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 李敏
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位列七個必修學習任務群之一,要求達到18課時的教學,占到1學分。近年來,實用文在高考作文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高中生日常接觸到的實用文有演講稿、新聞、書信、便條、啟事等,具備了這些實用文體寫作的基本能力,可以“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yè)發(fā)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1]
實用文的寫作是以解決問題,傳遞信息為主,具有明確的寫作目的,寫作的緣起和歸宿都是實際生活,具有直接的社會作用。實用文的寫作主題鮮明,對象明確,材料的選取要理性嚴謹,信息的輸出要大小適宜。訓練這種文體的寫作,有利于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要重視實用文,針對其文體特征進行教學和評價。
一、立足課堂,講練結合
學生在執(zhí)筆寫實用文之前,必須明晰文體特點、讀者需求。讓學生獨自去觀察、總結實用文的寫作要點,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這是因為學生普遍對實用文涉獵不深,體驗不足,難以產生研究的動機和興趣。加之,實用文格式特定,情感客觀,看似簡單,但學生沒有大量的閱讀基礎,沒有分析的方法,不會分辨優(yōu)劣。教師適當巧妙的引導和幫助,會事倍功半。
1.范例賞析,明確文體?!叭》ê跎稀?,選擇優(yōu)秀的代表范例,讓學生初步感知精彩的實用文,了解實用文文體的內涵和特點。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一般來自課本、生活和網絡。例如要給學生講授通訊稿,可以事先將通訊稿的內涵、結構、特點、類型等知識性強的內容打印在一張紙上,給學生分發(fā)下去。再結合對《飛向太空的旅程》的講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白通訊稿的寫作必須要真實客觀,一般由導語、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知道優(yōu)秀的通訊稿的特性。結構要嚴謹,按時間順序來安排大量的翔實事件,可以更好地凸顯主題。標題要簡約醒目,并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盡最大可能地勾起讀者的興趣,導語可用描寫式加評論式的寫法寫出中心事件。適當借用文學手段,抒情、描寫等表達方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在集體練習時,可以選擇一個主題,給出大量的材料讓學生篩選。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寫導語,給出關鍵信息。集思廣益,擬定一個最有吸引力的標題。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創(chuàng)建沒有對錯之分的輕松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思維。在舉辦校園運動會時,可讓學生一展拳腳,寫一篇通訊稿介紹運動員的表現(xiàn)。
2.對比改善,抓住要點。教師也可用對比式寫作教學,通過欣賞優(yōu)秀文章,改善問題文章,讓學生體會實用文寫作的要點。例如要給學生講授書信,教師可以先投影展示經典的書信,共同分析其深入人心的原因,并總結出書信的寫作要點包括格式正確、重點突出、情感真摯、措辭得當?shù)?。然后,教師展示一些格式不太正確的書信,讓學生去找茬修改。在改善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了書信的格式之所以一致規(guī)定,是蘊含了中國人謙卑有禮的修養(yǎng),可以產生讀者心理效應。稱呼要求頂格寫,可以表明對收信人至高無上的尊重;若是空兩格寫稱呼,尊重的程度大不如前,其格式的心理效應類似于獻哈達一樣,敬獻者先從胸口慢慢地向上舉起,舉過頭頂然后獻給對方,這樣敬獻者的殷勤才能表露無余。了解了這些,學生在寫作中對格式的把握就更準了。教師還可以展示一封措辭、口吻不當?shù)男偶?,讓學生細讀體味,在落筆寫信之前,一要考慮寫信人的身份,稱呼、問候用語及信中語氣、措詞要恰當;二要考慮收信人的身份,不同學歷水平、生活經歷的收信人對信息的接受度不盡相同。在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就同一材料,規(guī)定不同的收信人,讓學生寫一封短小的書信,再相繼評點。
3.可視要素,傳授方法。寫作之前,搭框架可以列出關鍵要素,有助于執(zhí)筆人理清思路,對文章的完成度幫助很大。一般在寫議論文、記敘文時,學生會采用這種方式。同樣,在寫實用文時,也可以使用這種方式,將隱性的思維顯性化,將零散的思維結構化,將抽象的思維形象化。例如,學生在進行演講稿的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出示下列表格,讓學生模仿運用。學生也可以繪制自己喜歡的樹狀圖、魚骨圖等多種類型的思維導圖將寫作構思可視化。學生明確了文章所面對的讀者和寫作目的,在材料、語詞、信息度大小的構建上自然會撥云除霧,努力契合聽眾對象的愿望和需求,提高寫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聯(lián)系生活,拓展練習
在日常的實用文寫作練習中,應該嚴格遵循課標,緊密結合生活。近年高考的作文考查越來越注重任務的實用性、材料的情境性,命題都是指向學生生活與社會生活。比如,2019年全國II卷,基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大背景下,指向社會生活,給出具體的寫作情境,要求學生任選其一,用慰問信、演講稿、觀后感的文體形式完成寫作。2019年全國III卷,漫畫材料指向學生生活,展示的情境非常日常、真實,畢業(yè)最后一節(jié)課,老師說“我再看看你們,你們再看看書”。所以拓展練習中,一定要聯(lián)系生活,有具體的情境,明確的寫作任務。寫作是服務于生活的,生活是寫作的不竭動力源泉。所以在實用文的寫作教學中,不能脫離于生活,只局限在課堂內。學生明白了實用文體的特點和方法之后,要在實際中去犯錯,去思考,去領悟。具體由以下幾種方法展開練習。
1.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有角色意識,在寫作中有主動說話的愿望,而且有話可說,能積極地調動思維,去完成寫作任務。所以,習作的話題,構建的情境,寫作的任務都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在日常的練習題目設置上,教師可以按照一定的邏輯,編制事件情境鏈,構想不同的寫作任務,涉及多種實用文體。例如,小明早上起來突然肚子痛,請你代替小明,向他的班主任擬寫一張請假條;小明疼痛有所緩解,便去藥店買藥,不小心丟失了醫(yī)???,請你替小明寫一則尋物啟事;藥店的老板正好是小明的鄰居,隔天把醫(yī)??ㄋ瓦€給了小明,請你替小明給藥店老板寫一封感謝信。在這樣現(xiàn)實感強烈的情境鏈中,學生很容易明確自己是以什么角色寫作,面對的讀者是誰,要帶著怎樣的任務寫作,應該達到何種程度的寫作目的。
2.舉辦主題活動。在綜合性實踐活動中,學生會打開思維,多角度地觀察觀察社會生活,學習生活中的實用性語文,有機會去學以致寫,寫以致用,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辦以“夢想”為主題的寫作分享會,活動的原則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寫作任務套餐裝在任務紅包內,讓學生隨機領取。套餐一:調查年輕老年|醫(yī)生的夢想+寫自薦信爭取當主持人。套餐二:訪談教師|校長|門衛(wèi)的夢想+制作邀請函。套餐三:化身為蝙蝠,暢談自己的夢想+寫新聞稿。套餐四:寫一封信,鼓勵殘疾人林玲勇敢追夢+給優(yōu)秀發(fā)言人寫頒獎詞。諸如這樣的套餐任務,不是為了強行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而是通過這種任務形式來啟迪學生,實用文的寫作也可以五彩斑斕,充滿新意。從實用文的寫作素材來看,只要學會多角度、多方面地觀察生活,打開視野,留心不同年齡階段、歷史時期、職業(yè)的人夢想,其寫作素材是源源不斷的。從實用文的寫作新意來看,可以打開視角,把動物、植物等事物擬人化,將熟悉的事物以別種形式介紹,創(chuàng)設一定的陌生化距離,讓讀者耳目一新。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活躍,有利于改變學生對實用文的刻板印象,調動起學生創(chuàng)作實用文的熱情。
3.組織研學旅行。這是將研究性學習和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實用文的寫作教學可以和研學旅行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教學做合一”的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教師可以選擇當?shù)氐牟┪镳^去研學,活動前告知全體學生。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嘗試讓每位學生獨立寫一份活動策劃書。學生內部評選出幾份優(yōu)秀方案,教師擇優(yōu)選擇加以改善,并制定好最終版本,另附一頁活動策劃書的寫作要點,打印成冊分發(fā)給每位學生。讓學生知道活動策劃書應該包括活動的背景、主題、目的、時間、地點、內容、人員安排、安全預案等幾個方面,寫作的原則要考慮全面、切實可行,語言要精簡、無歧義,條理要清晰。在人員安排中,以組為單位,分為導游組、采訪組、參觀組,明確分工,選好總導游,每個展館中的分導游,激勵導游組的學生提前實地考察,撰寫導游詞。采訪組的學生分為兩類,一類采訪工作人員,一類采訪游客,讓學生提前想好采訪的問題。參觀組的學生要認真參觀,寫一篇有關博物館的說明文?;顒又?,全體學生要帶著紙筆,隨時記錄。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留心博物館中的實用文。參觀過程中,鼓勵采訪組的學生自行選擇人員進行采訪并記錄。活動后,所有學生將自己的任務書面化,在班級里匯報,評選獎勵。教師將活動中的照片匯集整理,在“美篇”中創(chuàng)作圖文樂結合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記錄分享活動的成果。在這樣參與性、體驗性、探究性的研學活動中,增強了寫作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lián)系,整體提高了學生對實用性文本的理解和寫作能力。
三、遵循文體,科學評價
作文評價是寫作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如何評價決定了如何寫作,也決定了如何教學。實用文寫作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具備一般的寫作能力,并不是出色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所以評價時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不過度地拔優(yōu)貶差,應該做到評價標準科學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渠道混合化。
1.評價標準科學化。文學文和議論文的寫作都是強調作者本位,教學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展示自己的思考,闡述自己的看法。而實用文的寫作強調讀者本位,教學中更多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時心中要有對象,心中要有社會,主要不是考慮我怎么想我怎么做,更多的是考慮別人怎么看,大家能不能接受,社會需要如何,社會效果如何”。[2]在實用文寫作主體本位的引領下,它是以目的的達成程度為評價作文的最主要的指標,即主要看寫作意圖能否很好地實現(xiàn),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滿足。關于實用文寫作的評價標準,可以參考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學業(yè)質量評價體系。水平一:文體格式基本正確,主旨較為明確,語言基本上可以清楚地傳達信息。水平二:文體格式規(guī)范,語言簡明、得體,材料與主旨相符。水平三:文章針對性、實用性強,富有新意,邏輯嚴密。
2.評價主體多元化。由于每篇實用文都有特定的讀者,那么在作文評改環(huán)節(jié),能得到讀者的反饋是最合理的。所以,對學生實用性文章的評價主體絕不能是單一的、穩(wěn)定的,不能局限在同班的語文老師和學生中。在平時的實用文練習題目中,關于讀者的設置,教師可以選定學生能接觸到的科任教師、跨年級的學生、教學管理員、社區(qū)人員等人。學生在收到評價主體的反饋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反思。這樣才遵循了實用文文體的特點,能更真實、有效、科學地發(fā)揮出評價的功能,強化了學生的讀者意識,激發(fā)起學生創(chuàng)作實用文的興趣和熱情。
3.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學生的實用性文章,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混合方式開展。一方面,可以展示、保存學生的成果,鼓勵他們進行新媒體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也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效利用讀者的碎片化時間。在線下的評價中,讀者們可以根據(jù)學生文章的呈現(xiàn)度,按照標準劃分水平,簡寫評語。在線上評價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文章輸入電腦上,發(fā)在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網站上,通過集贊、投票等方式選出讀者認可的文章,裝訂成冊。這種混合多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評價的效率和質量。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實用文寫作教學中,應隨課文、隨生活,最好以專題的形式合理地規(guī)劃,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在實踐中多加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綜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1).
[2]黃厚江.實用性寫作教學的基本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17(05).
【項目編號:寶雞文理學院項目(WCYYJS2014)】
牛犇,陜西省寶雞文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碩士,學科教學(語文)。李敏,陜西省榆林高新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