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穎
歷時三個月,經過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經表決通過,將于5月1日起施行。條例聚焦非機動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在生產、銷售、登記、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迫切問題,通過全過程、全要素、全周期管理,促進非機動車沿著法律軌道健康、有序、安全地行駛。
近些年,非機動車在安全使用中出現(xiàn)的新舊問題日益突出,社會上立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v觀整個立法過程,廣泛有序的公眾參與是此次立法提高質量、彰顯民主的有效途徑和方法。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節(jié)奏加快了不少,但是,公眾參與立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因此而打折。
人大立法調研是地方立法的必經程序和法定步驟,是了解真實情況和問題、溝通不同觀點和分歧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公眾參與立法的平臺。為了統(tǒng)籌兼顧、合理平衡各方面利益,市人大常委會在2019年條例被確定為立法預備項目時,即開展前期立法調研。2020年初,條例被列為立法正式項目后,市人大常委會多次開展立法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的意見建議。
立法調研中,每一個聲音都被認真傾聽,每一條建議都被詳細記錄。這些建議最終對法規(guī)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調研中,有人提出條例應規(guī)定相關部門在執(zhí)法過程中多些人文關懷、柔性舉措;還有人提出明確企業(yè)和平臺的主體責任,企業(yè)應當制定更為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等,這些建議最終都被吸納進條例當中。
條例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是公眾參與立法的另一個途徑。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列舉了六個方面重點問題,這些問題既是立法者關注的重點也是公眾關心的焦點?!斑^黃浦江,除了輪渡,自行車無法過江,如何保障自行車的路權,建議考慮立法推動”“各村、居委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應通過社區(qū)宣傳陣地加強居民非機動車停放、充電和行駛等方面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建議對殘疾人電動輪椅車使用人的資格進行嚴格限制”……公開征求意見使得來自社會各個角落的聲音得到充分反映和傾聽。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共有15部法規(guī)公開征求意見,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值得一提的是,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在立法意見征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擴點提質”,從10家增加至25家。此次共有六家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參與條例草案意見征集相關工作,征集的建議少則二三十條,多則一百多條,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扎根基層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
公眾廣泛參與立法,不僅有利于法律法規(guī)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匯集民智,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公眾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為今后的有效實施奠定基礎。相信這部廣納民意的法規(guī)將為我們帶來一個更加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環(huán)境,讓非機動車真正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