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平利
導(dǎo)讀:
中國內(nèi)地2020年總客運量175.27億人次,較2019年238.14億人次減少62.87億人次(減少26.40%)。
全中國(含港澳臺)2020年總客運量206.71億人次,日均5662.19萬人次,較2019年7715.10萬人次下降26.61%。
內(nèi)地總客運量占全國的約85%,港澳臺占全國的約15%,疫情之下占比情況與2019年基本一致。
2020年全年最大日客流發(fā)生在2020年12月31日,當天共有18城客運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說明:
1. 城市范圍:包含2020年已開通地鐵(除有軌電車、云軌、市域鐵路等)的全部內(nèi)地38座城市(佛山數(shù)據(jù)列入廣州),及港澳臺5座城市(香港、澳門、臺北、桃園、高雄),涵蓋兩岸四地全中國所有43座城市。
2.客流口徑說明:客流數(shù)據(jù)為城市同網(wǎng)的“地鐵”,不含不同網(wǎng)的有軌電車、市域鐵路等;內(nèi)地原始客運量數(shù)據(jù)均含進站與換入;港臺原始數(shù)據(jù)均為出行量(即進站),為便于橫向?qū)Ρ龋叟_數(shù)據(jù)按其線網(wǎng)規(guī)模乘一個近似換乘系數(shù)(香港全年不固定),得出近似換算客運量,同時標注了進站。
里程口徑說明:里程統(tǒng)計范圍原則對應(yīng)客流的統(tǒng)計口徑,北京里程含同網(wǎng)的磁懸浮線;上海、長沙不含磁懸浮線;部分跨區(qū)域線路如廣佛線佛山段、上海11號線江蘇段等均統(tǒng)計在一家;含蓋多家運營商,如北京、深圳、杭州、福州、西安、鄭州、南昌、昆明。里程數(shù)值理應(yīng)為對外運營里程,但在實際中難免出現(xiàn)工程數(shù)據(jù)與運營數(shù)據(jù)混用的情況,本文數(shù)據(jù)難免存在些小誤差。
3. 新線情況:本年新增首次開通城市1座(太原),新增里程的內(nèi)地有23座(含新開)城市共約1175.04km,港澳臺有2座22.8km。計算全年平均客流強度所需的平均里程時,按每日運營里程的加權(quán)平均值計算,首次開通城市日均客流按實際運營天數(shù)計算,其余按全年自然日(包括停運時間)平均計算。
4.客流原始數(shù)據(jù)來源:分別來自官方微博、網(wǎng)站、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xié)會、交通部或其他可靠渠道,經(jīng)分析整理而成,未經(jīng)原單位最終核實,僅供參考。
中國內(nèi)地2020年總客運量175.27億人次,較2019年238.14億人次減少62.87億人次(下降26.40%);日均4803.35萬人次,較2019年6552.75億人次下降26.70%。中國港澳臺地區(qū)2020年總客運量(指換算客運量,下同)31.43億人次,日均858.84萬人次,較2019年1162.35萬人次下降26.11%。全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2020年總客運量206.71億人次,日均5662.19萬人次,較2019年7715.10萬人次下降26.61%,見圖1。
圖1
內(nèi)地總客運量占全國的約85%,港澳臺占全國的約15%,疫情之下占比情況與2019年基本一致。
·總客運量超20億人次的有上海、廣州、北京、(香港),共4城;
·年總客運量20~10億人次的有深圳、成都2城;
·年總客運量在10~5億人次從高到低有(臺北)、重慶、南京、西安、武漢、杭州,共6城;
·年總客運量5億~1億人次的從高到低有長沙、鄭州、天津、沈陽、蘇州、南寧、合肥、寧波、昆明、長春、青島、南昌、大連、廈門,共14城;
·年總客運量1億~5千萬人次的從高到低有福州、無錫、石家莊、(高雄)、蘭州、哈爾濱,共6城
·年總客運量5千萬~1千萬人次的依次有貴陽、東莞、常州、呼和浩特、徐州、烏魯木齊、(桃園),共7城;
·年總客運量1千萬人次以下的依次有濟南、溫州、澳門,太原(新加入),共4城。
內(nèi)地占比前十的城市分別為上海(62%)、廣州(58%)、南京(56%)、深圳(54%)北京(53%)、成都(50%)、南寧(45%)、武漢(44%)、杭州(43%)、西安(40%)。
(1)2020年日均客運量過百萬人次的內(nèi)地有上海、廣州、北京、深圳、成都、重慶、南京、西安、武漢、杭州、長沙11城及港臺的香港、臺北2城共計13城。其中長沙為2020年新晉成員,也是長沙年度日均史上首次突破100萬,長沙為疫情下的2020年百萬城中唯一正增長城市(新線開通)。
(2)2020年日均客運量在100-50萬人次之間的內(nèi)地有6城,日均客運量在50萬人次以下的內(nèi)地有21城及港澳臺的高雄、桃園、澳門共計24家。其中合肥、廈門、濟南為正增長的城市。
疫情下的2020年,內(nèi)地總客運量在疫情與新線加持的對沖后,仍較上年下降26.7%。
廈門因2019年年底第二條新線開通,再加上2020年有部分免費乘車活動的加持,全年客運量比上年幾乎翻番(增幅95.89%),增幅一騎絕塵,成為2020年全行業(yè)的一大“亮點”。長沙、濟南、合肥同比上一年在新線的加持下客運量也有不小的增幅,分別增長14.18%、10.98%和8.17%。
其余城市較上一年均有下降,降幅最大的竟然不是武漢,而是哈爾濱(-50.91%),攔腰折斷,武漢跌幅49.37%位列第二。日均百萬以上的城市,除武漢往外降幅較大的分別為北京(-42.24%)、南 京(-30.93%)、 廣 州(-27.22%)、 上 海(-27.14%),降幅較小的有杭州(-8.4%)、成都(-13.56%),而深圳則是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降幅小于兩成的城市(-19.95%)。
港澳臺城市中,臺北受疫情影響最小,因環(huán)線部分開通,換乘系數(shù)提高,臺北2020年日均換算客運量僅比2019年下降19.26萬,降幅6.59%;香港跌幅32.59%;而澳門跌幅超過9成(去年最后一個月開通免費乘車)。
2020年全年最大日客流發(fā)生在2020年12月31日,當天共有18城客運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百萬線共有20條,其中廣州7條、上海4條、深圳3條、南京3條、北京、西安、武漢、杭州各1條。(見圖2)
圖2
工作日客流:以上海年日均901.11萬人次首次超越北京躍居全國榜首,而北京則因為階段性疫情跌至第二。
休息日客流:衛(wèi)冕冠軍廣州達555.32萬人次,上海以505萬位居次席,香港以467.69萬列第三,而第四的北京與第五的深圳客運量差距已非常小,不足10%,考慮兩城的換乘系數(shù)之差,實際上休息日北京的進站人數(shù)要少于深圳。
工作日客流明顯高于休息日的有北京、上海,兩城通勤客流占比特別大,其中表現(xiàn)最為典型、降幅最大的為北京,斷崖式下降接近一半(49.24%)。
此外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廣深以及其他很多城市工作日與休息日之間的客流差也比去年有所增大,也就是說工作日有較好的剛需支撐,下降相對較小,而休息日客流下降甚于往年。
內(nèi)地2020年日平均客流強度為0.78萬人次/公里(2019年為1.22萬人次/公里),港澳臺2020年日平均客流強度為1.80萬人次/公里(2019年為2.59萬人次/公里),全國年日平均客流強度為0.85萬人次/公里(2019年為1.33萬人次/公里)。
內(nèi)地2020年日均客流強度最高為深圳的1.31萬人次/公里(2019年最高為深圳1.91萬人次/公里),深圳連續(xù)2年居內(nèi)地第一。第2-10名為廣州(1.28)、西安(1.23)、上海(1.15)、成都(1.03),北京(0.91)、長沙(0.90)、杭州(0.86)、沈陽(0.79)、重慶(0.69)。內(nèi)地工作日前5分別為深圳(1.44)、廣州(1.37)、上海(1.34)、西安(1.29)、成都(1.14)。內(nèi)地休息日前5分別為西安(1.11)、廣州(1.08)、深圳(1.03)、長沙(0.88)、成都(0.80)。
2020年內(nèi)地23城新增地鐵1175.04公里,較2019年新增895.66公里增幅31.19%。其中:成都以新增210+公里第一,杭州以約170公里位居第二,深圳以100+公里排名第三;新增100-50公里從高至低依次為西安、青島、長沙、寧波、昆明、鄭州;新增量50公里以下從高至低依次為南昌、無錫、南寧、沈陽、上海、呼和浩特、合肥、徐州、太原、石家莊、廣州、北京、重慶、福州。
2020年客流及其客流強度排名涉及7項主要指標,分明為年末運營里程(采用與客流統(tǒng)計相同的口徑)、年日均客運量、年日均客流強度、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工作日日均客流強度、休息日日均客運量、休息日日均客流強度,分別列出了各家在所在區(qū)域(內(nèi)地或港臺)與全國的排名(見表4),21項桂冠(全國7+區(qū)域14)花落情況:
北京在年末運營里程中排名全國第一(兼內(nèi)地第一):2個。上海在日均客運量、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年末運營里程中排名全國第一(兼內(nèi)地第一):4個。廣州則在休息日客運量指標上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兼內(nèi)地第一):2個。深圳在日均客流強度、工作日日均客流強度2項指標中排名內(nèi)地第一:2個。西安在休息日客流強度排名內(nèi)地第一:1個。香港在日均客流強度、工作日客流強度、休息日客流強度3項指標中排名全國第一(兼所在區(qū)域第一),香港其余4指標在所在區(qū)域第一:10個(其中全國3+區(qū)域7,也就是說在區(qū)域排名中絕對的龍頭)。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疫情之下,回顧2020,中國城市地鐵,低開高走,有失更有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從全球視野看仍是表現(xiàn)亮麗;展望2021,境外疫情依舊,中國在外防輸入、內(nèi)防擴散中砥礪前行,或有波折,但必將又會是另一個嶄新的局面!
歷史最高客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