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欣,任蕾元,李 明,邢冬梅,劉新燦
隨著現(xiàn)代生活和飲食結構以及社會壓力的改變,我國冠心病病人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冠心病在40歲以上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占 4%~7%,是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有資料表明,不良情緒如抑郁、焦慮是冠心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危險因素,二者呈正相關,互為因果,而抗焦慮、抑郁治療可明顯降低病人發(fā)病率和住院率,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及改善遠期預后[2-3]。目前臨床上治療一般采用常規(guī)心血管病藥物和抗焦慮、抗抑郁等藥物聯(lián)合應用。而抗焦慮、抑郁藥物一般有毒性和依賴性,使用不當易引起癥狀反復,可導致治療依從性降低,帶來不良后果。本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體外反搏治療的38例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病人,聯(lián)合應用五行音樂療法,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體外反搏治療的76例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病人為研究對象。將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 例。觀察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42~88 (62.84±9.89)歲。對照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34~79(59.9±10.65)歲。兩組病人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按體外反搏操作流程規(guī)范啟動反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五行音樂療法,具體措施如下。
1.2.1 工具選擇 耳機(SENMAI森麥 JB3)。要求:隔音、無線、降噪、頭戴式、可充電、內存大。
1.2.2 樂調選擇 徵音入心,徵調旋律活潑、開朗、輕松、清晰、情感愉悅, 能夠渲染氣氛,具有“火”的特點,對中醫(yī)的心功能系統(tǒng)有明顯影響[4]。徵調式樂曲包括《紫竹調》《狂歡》《喜相逢》《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按照樂調類型將其分為古典音樂、現(xiàn)代音樂和戲曲3個類目。根據(jù)病人喜好所選擇的音樂, 能使病人進行冥想與想象, 轉移注意力于輕松愉悅的事物中, 產生與指導性想象相同的效果, 從而緩解緊張、焦慮情緒,尤其在使用病人偏愛的音樂類型時能產生最佳效果[5],以提高配合治療度。
1.2.3 音量選擇 控制音量應在病人接受范圍內, 其次應以高出噪聲4~6 dB 為宜。
1.2.4 療程選擇 每周治療5 d[6],每次 30 min,一共治療 36次。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病人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兩組病人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SDS 總分、SAS 總分:50~60 分為輕型抑郁、輕型焦慮,61~70 分為中型抑郁、中型焦慮,>71 分為重型抑郁、重型焦慮。②觀察兩組病人體外反搏治療依從性。良好:對治療自覺遵循和參與,并主動完成;一般:需由他人監(jiān)督;差:拒絕治療。③比較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應用自行設計病人護理滿意度問卷評估,為20分制,滿意:評分>18 分;一般滿意:評分12~18分;不滿意:評分<12 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表1 兩組病人護理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單位:例(%)
表2 兩組病人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單位:分
體外反搏是心臟康復中的一項無創(chuàng)、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措施,可以改善缺血發(fā)展的進程,提高生存質量和生存率,在綜合干預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應用中能夠發(fā)揮與藥物和手術治療積極協(xié)同互補作用,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種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使心血管病病人減少高危因素, 提高生活質量, 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7]是心臟康復最為合適、有效的重要治療手段,已被列入冠心病治療指南。
五行音樂療法具有辨證施護和個性化的獨特優(yōu)勢:有較好的身心調節(jié)作用, 可以改善病人的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 是治療心身疾病的重要康復手段[8]。研究表明, 五行音樂療法可以緩解抑郁模型動物的抑郁行為, 提高血清中海馬內單胺氧化酶 (MAO)、肝組織內丙二醛 (MDA)、5-羥色胺 (5-HT)的含量, 提示這可能為五行音樂的抗抑郁基礎[9-10]。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病人護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病人護理后SAS和SDS評分降低且低于對照組 (均P<0.05)。因此,在體外反搏治療中加入五行音樂療法是一種可提高治療效果、改變病人的預后及轉歸的好方法,并且,五行音樂療法治療時所應用到的耳機對噪聲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絕作用。為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病人能夠堅持體外反搏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臨床操作方便,提高了病人的依從性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體外反搏聯(lián)合五行音樂療法效果理想,能改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屬于小樣本試驗,其規(guī)范性需要進一步完善,并進一步增大樣本,開展多中心研究,以證實其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