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令功 盛阿賽 李濤江
國家安全教育問題,是古老的《孫子兵法》強調的“國之大事”,事關我國的國家興衰與存亡,事關中華民族的存續(xù)與強盛。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我國的國家安全問題,解決的基本途徑就是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尤其是在普通高校廣泛深入地開展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更是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從2015 年7 月1 日起正式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6 年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肇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在新時代已經擺到了應有的戰(zhàn)略地位。關于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問題,《教育部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教思政〔2018〕1 號)文件的出臺,也正式提上了啟動日程,這就意味著,今后我國普通高校將普遍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加速推進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既需要從戰(zhàn)略高度重視國家安全教育,更需要針對性的具體措施,才能推動普通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迅速打開新局面、形成新格局。
2018 年4 月,教育部發(fā)布的教思政〔2018〕1 號文件明確要求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據相關報道,2018 年已經有多所高校召開了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和課程論證研討會,建立了國家安全學學科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及國家安全研究院,計劃于2019 年起招收研究生,為我國高校普遍建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起到了示范作用。但要加速推進高校國家安全教育,需要更多高校根據教思政〔2018〕1 號文件要求,普遍設立國家安全學學科,建立相關研究機構,加強國家安全學學科理論和相關理論研究,切實落實黨中央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戰(zhàn)略部署,落實教育部建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要求,同時帶動國防教育學學科建立和建設。2020 年年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fā)布了學位〔2020〕30 號文件,設置了“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并設立了“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這意味著普通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有了學科支撐,但同時也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學科建設。
首先,要做好學科構成的總體設計。國家安全學作為一級學科,必須有相關的二級學科構成。除了設立國防教育學二級學科,把國防教育學學科納入國家安全學學科中建設之外,我們認為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二級學科設立上還有三種思路:一是從國家安全教育對象類型和層次考慮的二級學科,應該有普通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學、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學、軍隊國家安全教育學、企業(yè)國家安全教育學、黨政機關國家安全教育學、城市社區(qū)國家安全教育學、農村國家安全教育學,等等;二是從國家安全教育技術、手段、研究領域考慮的二級學科,應該有國家安全教育方法學、國家安全教育領導學、國家安全教育心理學、國家安全教育歷史學、國家安全教育技術學、國家安全教育評價學、國家安全教育戰(zhàn)略學、國家安全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國家安全教育思維學,等等;三是從國家安全理論體系構成上設立二級學科,可以有人民(國民)安全學、國土安全學、政治安全學、軍事安全學、經濟安全學、文化安全學、社會安全學、科技安全學、信息安全學、生態(tài)安全學、資源安全學、核安全學(即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涉及的各個國家安全領域),還應當有國家安全戰(zhàn)略學。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中如果設立國防教育學二級學科,其三級學科構成或研究領域,可以參照上述國家安全學學科構成來考慮。
其次是還應當在高校普遍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研究院(所)”,或“國防教育研究院(所)”,整合學校各學科研究力量,大力研究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相關理論,為國家安全學與國防教育學學科建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近年來,一些高校、企事業(yè)單位設立了國家安全研究院(所、中心),對于推動國家安全理論研究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快推動國家安全學科建設,需要建立更多的相關研究機構,通過理論研究來推動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建設。
教思政〔2018〕1 號文件要求:“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教育體系,把國家安全教育覆蓋國民教育各學段,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層面,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實現國家安全教育進學校、進教材、進頭腦,提升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提高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強化責任擔當,筑牢國家安全防線,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薄案鞯亟逃姓块T和學校要積極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改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組織國家安全教育公開課……”。筆者理解文件精神是要求高校要進行“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課教學,輔之以必要的通識課程和網絡公開課或慕課教學。
可以在高校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學院”,統(tǒng)籌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教學。因為適應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要求,推動國防教育與國家安全教育形成新格局,高校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學院”就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統(tǒng)籌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也可以為下一步進行國家安全和國防教育研究生教學奠定基礎,也為建設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兩支教師隊伍和加強學科理論研究奠定基礎。將來,我國對國家安全和國防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也必然會逐步發(fā)展到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因此,從一開始就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學院”二級教學機構是最優(yōu)選擇。在學院里可以分別設立國家安全教育教研室和國防教育教研室,設立國家安全研究所和國防教育研究所,既有明確的教學機構,也有明確的科研機構,還要有一支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與科研隊伍。
也可以在馬克思主義學院下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教研室”和“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研究所”,擔負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教學與科研任務,開設軍事理論課和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課程,而且教研室和研究所可以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但國防教育教學方面,大學生36 學時的軍事理論公共必修課教學力量應當加強,應該按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求配齊配強軍事教師。國家安全教育教學,也應當參照軍事理論必修課,進行36 學時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梢詥为毰潺R配強國家安全教育教師,也可以把兩支隊伍整合為一支隊伍,共同完成這兩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任務。
把高校現有軍事教研室更名為“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教研室”,設立“國家安全與國防教育研究所”,擔負軍事理論課與國家安全教育課教學與科研任務也是可行之策。因為高校軍事教研室長期擔任學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任務,在軍事理論課教學、國防教育研究和國防教育活動開展方面,已經有經驗和學術積累。如果再擔負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和科研任務,可以更好地統(tǒng)籌兩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但是兩支隊伍必須按照相關文件要求配齊配強。
雖然我國高校普遍開展國防教育已經有30 多年了,但是因為缺乏各方面的支持,所以國防教育學學科理論研究非常薄弱。而國家安全學是一個新興的一級學科,更加需要加強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和教材建設。而目前軍地雙方各種立項課題,又少有相關的課題立項。因此,各高校應當設立校級立項課題,資助軍事課教師和國家安全教育教師開展相關研究,多出和快出學術著作,編寫優(yōu)質教材,發(fā)表學術文章,為學科發(fā)展和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外,高校軍事課教師從事軍事理論課教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yè),雖然各種文件要求建立高校軍事課教師職稱評定辦法,但至今還沒有提出獨特的辦法。而國家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從無到有,職稱評定方面也面臨著高校軍事課教師同樣的窘境。因而高校應當考慮這兩個學科發(fā)展的實際和需求,考慮學科建設的現狀,制定這兩個學科教師職稱評定的辦法,讓這兩個學科教師在職稱評定、待遇等各方面,確實享有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的地位和待遇。這也是國辦發(fā)〔2017〕76 號文件與教思政〔2018〕1 號文件精神的內在要求,是國家出臺的職稱評定改革意見的內在要求。
國辦發(fā)〔2017〕76 號文件和教思政〔2018〕1 號文件,為新時代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融合發(fā)展提供了行動指南、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出了建設的重點和基本思路。但在貫徹落實這兩個文件過程中,也帶來了如何處理好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關系面臨的諸多難題,尤其是需要切實解決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教師和軍事課教師職稱評定難題,奠定兩個教師隊伍成才成長的階梯,需要我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和以兩個文件精神為依據,解決好教師職稱評定辦法,為加速建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和國防教育學學科,為推動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與國防教育融合發(fā)展,為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提供堅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