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平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街第七小學,廣東 廣州 510800)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是最為基礎的一門教學課程,但是由于其知識點的抽象性以及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嚴謹邏輯性,使認知能力較差、形象思維占據主體的小學生無法透徹、深刻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從而導致數學成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學科。而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微課這一新型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的出現,不僅能在圖文并茂、形象演示中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同時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多元化教學資源的整合,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的進行微課的制作與運用,使學生在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下獲得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1)短小精悍,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40分鐘的教學時間極其有限,教師只有更加高效的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才能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以教學視頻的形式呈現,它通過在5~10分鐘的時間內集中的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能更加高效的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重點及難點的突破。由此可見,微課視頻短小精悍的教學優(yōu)勢,有效的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形象生動,深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微課是信息化技術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具備信息化教學技術所共有的教學優(yōu)勢。因此,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微課視頻的運用,教師能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形象、直觀的展示。這樣就有效的適應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從而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難度,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程度的深化。
3)易于操作,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微課作為一種短小精悍的教學資源,教學視頻不僅時間較短,同時占用的內存也相對較小,這就極大的拓展了微課的使用范圍,使學生通過家庭電腦或智能手機就能進行微課的觀看與操作。微課這種易于操作的教學優(yōu)勢,為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性,使學生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微課的使用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實現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充分發(fā)揮。
1)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微課的制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微課進行運用的過程中,微課視頻的設計與制作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微課視頻資源的有效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在順應信息化教育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嚴格遵循微課的設計、制作原則,對小學數學微課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制作。首先,應結合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微課的制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管是對哪種教學模式、教學資源的運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在對微課進行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就應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及目標進行充分的認識,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設計與制作。如,在教學“物體的觀察”時,教師就應將培養(yǎng)學生空間意識的教學目標進行良好的把握,并在這一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微課的形式對物體進行多個角度、多個方向觀察結果的展示,以此增強微課視頻的立體性和空間感,促進學生空間意識以及空間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微課的制作。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的不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體現出具有個性化的差異。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實現微課的有效性運用,就需要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微課的科學化設計與制作,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如,在對四則運算課后訓練微課的設計時,教師就可以充分了解班級內各個學習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并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多個難度梯度練習題的設計,以此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實現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最后,應實施最為科學的微視頻錄制過程。微課視頻的錄制是一個復雜、系統的過程,需要多元化因素的有效配合,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微課視頻。一方面,教師應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掌握一定的制作軟件操作技能以及后期的處理技術。另一方面,教師還應搜集、整理大量的相關資源,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整合與處理,確保微課視頻中涉及資料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以此實現數學微課視頻的有效性和質量的保障。
2)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微課的應用策略。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靈活、合理的進行微課資源的運用是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結合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以及具體的教學目標,將微課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首先,通過微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形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但是,課前預習屬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有效性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微課視頻的發(fā)布,能為學生的自主預習布置任務,使學生能在微課的指引下,更加高效、清晰的進行數學知識體系的認知與梳理,提高課前預習的效果。如,學生在對“三角形”相關內容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導學案以微課的形式進行發(fā)布,使學生在微課視頻的引領下,進行三角形概念、性質以及實踐運用等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其次,通過微課實現科學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作為最初始的環(huán)節(jié),只有經過科學的設計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xù)的高效教學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就可以將具有趣味性或懸念性的微課運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一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形象的向學生展示“豬八戒分西瓜”的趣味性數學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再次,通過微課突破了課堂講解環(huán)節(jié)的重點難點。小學數學的課堂講解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傳授的主要途徑,其教學效率及效果直接影響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教師在對抽象、復雜數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進行微課視頻的運用,能通過微課形象、生動的教學優(yōu)勢輕松的化解學生學習及理解方面的難題,實現了課堂教學難點及重點的突破。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推導過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動態(tài)、直觀對圓進行無數等分,使學生更加清晰的進行化圓為方程的觀察,有效的還原了具體的推導過程,實現了學生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最后,通過微課增強了學生課后鞏固的效果。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有效地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與鞏固,同時,還能使學生在完成練習題的過程中,進行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使其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課后練習題的設計,這樣不僅能針對學生的學習層次進行不同難度習題的設計,同時也能在學生完成、上傳的過程中,及時地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掌握,并以此反饋作為依據進行課堂教學以及微課制作的反思。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微課的運用是順應信息化教育發(fā)展趨勢的必然結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科學、靈活地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與運用,使微課資源更加地貼近學生的數學學習實踐,并通過在各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來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