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蓉
小滿,這個季節(jié)是我喜歡的。連著幾日下雨,天氣不再炎熱,風吹過來也是帶著一絲淡淡的濕氣與涼意。
閩南的小麥要比北方早一些,記得在我的童年時代,每年農歷的二到三月份,這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季節(jié),金黃色的麥田漸漸褪去了青澀,一陣微風吹過,沙沙作響,麥浪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麥子的清香。
二月的麥子,這個時候還不太成熟,但麥穗已經飽鼓鼓的了,薄薄的皮包裹著濃濃的汁,香味馥郁,拔下一穗來,雙手合十放在手心搓一搓,再小心地吹幾口氣,吹掉麥殼,躺在手心里飽滿的麥粒,看著就是一種誘惑,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慢慢地咬、慢慢地嚼,麥粒在口中一粒一粒的爆汁,一股鮮嫩的香甜在舌頭上綻開,沁人心脾,令人無比的滿足。
麥田里,那些沉甸甸的、低著頭的麥穗,都是飽滿的、成熟的麥子,而幾枝直挺挺立在那里仰頭看天的麥子,是空心的、是不結麥粒的“麥鬼”,我們就會把這些沒用的麥穗抽掉,免得再浪費肥料。麥子上又長又尖的麥芒,常常扎得我的手腕、臉蛋又痛又癢。
只可惜,現(xiàn)在我的家鄉(xiāng),那些田野溝壑早成了蜜柚樹的天下,再也尋不到小麥的蹤跡了。
三月份,麥子日見成熟了,收割是體力活,是大人們的事,而我的任務就是拾麥穗,約上三五個小伙伴,到處去撿麥穗,每回出去,若沒有帶一小捆回家,在農忙季節(jié)總感覺沒幫上忙,會挺不好意思的。為了獎勵我們的勤快,母親總會在空閑時,搓出一大盆麥粒,撒上鹽水炒熟了給我們當零食打牙祭,那咸咸香香的味道,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如今,麥田的記憶已經非常的遙遠,我卻十分想念那回不去的童年,也懷念留在那個季節(jié)里的味道。那時,父親常常會借物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父親說:越是知識淵博、越是有見識的人,往往越是謙遜,就好比這眼前成熟的麥穗,內在飽滿的低著頭,高高昂著頭的卻是空心的,我們也要努力充實自己,飽滿人生。
小滿,是一切希望的開始,葉下豐碩的青果,枝頭簇簇的花苞,讓人信心滿滿地期待,仿佛可以預期到那即將豐收的場景。
今夜,不妨酒斟小滿,敬一敬這個意氣奮發(fā)的時節(jié),可謂:人生在世難稱意,小滿過后無大滿;花未全開月未圓,事事小滿亦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