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毅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實驗中學 214200)
在很多學校,基于綜合實踐活動需要花較多的實踐,且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很難評價,也很難通過筆試化考試來考查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度和掌握度,為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再次研究我們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開展.筆者嘗試利用暑期,講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讓暑期不再只是筆頭作業(yè),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啟學生思維生長之旅,用實踐參與代替筆紙應試,在實踐中,促進學生暑期生活的豐富、多彩、多味,并隨著學生思維的深入,促進學生思維習慣、思維能力等素養(yǎng)的提升,促進物理學科關鍵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訓練和提升.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深入著手.
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也需要玩,如何讓學生在玩中積累基本素養(yǎng),提升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得到有效的開展.
比如,對于新初二的學生而言,我們在暑期不必讓學生去預習新書本的物理知識,這樣會誤導學生全部參與到培訓機構等應試化的教學過程中.相反,我們可以布置學生去玩,帶著明確的任務去玩,在玩中思想、感悟、體驗.用學生的親身經歷激勵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隱性生長.下面,筆者就設計了如下的綜合實踐活動.
案例1:快樂暑期生活——玩中學物理一(A4紙的樂趣)
1.給你一張A4紙,你能玩出多少花樣?
2.用一張A4紙折一架紙飛機,比一比誰的紙飛機飛的又遠又準?
思考:(1)為什么要讓全班都用A4紙?
(2)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紙飛機飛行的遠近與哪些因素有關?
(3)紙飛機飛行方向的準確性又與哪些因素有關?
(4)比一比誰的紙飛機飛的又遠又準?
3.用一張A4紙,使它發(fā)出聲音,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思考:(1)在這些方法中,請你選一種聲音最響的一種?
(2)通過多次試驗分析,你這種方法中,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
這樣的綜合實踐很簡單,也很有趣,學生在玩中,注重一種真實體驗的積累,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就慢慢的提升了.類似的綜合實踐活動非常適合新初二的學生在暑期完成,這種完成既沒有應試的味道,又能在玩的過程中積累生活經驗,體驗物理之趣.
動手操作、制作是最能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暑期里,學生的空余時間是很多的,我們需要啟發(fā)學生進行項目式的實踐與制作,讓學生通過制作某一作品,在制作過程中提升動手能力,也促進學生自發(fā)的動腦思考如何做的更好,也能分析其中的物理道理和物理規(guī)律.比如,在新初二的暑期里,我們還有布置如下一個綜合實踐活動:
案例2:快樂暑期生活——玩中學物理二(制作潛望鏡)
活動準備1:請你上網查閱一下,什么是潛望鏡,我國古代是否有對潛望鏡的研究?
活動準備2:器材材料:牙膏盒兩個、剪刀、兩面小鏡片、透明膠、雙面膠或熱熔膠、鉛筆、量角尺、包裝紙.
活動制作:
1.首先拿出一個完整的牙膏盒,分別在牙膏盒的首尾兩側,互相相反的兩個側面的末端剪開一個正方形的窗口.
2.取另一個牙膏盒,從中對半剪開,分別在末端剪一個小窗口,在小窗口處按照45°夾角的角度裝入鏡子,鏡子與盒壁用雙面膠或者熱熔膠固定.
3.窗口對窗口,將它們拼起來,并用透明膠包好,簡易潛望鏡就做好了.
這個活動讓學生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潛望鏡,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也查閱了潛望鏡的發(fā)展歷史,也了解其中的原理,學生發(fā)現(xiàn),光現(xiàn)象中竟然可以產生如此奇妙的現(xiàn)象,這種深入的體驗與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做中真正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這個綜合實踐活動也許學生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經歷過,但是,學生在物理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中,再次將知識與技能對接實踐應用制作,此時的物理味道也慢慢的呈現(xiàn)出來,學生會在實踐中再次提升其價值.
生活中充滿著物理,物理又不斷服務于生活,在假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應用中感悟物理的魅力所在,一方面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案例3:快樂暑期生活——玩中學物理三(制作凍豆腐)
(1) 在超市中買盒裝韌豆腐,將韌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塊兒.
(2)把切好的豆腐涼水下鍋,并放1/2茶匙鹽(約3克),待水煮開后,繼續(xù)煮1分鐘,將豆腐撈出.
(3)將撈出的豆腐放入涼水中,充分過涼后撈出瀝干,一塊塊的碼入到保鮮袋里.
(4)最后,封好保鮮袋,將豆腐放入冰箱冷凍室里冷凍即可.
思考:為什么凍豆腐熔化后會有很多的小孔?
學生經歷不僅僅是制作凍豆腐的過程,還有活動前的精心準備,還有活動后的美味享受,更是一次生活閱歷的生長.
劉炳昇教授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新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到,科學探究是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實驗活動和邏輯推理交互作用的過程;科學探究需要科學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維系,為此,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有探究的元素在里面,需要滿足更需要提升的學生的需要.探究,不僅僅是思維的深入,更是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一種有效訓練和提升.比如,在新初三的暑期中,我們可以進行類似的綜合實踐活動.
案例4:快樂暑期生活——玩中學物理四(探究乒乓球)
1.我們知道拿著乒乓球,如果一放手它會落下來.
(1)你有什么方法不讓其下落,比一比誰的方法多?并能說說其中的道理.
(2)你有什么方法非但不讓其下落,而是上升?并能說說其中的道理.
2. 在裝有乒乓球的玻璃杯上方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氣,乒乓球會從玻璃杯中“飄”起來,試一試,并能說說其中的道理.
圖2
3. 愛打乒乓球的人會知道乒乓球前進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轉方向會沿不同的徑跡運動.乒乓球運動員用三種不同的擊球法把乒乓球擊出,請判斷,圖2中1、2、3三條徑跡哪一種是上旋球(圖2中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的、下旋球(圖2中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不轉球的.試一試說明你為什么認為上旋球應該沿著你所選的徑跡運動.
在上面的探究實踐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乒乓球的體驗中,再次對接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讓體育運動和物理知識融合在一起,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學科融合的探究活動,比如擲實心球遠近距離的探究等等.
總而言之,在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鎖定學情和課程目標的要求,將學生可以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科學設計,巧妙開展,讓學生在真正的參與中得到有效的訓練,也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