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郭娟娟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代謝受損可導致血糖含量增加,促使患者體內脂肪含量聚集增多、脂肪細胞體積變大,同時生物活性脂肪因子分泌打破體內糖代謝平衡,最終發(fā)展為肥胖型T2DM[1],還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即為并發(fā)癥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肥胖-糖尿病-腎病之間的發(fā)病涉及多種因素,其中糖脂代謝與其顯著性相關。艾塞那肽是胰高血糖素肽-1(glucagon,GLP-1)受體激動劑,它的作用在于發(fā)揮降糖效果同時還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發(fā)生,但單一藥物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臨床上多傾向于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與它進行聯(lián)合治療。阿卡波糖作為口服型降糖藥,能夠在腸道進行內競爭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體內對糖份的吸收。將多糖和蔗糖分解為葡萄糖,從而達到降糖效果[2]。本研究對141例肥胖型T2DM 合并DN 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探討阿卡波糖聯(lián)合艾塞那肽的治療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確診為肥胖型T2DM 伴DN 患者141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71 例)與對照組(70 例)。對照組給予艾塞那肽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藥物進行干預,觀察組則采用阿卡波糖聯(lián)合艾塞那肽進行治療干預,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41~76歲,年齡(55.71±5.62)歲,病程(4.1±1.34)年,病程范圍1~8 年,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30.27±1.65)kg/m2,腰圍(WC)(107.24±7.17)cm,DN 分期:Ⅲ期37 例,Ⅳ期34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43~78歲,年齡(55.86±5.7)歲,病程(4.3±1.45)年,病程范圍2~8 年,BMI(30.28±1.66)kg/m2,WC(107.26±7.15)cm,DN 分期:Ⅲ期35 例,Ⅳ期35 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意義。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原則要求,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BMI 值數(shù)>28 kg/m2。(2)診斷結果為中國T2DM 防治指南中關于T2DM 的診斷標準。(3)符合腎臟病學上有關DN 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心腦等重要器官有嚴重的功能異常。(2)嚴重貧血。(3)合并有惡性腫瘤等疾病。(4)既往有精神病史。(5)對實驗藥物有過敏反應或依從性差,不能按規(guī)律服藥。
兩組患者均給予T2DM 合并DN 的常規(guī)治療,即飲食控制、改善體內微循環(huán)(前列地爾)等,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規(guī)格:50 mg)口服治療,50 mg/次,3 次/d,服用6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艾塞那肽注射液(AstraZeneca AB 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20140821,規(guī)格:5 μg)治療,皮下注射,初始劑量為5 μg/次,2 次/d,7 d 后將劑量調整至10 μg/次,2 次/d;第20 d 時停用艾塞那肽,并繼續(xù)服用阿卡波糖,總療程為6 個月。
使用BK-2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山東博科生物有限公司,藥械準字20192220157)檢測血糖指標,包括餐后2 h 血糖(2 h PBG)、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FBG);觀察患者干預前后的體質變化,計算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并測定腰圍(WC)、使用GAIA KIKO 353 體脂分析儀(武漢科爾達醫(yī)療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62402689)測定體脂肪率(FAT);采用放射免疫法(試劑盒均選用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胰島素(FINS)、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指數(shù);采用酶聯(lián)吸附法檢測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
將數(shù)據(jù)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應用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比可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糖代謝指標FBG、2 h PBG、HbA1c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對比()
注:a表示同組內治療前后對比,P<0.05。
通過對比可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患者的BMI、WC及FAT 都有所下降,但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通過對比可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體內FINS 和HOMA-IR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BMI、WC及FAT對比()
表2 兩組患者BMI、WC及FAT對比()
注:a表示同組內治療前后對比,P<0.05。
表3 兩組患者體內FINS和HOMA-IR對比()
表3 兩組患者體內FINS和HOMA-IR對比()
注:a表示同組內治療前后對比,P<0.05。
通過對比可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cr、UAER 和TGF-β1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腎功能對比()
表4 兩組患腎功能對比()
注:a表示同組內治療前后對比,P<0.05。
隨著近年來人們的飲食結構出現(xiàn)改變,動物脂肪的攝入量在人類膳食結構中占比越來越大,同時因為生活方式和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人們的活動量相應減少,因此T2DM 患病率開始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且肥胖性T2DM 所占比開始增大[3]。根據(jù)有關資料顯示[4],肥胖不僅是誘發(fā)T2DM 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導致患者體內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肥胖型T2DM 伴DN 在臨床上診斷和治療都較為復雜,且預后也不理想,患者在干預后腎臟功能也難以恢復到正常水準[5],因此,如何改善預后,使得肥胖T2DM 伴DN 能夠取得較為良好的預后,更進一步恢復患者的腎臟功能成為當下醫(yī)學工作者較為關心的熱點。本研究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糖脂代謝、FINS、HOMA-IR 以及體質量等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可能原因在于艾塞那肽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GLP-1 受體激動劑,在進入人體后,通過激動 GLP-1 受體,促進葡萄糖依賴的胰島素分泌[6],進而達到控制GLP-1 的分泌,重新激活肥胖患者體內胰島細胞功能,同時,艾塞那肽也能作用于中樞感覺系統(tǒng),會讓患者服用后產生飽腹感,因此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攝食量,對于控制患者身體質量及肥胖有一定價值[7],但在作為單一藥物使用時,艾塞那肽對于控制血糖并沒有良好的效果,對此,在臨床應用時,往往都會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與它進行聯(lián)合治療,以達到更好的療效[8]。阿卡波糖作為新型的口服型降糖藥,能夠在腸道內競爭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減少體內對糖分的吸收,從而達到降糖效果[9]。此外,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腎功能相關指標,觀察組患者Scr、UAER 和TGF-β1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原因可能在于艾塞納肽可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減輕腎血管和組織損傷,改善腎功能[10]。
綜上所述,阿卡波糖聯(lián)合艾塞那肽對肥胖型T2DM 伴DN 的脂糖代謝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能夠改善體內的糖代謝,有效控制血糖含量,降低患者肥胖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