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徐曉蘭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興化 225700
分娩屬于女性群體成為母親的必經過程[1],但由于分娩過程中產婦子宮下段處于擴張-收縮狀態(tài),加上在分娩途中胎兒可對其盆底產生壓迫作用,從而引發(fā)劇烈疼痛感,而初產婦無分娩經驗,在劇痛刺激下易導致產婦出現(xiàn)不同程度應激反應,進而易對產婦生理和心理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導致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xiàn)過度緊張、害怕、呼吸急促、心率過快等不良事件,對產婦順利分娩十分不利[2]。
為避免承受分娩帶來的疼痛感,較多產婦常選擇剖宮產,但剖宮產具有創(chuàng)傷性,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羊水栓塞、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幾率,產婦術后休養(yǎng)時間較長,故有必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3]。無痛分娩技術目前被國外廣泛應用,有數(shù)據(jù)顯示[4],美國無痛分娩技術應用率>85%,法國>96%,英國>90%,現(xiàn)如今,我國已經有較多醫(yī)院開展無痛分娩技術, 但應用并不普遍,為探究無痛分娩技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該院對2019 年1—12 月220 名初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 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該院220 名初產婦為觀察對象,結合干預方式將其分為無痛分娩組(106 名)、常規(guī)分娩組(114 名)。 該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均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研究知情。
無痛分娩組106 名產婦年齡為21~38 歲,平均年齡(30.32±2.52)歲;孕周為 38~41 周,平均孕周為(39.62±0.52)周。 常規(guī)分娩組 114 名產婦年齡為 22~37 歲,平均年齡(30.29±2.48)歲;孕周為 38~40 周,平均孕周為(39.58±0.50)周。兩組產婦一般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分娩前,對所有初產婦開展常規(guī)體檢,以確認產婦各項指標無異常,待產婦進入產房后,對其開展吸氧、補液等干預,加強監(jiān)測胎心及各項指標。
無痛分娩組106 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具體為:待產婦宮口開至 2~3 cm 時,經 L2~3向硬膜外腔實施穿刺干預,注射 5 μg 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1,規(guī)格:1 mL∶50 μg),若產婦無任何異常狀況,給予其硬膜外置管,并連接鎮(zhèn)痛泵,給予產婦泵注100 mL 舒芬太尼溶液+143 mg 甲磺酸羅哌卡因 (國藥準字 H20060898,規(guī)格:20 mL∶178.8 mg),速率為5 mL/h,時間控制在20 min,結合產婦自身疼痛程度適當追加藥物,待第二產程時停止泵注,并于胎兒分娩后再開展泵注干預,產后觀察2 h,若無異常,可拔除鎮(zhèn)痛泵。
常規(guī)分娩組114 名初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不開展任何鎮(zhèn)痛干預,按照醫(yī)師指導完成分娩,密切注意和記錄產婦產程及出血量。
對比兩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 產后開始泌乳時間、產后出血量、產程時間、母嬰結局及新生兒Apgar評分。
疼痛評分: 使用 Wong-Baker 面部表情圖[5](笑臉→流淚依次為 0 分、2 分、4 分、6 分、8 分、10 分,0分提示無痛感,10 分提示痛感劇烈)進行評估,分值越低,痛感越輕。
新生兒 Apgar 評分: 總分 0~10 分,8~10 分、4~7分、0~3 分分別提示無窒息、輕度窒息、重度窒息,評分越高,則窒息程度越輕[6]。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進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無痛分娩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低,且產后開始泌乳時間較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產后開始泌乳時間對比()
表1 兩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產后開始泌乳時間對比()
組別 疼痛評分(分) 產后泌乳活動時間(h)無痛分娩組(n=106)常規(guī)分娩組(n=114)t 值P 值3.26±1.23 8.62±1.15 33.404<0.001 15.24±2.25 20.08±2.52 14.985<0.001
無痛分娩組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 2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h]
表 2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h]
組別 第一產程時間 第二產程時間 總產程時間無痛分娩組(n=106)常規(guī)分娩組(n=114)t 值P 值9.36±2.08 11.15±2.25 6.114<0.001 0.63±0.23 0.71±0.42 1.734 0.084 10.24±2.12 12.08±2.52 5.838<0.001
無痛分娩組產后出血量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少,且新生兒Apgar 評分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 評分對比()
表3 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 評分對比()
?
無痛分娩組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產后感染發(fā)生率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母嬰結局對比[n(%)]
無痛分娩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對產婦開展硬膜外阻滯聯(lián)合麻醉干預,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對顯著減輕產婦分娩途中疼痛感具有積極意義,并有助于改善產婦分娩結局,對保持產婦以最佳精神狀態(tài)完成生產具有積極影響[7-8]。 同時,在無痛分娩技術中采取持續(xù)泵入的給藥方式,有助于持續(xù)保證藥效,對減輕整個分娩過程疼痛感及增加產婦陰道分娩依從性具有積極影響。該研究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取得了較佳的效果,這主要是由于無痛分娩技術中所使用的麻醉藥物甲磺酸羅哌卡因可有效抑制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從而有助于阻斷神經興奮和傳導,對減輕產婦疼痛具有良好促進作用,而舒芬太尼具有較強的鎮(zhèn)痛作用,且不會釋放組胺,不易對產婦心血管功能產生影響,安全性較高。因此,聯(lián)合使用上述藥物開展無痛分娩干預具有較好的協(xié)同性,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對保證產婦及圍生兒身體健康具有積極作用。
此次研究顯示,無痛分娩組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短,且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產后感染發(fā)生率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低, 提示應用無痛分娩有助于縮短產婦產程時間,對降低宮縮乏力、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從而在一程度上增加母嬰安全性,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在無痛分娩技術中,可極大程度減輕患者第一產程疼痛感,從而有助于避免因疼痛所導致的體力和精力消耗問題,進而有助于產婦在第二產程以較好的狀態(tài)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分娩工作,對減少宮縮乏力具有積極影響。同時,數(shù)據(jù)顯示,無痛分娩組產后出血量 (152.32±20.61)mL 較常規(guī)分娩組(189.24±23.25)mL 更少,且新生兒 Apgar 評分(9.45±0.23)分較常規(guī)分娩組(8.25±0.48)分更高,亦提示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十分可行,對減少產后出血量具有良好促進作用。此外,數(shù)據(jù)顯示,無痛分娩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較常規(guī)分娩組更低,且產后開始泌乳時間較對照組更短,亦提示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顯著減輕分娩帶來的痛感及縮短產后泌乳時間。
張巧穎[9]在《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一文中詳細分析了無痛分娩的效果,其以88 名初產婦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比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 評分等指標其發(fā)現(xiàn),實驗組(開展無痛分娩技術)第一產程時間(9.45±2.11)h、總產程時間(10.43±2.22)h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常規(guī)分娩),且實驗組產后出血量(203.51±28.49)mL、新生兒Apgar評分(9.65±1.32)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研究其認為,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可縮短產程,并有助于改善母嬰結局。 將該研究結論和張巧穎[9]的結論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兩者均認為無痛分娩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更有助于減少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