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峰 宋維富 趙麗娟 劉東軍 宋慶杰 張春利辛文利 張延濱 肖志敏 白光宇 孫志玲 孫雪松
(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資源研究所 哈爾濱150086)
揉混儀(Mixograph)是測定小麥面團流變學特性變化的重要儀器之一, 在歐美發(fā)達國家獲得廣泛應用,在品質檢測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操作簡單、樣品量小、檢測時間短等特點,可在育種早世代應用,也可對大量群體品質進行快速鑒定。 研究表明[1-3],和面時間、峰值高度、峰值寬度、峰值面積、8 min 帶寬、8 min 帶高、尾高、尾寬等為主要揉混參數(shù),與粉質儀、拉伸儀主要參數(shù)具有一定的關系[4,5],可以做為小麥品質育種參考指標。
蛋白質含量是決定小麥品質的主要性狀指標。國內外關于蛋白質與粉質特性和拉伸特性已進行了大量研究, 但關于蛋白質與面團揉混特性的研究報道較少, 僅李永強等利用面團重組方法, 得出當不同配比的蛋白質含量依次增加時, 面團的峰值高度和峰值寬度呈顯著增加趨勢[6]。 本試驗以213 份春小麥品種(系)為材料,分析面團揉混特性參數(shù)與蛋白質含量的相關性, 為東北春小麥品質育種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材料為213 份春小麥穩(wěn)定品種(系),均來自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資源研究所小麥研究室。
試驗于2016 年在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進行,田間肥力均勻,地勢平坦。采用順序排列種植,行長6 m,雙行區(qū),每行160 粒,常規(guī)大田模式管理,成熟后收獲,脫粒并晾曬,室溫下制粉備用。
本試驗采用DA7200 多功能近紅外分析儀測定面粉蛋白質含量(%)及面粉含水量(%)。利用10 g 美國 National Mixograph 揉混儀,參照“AACC54-40A”方法測定和面時間、峰值高度、峰值寬度、峰值面積、8 min 帶寬、8 min 帶高、尾高、尾寬等主要揉混參數(shù)。相關計算公式為:
吸水率(%)=(蛋白質含量×1.5)+43.6;
樣品量(g)=8.6/(1-含水量);
加水量(mL)=10-樣品量+0.1×吸水率。
利用Excel 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分析數(shù)據(jù)。
從表1 可以看出,參試材料面粉蛋白質含量(干基)平均13.29%,變異系數(shù)7.56%,說明材料間變異較小。 揉混儀主要參數(shù)指標中,和面時間、峰值寬度、峰值面積、8 min 帶寬、尾寬等變異系數(shù)大,材料間差異明顯;峰值高度、8 min 帶高、尾高等參數(shù)變異系數(shù)較小,說明材料間變化較小。
從表2 可以看出,蛋白質(干基)含量與和面時間、峰值面積、8 min 帶寬、尾寬等指標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隨著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與峰值高度、8 min 帶高、尾高等指標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隨著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與峰值寬度呈正相關關系,但相關不顯著。
表1 參試材料主要參數(shù)指標的變異表現(xiàn)
表2 蛋白質(干基)含量與揉混儀主要參數(shù)之間的相關關系
揉混儀是研究面團流變學特性的重要儀器之一, 揉混曲線主要參數(shù)指標能夠反映面團的綜合特性。 本試驗通過對213 份春小麥穩(wěn)定品種(系)分析表明,和面時間、峰值高度、峰值面積、8 min 帶寬、尾寬等曲線指標變異系數(shù)大,品(種)系間差異明顯。 因此, 可利用常規(guī)育種手段對這些參數(shù)指標進行定向遺傳改良。 本試驗所用材料均為自育的強筋穩(wěn)定品系,蛋白質含量偏高且變異幅度較小,因此,中弱筋小麥蛋白質含量與揉混儀主要參數(shù)指標的關系還有待做進一步研究。
揉混儀主要參數(shù)指標豐富,在品質育種工作中,能夠快速檢測大量樣品,且所需樣品量?。?0 g)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適用于大批量小樣的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