研究階段發(fā)展。沖擊地壓發(fā)生機理、沖擊地壓監(jiān)測預警技術、沖擊危險性評價方法、沖擊地壓防治技術、沖擊地壓巷道支護技術等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為認真貫徹落實2020年8月10日國務院安全生產(chǎn)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堅決防范遏制煤礦沖擊地壓事故的通知”要求,《煤炭科學技術》于2021年第6期策劃出版“礦井沖擊地壓災害防治技術及工程實踐”專題。共收到近20個單位的50余篇稿件,最終刊登14篇具有代表性的論文,集中報道我國在沖擊地壓發(fā)生機理、沖擊地壓監(jiān)測預警技術與平臺、沖擊地壓巷道支護理論與技術、沖擊地壓災害防治技術、礦震類型與屬性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衷心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為專題撰稿!感謝評審專家對專題稿件的評審工作!特別感謝遼寧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國家能源集團、華北科技學院等單位給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