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四新 趙雯 歐陽吟子
制服、墨鏡、四道杠……機長身上總是有很多光環(huán)。
很少有人注意到光環(huán)的背后:零差錯、日以繼夜、遠離家人……
春運序幕拉開,機場內(nèi)返鄉(xiāng)的腳步匆匆。在此,我們見到了有著30多年飛行生涯的“老兵”——東航武漢公司飛行部副總經(jīng)理,資深飛行教員李斌洲。
身姿高大、臉龐黝黑、頭發(fā)花白,大家說他像電影里的“薩利機長”。
他說:骨子里的“專業(yè)范”,才是飛行員帥氣的真諦!
我來飛:最特殊的跨年航班
2020年1月24日子夜,武漢已經(jīng)“封城”,上海下起了雨夾雪,寒風凜冽。
虹橋機場準備飛往武漢的MU5000航班駕駛艙內(nèi),平時十分活潑的李斌洲表情凝重。
他與副駕駛董成奇對表:“00:01,現(xiàn)在已是大年初一了,起飛!”
這趟搭載著136名醫(yī)護人員和醫(yī)療物資的航班,是2020年新冠肺炎襲來后,全國民航首個執(zhí)行援鄂任務的包機。
“我飛過20多個跨年航班,這次跨年飛行終生難忘……”再次回憶,李斌洲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萬家團圓的除夕,李斌洲剛剛從外地飛抵上海虹橋機場,組織滯留在滬的武漢機組人員一起吃了頓年夜飯,大家都心掛家鄉(xiāng),年飯吃得頗為沉重。
突然,他接到緊急任務通知:火速集結機組人員,執(zhí)行援鄂包機前往武漢,時間緊迫、任務緊急、意義重大!
包機人員集結、物資運輸、運行保障等都可能隨時變化,機組將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又是深夜執(zhí)飛,北風呼嘯、雨雪交加,工作強度高,安全壓力大!
已經(jīng)連續(xù)飛行幾天的李斌洲當即提出:“這一趟,我來飛!我是黨員!要絕對保證安全!”
夜已深,飛機上從上海火線集結的醫(yī)護人員都在抓緊時間休息。李斌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申請了高高度和大速度直飛:“他們是去救人的,我想讓這一趟飛得更快、更舒適、更安全?!?/p>
即將到達武漢管制區(qū)域時,李斌洲拿起手持話筒有些哽咽地說:“你們不是普通的乘客,也不是旅行者,在萬家團圓的時刻,你們冒著風雨,遠離親人,去支援我的家鄉(xiāng)。我作為一名飛行員,一名武漢市民,衷心感謝你們……”
凌晨1點35分,飛機穩(wěn)穩(wěn)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
來不及休息,李斌洲立刻冒著雨雪,和早已等候的同事們一起抓緊為醫(yī)護人員搶運物資和行李。抬眼看到往常忙碌的天河機場,飛機都安靜地停靠在廊橋邊,沒有乘客、沒有起降的航班,只有援鄂醫(y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
凌晨3點,為了將應急航材帶回上海,保證第二天撤僑航班,李斌洲和機組人員重返機艙。
起飛前,他不舍地看著空曠的停機坪,心憂武漢家中妻兒的同時也平添了幾分安心:“雖然不能像醫(yī)護人員那樣直接參與到武漢的戰(zhàn)‘疫中,但我很幸運有機會出了一份力?!?/p>
守初心:一桿一舵衛(wèi)國護民
今年54歲的李斌洲出生在有著“飛行員之鄉(xiāng)”美譽的湖北仙桃張溝鎮(zhèn),那里是武漢到昆明航線的必經(jīng)之路。
從小,李斌洲時常仰望藍天,看到浩瀚天空上,翱翔的飛機拉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白煙,“當空軍,保家衛(wèi)國”的藍天夢就在他心底埋下了種子。
1984年,空軍到李斌洲所在高中招飛,李斌洲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成功被空軍長春第一預備學校(現(xiàn)空軍大學)錄取!
“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我徹夜難眠,像做夢一樣!”李斌洲笑著說。
奔向理想令人喜悅,但逐夢的過程卻不易。
一切從零開始,文化課、軍事理論課、思想政治課,還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跳傘、野外生存訓練等。
1985年,李斌洲來到山西臨汾市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正式開始接受飛行專業(yè)學習。
“淘汰”幾乎伴隨著每一名飛行學員成長,身體、技能、心理……任何一項不過關隨時會被淘汰。李斌洲深深明白,飛行不是瀟灑、威風的代名詞,它是諸多細節(jié)的疊加,是大量付出和汗水的積累。
在旋梯滾輪上反復訓練,直到不再眩暈嘔吐,挑戰(zhàn)身體的承受極限;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用在了理論學習和飛行動作的練習上,趴著、躺著、跪著……成百上千次,將其深深刻進肌肉記憶。
戰(zhàn)機座艙內(nèi)有上百個儀表、開關、手柄,其參數(shù)、功能、位置須爛熟于心;5分鐘的起落飛行,有幾十個操縱動作和程序,不得有絲毫差錯;機場周圍200公里范圍內(nèi)所有地標、地物、地形、地貌,近百個空中特情處置方法,印刻腦海……
幾多艱辛何所懼,敢與天公試比高。
1987年5月,在校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李斌洲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學員黨員。隨后以文化成績、飛行技術全優(yōu)的表現(xiàn)留校擔任飛行教員。1997年,他轉業(yè)到地方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
“之前是空軍,我在藍天上保家衛(wèi)國;如今是民航飛行員,我安全飛行服務人民。”李斌洲將部隊扎實的作風帶到了民航業(yè)。
一次次飛機的改裝升級,一次次技術的更新,李斌洲每日除了飛行都在刻苦學習:“飛行員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職業(yè),即使你已經(jīng)是一名資深飛行員了,如果不注意知識更新,與時俱進,依然會被淘汰?!?/p>
東航武漢飛行部墻上幾個閃耀的大字正是李斌洲的座右銘:“一桿一舵讓黨放心,一舉一動向人民負責。”
擔使命:一切皆以人民至上
“飛行從來都不是‘耍帥的工作,因為你肩負的是生命這個最崇高的使命?!憋w行30余載,李斌洲從來不敢馬虎松懈。
1985年的一個秋日,李斌洲作為首批單飛學員綁艙單飛。他像平時一樣加油門起飛,飛機離地后,他突然發(fā)現(xiàn)地平儀滾轉不能正確顯示。
“儀表故障,情況十分危險?!崩畋笾抟幌戮突帕恕?/p>
這時塔臺傳來大隊長指揮的聲音:“不要緊張!看好天地線,卡好關系位置!”
李斌洲看看身上的飛行制服,想到自己要對得起飛行員的使命,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將視線轉移到座艙外,并嚴格按照平時教員所教的平飛、上升……最終安全著陸。
這次飛行,李斌洲因特情處置成功受到嘉獎。從那以后,他每次飛行之前,都會認真而仔細地反復檢查飛機,把每一次飛行都當作首次飛行來對待。他說:“意外隨時會發(fā)生,只有一絲不茍、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在關鍵時刻豁得出去,拿得出來,安全有保證?!?/p>
2005年1月,李斌洲乘車遭遇交通事故,頭部撞擊造成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命懸一線。
身在ICU病房的李斌洲由于顱內(nèi)壓升高引發(fā)劇烈頭痛,醫(yī)生建議通過腰椎穿刺來降低顱壓。
“那樣會造成身體損傷,我的飛行生涯可能就此結束?!碑敃r李斌洲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扛過去!
李斌洲拒絕了穿刺。7天7夜,他不吃不喝、無法入睡,身邊有人走過帶動一絲空氣流動都會讓他頭疼欲裂。而他,卻靠著驚人的意志力挺過來了。
出院時,醫(yī)生說:“像你這樣扛過來的十分罕見,但這關你過了,身體要恢復到飛行員標準,則更難。”
李斌洲曾焦慮消極,痛恨厄運為什么偏偏降臨在他身上,妻子給了他很大支持。
李斌洲花了1年半時間,每天堅持運動、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康復治療。
2006年7月,經(jīng)過多次身體、理論培訓、模擬機培訓、本場訓練等嚴格檢查和考核,李斌洲終于重返藍天。
“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讓我倍加珍惜這份職業(yè),更深刻認識到我肩負的職責有多沉重和崇高。安全就是生命,我要為每次飛行搭載的上百人生命負責!”
二十載:安全飛行繞地球248圈
1997年轉戰(zhàn)民航后,從副駕駛、機長到教員、副總經(jīng)理,李斌洲已經(jīng)在民航安全飛行了近14000小時,從未出過任何差錯,里程相當于繞地球飛行近248圈。
與他共事20多年的乘務長張瓊說:“看見他執(zhí)飛,就安心?!?/p>
李斌洲從不寄希望于運氣。至今,每次飛行之前他都會反復閱讀機場細則、飛行手冊、航行通告和氣象通報,做好各種預案。他經(jīng)常從學員或副駕那里“搶”起落操作,讓自己時刻保持好手感。
他說:“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管遭遇怎樣惡劣的天氣,都能自信從容地說,我準備好了,我能行!”
與他共事十余年的機長毛霖評價李斌洲:“正直、有擔當,黨性很高!”
毛霖說:“他像個‘工作狂,每天飛機、公司兩點一線,回家的時間很少。為了有穩(wěn)定的狀態(tài),李斌洲不抽煙、不喝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堅持鍛煉。他不光對自己要求高,對年輕飛行員也十分嚴格,他會關注每一位年輕飛行員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與年輕飛行員的談心談話記了厚厚一本?!?/p>
對于年輕飛行員來說,李斌洲既是長輩,又是師傅,還是朋友。
每到過年,李斌洲總是主動承擔跨年航班,讓其他飛行員可以回家團圓。
毛霖說:“除夕夜飛一個航班,往往好幾天都在外面,回來年都快過完了,但他從沒怨言?!?/p>
李斌洲自己都已記不清多少次與家人相約旅行又失約,多少次過年想回老家給父母掃墓又無法成行:“我自覺虧欠家人,但他們給了我最大的支持?!?/p>
李斌洲將老一輩空軍的傳統(tǒng)帶到東航,帶領一代一代年輕飛行員,傳承下去。在他的影響下,東航武漢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先進集體,榮獲全國、省市、局方等各項表彰40余項,有力地踐行了“勇于戰(zhàn)斗、甘于奉獻、勤于關愛、敢于勝利”的精神。
按照行業(yè)規(guī)定,一般飛行員到60歲即可退休。想到自己可以飛行的時間只有5年多,李斌洲感慨良多:“從仰望藍天銀燕夢想到成為一名飛行員,我飛了35年,值!”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斌洲看到了我國的殲11、運20、C919停在同一機坪的場面,眼眶噙滿淚水:“從東北老航校白手起家到后來自主研發(fā)生產(chǎn)第三代、四代、五代戰(zhàn)機,從運7到運20,從ARJ21到C919,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已成現(xiàn)實,作為一名飛行員能夠親身經(jīng)歷和見證這一切,我感到幸運和自豪!”
記者手記
英雄的意義
在這個時代,人們崇尚英雄,但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建曾說:“民航需要的是安全,不需要英雄?!?/p>
李斌洲也說:“最高水平的飛行員,就是最沒存在感的飛行員?!币驗?,一次次沒有“特殊報告”的飛行,則實實在在意味著安全無誤的飛行。
我們敬佩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相救的英雄,也應看到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送無數(shù)乘客安全回家的無名英雄。這種擔當?shù)娜松瑯又档萌藗冏鹬亍?/p>
李斌洲近14000小時的安全飛行,從來靠的都不是運氣,不是僥幸心理,更非盲目自信。這一切,靠的是時刻保持警惕、高質(zhì)量的準備和長年累月不松懈的積累。
不要以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是某一個人,一個個瞬間。其實,創(chuàng)造歷史的是一群平凡的人和一輩子的執(zhí)著堅守。
正如李斌洲所說:“我們其實沒有什么特別,只是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使命,敬畏每一個生命。”
做好平凡,成就不凡,亦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