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
日本外交的上述舉措,意在構筑“中國包圍網(wǎng)”。
目前,中日兩國政治信任,正處在一個相當困難的時刻。盡管疫情期間兩國經(jīng)濟關系仍可維系,甚至有所發(fā)展,但兩國政治信任卻在退步,其原因何在?
有一資深媒體人對我說,最近數(shù)十年,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成為一個全球性大國。而泡沫經(jīng)濟破滅后,日本經(jīng)濟停滯不前,失去上世紀經(jīng)濟大國的雄心壯志。中日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成為日本企圖遏制中國的地緣政治背景。
安倍政權時代,日本曾試圖以價值觀外交,構筑一個“中國包圍網(wǎng)”。為此,安倍不辭辛勞圍繞中國近鄰國家馬不停蹄訪問,但數(shù)年下來,他發(fā)現(xiàn)價值觀外交無效。此后好長一段時間,日本不再提中國包圍網(wǎng)一事。
疫情期間,中美關系加劇惡化,與此同時日本閣僚乃至日本首相菅義偉,不斷與歐美及東亞國家官員會談,試圖與其達成某種對華共識。近期日本與其他國家最常用的外交形式為外務、防務閣僚“2+2會談”。今年2月3日、3月19日,日英、日美分別舉行了這種形式的會談。在日英2+2會談中,雙方對香港形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權表示“重大擔憂”。在日美“2+2會談”中,兩國則公開批評中國違反國際秩序。
此外,日本首相菅義偉每逢與國外首腦政要會談,多要對中國指名道姓表示“憂慮”或“關切”。例如3月19日他在與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電話會談中說,對中國在東海和南?!皢畏礁淖儸F(xiàn)狀的嘗試”“深刻憂慮”,同時他還對中國香港和新疆人權狀況表示“關切”。3月22日,菅義偉又與越南國家主席阮富仲通話,對中國施行海警法和中國東海和南海形勢表示“嚴重關切”。日本媒體強調,日本外交的上述舉措,意在構筑“中國包圍網(wǎng)”。這個包圍網(wǎng)的攻擊對象主要集中在“南?!薄芭_灣海峽”“人權”上,可稱其為“中國包圍網(wǎng)2.0”。
目前歐盟、美加英等統(tǒng)一步調,以“人權問題”制裁中國,日本前防衛(wèi)大臣中谷元就說,日本是七國集團中唯一沒有參與制裁的國家,他呼吁日本要與美國合作,對華采取強硬措施。有人推測,今年日本將可能利用某些國際會議,呼吁歐美結成對華施壓同盟。例如今年的G7,東道主英國已經(jīng)放話,準備邀請澳大利亞、印度、韓國作為觀察員參加,其目的是“構筑中國包圍網(wǎng)”。屆時,日本將扮演何種角色,值得關注。
4月16日,菅義偉將與拜登在華府會談。這是菅義偉任首相以來首次訪美,他自豪地說,他將是拜登會見的第一個外國首腦,這是美國信任日本的證據(jù)。訪美期間,拜登將對菅義偉提什么樣的要求尚不得而知,但有人說,不排除日本會“配合”美國采取一些措施。
日本是否將協(xié)同歐盟美英加對華制裁?在美歐慣用的制裁問題上,日本歷來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一家日本媒體指出,美國“熱心維護人權的背景,是想以此為談判籌碼壓迫中國讓步”,認為“如果追隨美國可能將有損日本國家利益”。但另一方面,人們也關注日本是否將會迎合美國,或將日本的私貨加入日美共同宣言。
據(jù)日本媒體報道,日美可能在首腦會談聲明中寫入有關臺灣海峽內容,這雖不令人意外,但卻明顯突破了中日關系紅線。如果聯(lián)合聲明寫入“臺灣海峽”,中日兩國關系可能出現(xiàn)重大倒退。因為這將意味著日本政府單方面推翻了中日“1972體制”。所謂“1972體制”,是指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時,兩國政府圍繞臺灣、歷史、安保、領土爭端等問題的處理原則形成的共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