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周
過去的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兩場大災難的襲擊:一場是美國為維護其經濟霸權地位而發(fā)動的全球貿易戰(zhàn),推行與多邊主義脫鉤;另一場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大規(guī)模停工停產。兩場災難的破壞作用疊加,導致全球經濟萎縮。為此,國際社會呼吁中美合作,支持多邊體系,共同應對當前危機,促進全球經濟盡快恢復增長。
中方也一直主張中美回歸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令人遺憾的是,美中關系仍充滿不確定性,因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地緣政治目標是維護美國全球霸主地位,而中國的和平崛起被視為對美國霸權的威脅,深恐被中國超越。美國政界還不能理性地看待美中關系的互利雙贏的本質,一切政策目標的出發(fā)點就是遏制打擊中國,不容中國經濟超越美國,以為這樣就可以保住美國的霸權。
中國決策層有足夠的智慧認清歷史發(fā)展軌跡,無意與美國爭奪霸權,也不會支持任何國家行使霸權。今年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涉外領域立法,圍繞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長臂管轄等,充實應對挑戰(zhàn)、防范風險的法律“工具箱”,推動形成系統(tǒng)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guī)體系。立法斬斷“長臂管轄”,實乃當務之急?!伴L臂管轄”是形象的描述,法學上稱“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 是殖民主義遺留的惡法。宗主國把自己的法律管轄權延伸到殖民地,就是所謂的“治外法權”。如今殖民主義已成為歷史,但“治外法權”仍陰云不散?!爸瓮夥唷本褪前詸啵c多邊主義格格不入,國際社會應該借改革多邊經濟體系的機遇,徹底根除“治外法權”這一殖民主義遺毒,讓多邊主義發(fā)揚光大,完善共商、共建、共享、包容的全球治理體系。
中國的大政方針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行一系列改革開放政策,如“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最近又與歐盟簽訂中歐投資協(xié)定,加入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自主擴大改革開放,實行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等,都為中國積極參與多邊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功,成為2020年唯一實現(xiàn)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正在引領全球經濟復蘇。1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中國經濟有望增長8.1%。
多邊主義才是全球經濟未來發(fā)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在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但愿美國政界能認真反思單邊主義、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傷害,認真思考回歸多邊主義,回歸美中互利雙贏的合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