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池, 楊國紅, 黃宇賢, 蔡偉, 石蕊, 郭卿, 楊睿海, 楊軍, 潘少梅, 李健平, 陳少伯*
(1.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內科, 遼寧 沈陽110000; 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色醫(yī)學中心 高原高寒環(huán)境及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 3.漢中市人民醫(yī)院)
1990 至2017 年我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一直居于首位, 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1]。 近幾年來, 我國心血管患病率超過全球水平, 仍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 且增長速度高于其他國家[2]。 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發(fā)病和死亡風險之間存在尤為密切的因果關系, 是心血管疾病的可改變的主要危險因素[3-4]。 如果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 每年將減少80.3 萬例心血管病事件, 如腦卒中減少69.0 萬例, 心肌梗死減少11.3 萬例[5]。 不過大部分高血壓可以預防與控制, 卻難以治愈。 積極預防與控制高血壓并及時發(fā)現(xiàn)診斷血壓升高的個體是遏制我國心血管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提高人群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尤為關鍵[6]。 陜西省位于中國西北地區(qū), 是西北地區(qū)工農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是中國發(fā)展的重要后盾, 伴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發(fā)展,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了血壓升高的風險。 深入分析陜西省人群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的數(shù)據(jù), 將有助于對陜西地區(qū)高血壓現(xiàn)況的認識。
1.1 研究對象 中國高血壓調查研究設計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的方法, 獲得18 歲及以上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樣本數(shù)據(jù)。 第一階段將調查總體按照31 個省級行政區(qū)及城鄉(xiāng)分為62 層, 每層采取容量大小比例概率法抽取4 個區(qū)(縣)。 在被抽中的區(qū)(縣) 中采用簡單隨機抽樣分別抽取2 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 在抽中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分別抽取3 個居民(村民) 委員會。 最后在抽中的居(村) 委會中按性別及18 ~24 歲、 25 ~34 歲、 35 ~44 歲、 45 ~54 歲、 55 ~64 歲、 65 ~74歲、 ≥75 歲7 個年齡段14 層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分別抽取相應數(shù)目的個體。 總的樣本量為50萬, 在調查中考慮到不應答的情況, 實際隨機抽取受試者73.36 萬人。 最后, 487 349 人參與了調查研究, 應答率為66.4%。 所有調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利用該調查的陜西省數(shù)據(jù)。
1.2 調查方法 調查人群采用統(tǒng)一的調查方案、調查手冊及調查問卷。 各省的主要調查人員、 質控人員以及資料錄入人員在調查前均進行培訓并通過考核。 血壓的測量采用OmronHBP-1300 電子血壓計。 調查對象靜坐休息5 min 后, 測量其右上臂血壓, 連續(xù)測3 次, 每次至少間隔30 s, 取3 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其最終血壓值。 要求調查對象測量前30 min 內避免吸煙、 飲酒、 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以及劇烈運動。
1.3 相關定義 高血壓診斷標準采用2010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7]。 高血壓前期定義為收縮壓120 ~139 mmHg 和(或) 舒張壓80 ~89 mmHg;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 和舒張壓<90mm Hg; 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 和舒張壓≥90 mmHg; 知曉高血壓定義為患者自述醫(yī)師給診斷過高血壓; 治療定義為接受調查時2 周內在服用抗高血壓藥; 血壓控制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 和舒張壓<90 mmHg。 高血壓患病率=高血壓患者數(shù)/全體人數(shù), 高血壓知曉率計算為診斷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人數(shù)/高血壓患者總數(shù), 高血壓治療率計算為近2 周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數(shù)/高血壓患者總數(shù), 高血壓控制率計算為血壓達標人數(shù)/高血壓患者總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1 調查對象高血壓患病率 調查人群共14 644人, 患有高血壓的成人共4 061 例, 總體患病率為27.7%。 其 中, 男 性 高 血 壓患 病率 (26.3%,1 874/7 138) 低于女性高血壓患病率 (29.1%,2 187/7 506); 農村高血壓患病率(29.0%, 600/2 071) 高于城鎮(zhèn)高血壓患病率(27.5%, 3 461/12 573)。 調查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 18 ~24、 25 ~34、 35 ~44、 45 ~54、 55 ~64、 65~74、 ≥75 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2.5%、 4.4%、 7.0%、 18.6%、 39.4%、 52.5%和57.3%。 45~74 歲年齡段是陜西省居民高血壓患病率上升最快的階段。
2.2 不同年齡段調查對象血壓平均水平 在對人群進行年齡分組后發(fā)現(xiàn), 調查人群收縮壓、 舒張壓平均水平均在18 ~24 歲年齡組最低, 分別為(116.6±10.1) mmHg、 (69.0±8.6) mmHg; 在≥75 歲年齡組表現(xiàn)為最高, 分別為(141.4±22.6)mmHg、 (77.1±10.1) mmHg。 調查人群收縮壓平均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 其中在44 ~54歲和55 ~64 歲兩個年齡段之間收縮壓增長最快;舒張壓在18~55 歲隨年齡的增長呈上升水平, 55歲之后有輕微下降趨勢。 見圖1。
圖1 中國陜西省成年居民不同年齡段血壓平均水平
2.3 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 控制率 在14 644名居民中, 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50.6%、 43.2%、 14.2%。 女性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高于男性的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 城鎮(zhèn)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高于農村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 見圖2。 按年齡、性別及城鄉(xiāng)為依據(jù)分組作比較, 人群中各年齡段人群的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普遍偏低;其中, 25~34 歲人群關于高血壓的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為最低, 分別為9.6%、 6.7% 和2.9%, 見圖3。
本研究為中國陜西省的高血壓患病與控制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 陜西省高血壓流行現(xiàn)況存在著患病率高、 知曉率低、 治療率低、 控制率低的“三低一高” 特點。 陜西省18 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7.7%, 相對較高, 接近于2015 年全國高血壓患病粗率27.9%; 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 控制率略低于同時期全國知曉率(51.6%)、治療率(45.8%)、 控制率(16.8%)[1]。 一項基于170 萬成年人的篩查研究表明, 在35 ~75 歲的中國成年人中, 近一半患有高血壓, 接受治療的不到1/3, 控制血壓的不到1/12[8]。 同時仍有研究表明多個地區(qū)呈現(xiàn)高血壓患病率高、 控制率低的現(xiàn)狀[9-12]。
圖2 陜西省成年居民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
圖3 陜西省成年居民不同年齡段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
在18~24 歲人群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16.6 mmHg 和69.0 mmHg, 而75 歲以上人群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41.4 mmHg 和77.1 mmHg, 調查人群脈壓差隨著年齡增長顯著增大。收縮壓平均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 舒張壓在18 ~55 歲間隨年齡的增長呈上升水平, 55 歲之后稍有下降趨勢。 這一變化趨勢與2012 至2015年全國高血壓調查結果[1]相一致。
多項研究調查顯示, 與女性相比, 男性有更高的高血壓水平, 但在本次調查中, 男性高血壓患病率 (26.3%) 低于女性高血壓患病率(29.1%), 可能與選取人群等原因有關[13-14], 這證實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高血壓預防與治療模式的性別差異。 農村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城市,農村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均低于城市,可能因為農村經濟條件較差、 醫(yī)療資源落后、 文化程度較低、 健康意識認識不夠等原因, 仍需進一步加強有關高血壓知識的健康教育, 尤其是在偏遠農村。
先前的研究表明高血壓前期與冠狀動脈疾病增加1.7 倍, 心肌梗死增加3.5 倍有關[15]。 高血壓是導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高血壓引起的心力衰竭一旦發(fā)生, 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并導致顯著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16]。 高血壓可以引發(fā)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 血清肌酐升高等一系列損害。
中青年高血壓人群在短期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高, 但其長期和終生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很高[17]。 在本研究中25 ~34 歲人群的高血壓知曉率、 治療率和控制率在所有年齡段人群中最低。可能與25~34 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忙于工作, 遭受職業(yè)與關系壓力, 勤于應酬飲酒與吸煙, 用藥依從性較差, 較低的醫(yī)療利用率等有關。 中青年的人群應當是我國高血壓預防和控制的重點人群,定期就診對于提高年輕人對高血壓的認識和減少心血管健康方面的性別差異至關重要。 我們仍需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遏制高血壓患病率的上升,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數(shù)據(jù)顯示, 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在我們中國已經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已有幾十年了, 而且沒有緩解的跡象[18]。 針對目前血壓影響方面存在的問題, 必須采取初級預防, 同時進行檢測、 診斷和治療, 以減少人們患高血壓及心血管病的機會。高血壓知曉、 治療和控制率是反映一個國家、 地區(qū)或社區(qū)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關鍵指標, 本研究可為我們開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計劃提供基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