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華
一大早起來,我專注地站在馕坑前,看我的親戚阿布都克依木·阿布都音打馕。
這天是2018年8月18日,在鞏留縣東買里鎮(zhèn)紅光村四組一巷4-4104阿不都克依木家的院子里。馕坑是用磚塊砌成的,內壁抹得很光溜。他先在馕坑里置放柴火,把馕坑燒得滾燙,然后稍稍用手指在內壁上灑點水,把妻子端過來的面餅依次貼在內壁上,貼滿一圈,烤好一個取出來再貼一個進去,大約半小時的樣子,幾十個馕就全部烤好了,烤上一次足夠他們一家四口人吃上一個禮拜。
那一年阿不都克依木54歲,兒子出去了,他和妻子、兒媳和小孫子祖力亞爾在家包了些地,家境不大好,勉強度日而已。馕,我估計是舍不得花錢買,自己打省錢。他打馕的水平不高,貼面餅的時候有一個還掉進火里去了。和面時也沒有把雞蛋清加進去,面餅上也沒有撒芝麻,雖然剛烤出來的馕都挺香,但口感還是不如街上買的,畢竟打馕不是他的主業(yè)。但是阿不都克依木還是要堅持自己打。這不僅僅是省幾個錢的問題。不自己打馕,還算是過日子的人家嗎?這個主動權,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幾十年來,我許多次在我們伊寧市漢人街,在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六十四團六連親戚別克太·西庫爾巴克家,在我們新疆許多地方,看打馕。猶如在和田看工匠們加工玉器,在無數(shù)拌面館隔著玻璃看師傅們在后堂案板上拉面。我喜歡看我們新疆美食、美器的制作過程。
我一直在琢磨“打馕”這個動賓結構的合成詞,對這個詞始終保持一種尊重,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我以為,解讀“打馕”,是解讀新疆文化的一個開關、一把鑰匙。
先說“打”。這個動詞很有力度,打鐵、打井、打架、打仗,都是“打”字當頭?!盃F”米飯,“蒸”饅頭,“煮”面條,“下”掛面,這些個動詞都遠沒有“打”字有動感,有味道。一個“打”字,“新疆精神”全有了?!靶陆瘛本褪沁M取精神,新疆人就是富有進取精神的人。新疆占地165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幾乎涵蓋中國乃至世界所有的地理地貌與氣候類型,千姿百態(tài),氣象萬千。北疆有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疆有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邊有阿爾泰山,南邊有昆侖山,中間有天山,都是終年不化的雪山,沙漠之外還有一望無際的戈壁灘,綠洲只是點綴其間。這樣的自然條件,人類要生存,僅有“燜”“蒸”“煮”“下”顯然是不行的,得“打”,得主動出擊,“打”出一片新天地,“打”出一個生存空間。我們新疆的植物是:胡楊、白楊、紅柳、雪嶺云杉、駱駝刺、芨芨草……我們新疆的動物是:金雕、鷹隼、普氏野馬、北山羊、野駱駝、旱獺……我們新疆的花卉是:雪蓮、頂冰花、天山紅花、野郁金香、野百合、薰衣草……共同特點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只有這樣,才能生存,才能“打”出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色彩。
再說“馕”。這種食物,這種制作方法,不可能出現(xiàn)在濕潤的南方,也不大可能出現(xiàn)在人口比較稠密的北方。這是一種烤制食物,因而也叫“烤馕”。它的最大特點是耐保存、耐貯藏,很長時間也不會發(fā)霉、變質,因為它基本上不含水分,特別是成為“干馕”的時候。剛烤出的馕、熱馕是可以輕易嚼動的,干了以后,就得用水來泡軟了,尤其是奶茶,是馕的最佳伴侶。我的親戚六十四團六連職工阿依古麗一家,平日里就是靠吃馕、喝奶茶、喝清茶度日。馕當然一般都是干馕,牙一般咬不動,是要掰開來在奶茶里泡軟了吃的,因此手要有勁,牙也要好。我們新疆人壽命長,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牙好,牙好就壽命長。一方面是得益于吃干果,更主要的原因是啃馕,啃著啃著,啃出了一口鐵齒銅牙。
懷里揣著馕,肩上背著馕,我們新疆人就能夠不管是戈壁荒灘,沙漠深處,還是雪域高原,再人跡罕至的地方,1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能夠走遍,都能夠守衛(wèi)。馕這玩意兒比志愿軍當年吃的炒面還好攜帶,還便于保存。美國的李奇微將軍研究出,我們那時由于后勤保障跟不上,發(fā)動每個戰(zhàn)役只能持續(xù)七天,因而稱為“禮拜攻勢”,找到了志愿軍的軟肋,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如果有馕,情況會好得多。共和國成立初期,南疆于田縣農民(就是那個“萬方樂奏有于闐”的地方)庫爾班·吐魯木要騎著小毛驢去北京見毛澤東主席,表達感恩之情,隨身肯定帶了很多干馕。太陽出來紅似火,感情上來全由我。手里有馕,心里不慌,萬水千山只等閑。
海是龍世界,云是鶴故鄉(xiāng),我們新疆是馕大顯身手的廣闊天地。我們的馕品種之多令人咂舌,是舌尖上美麗的風景。大馕、中馕、小馕、窩窩馕,各種規(guī)格的馕;芝麻馕、核桃馕、辣皮子馕、肉馕、駝奶馕、玉米面馕、黑小麥馕、野酸梅馕、桑葚馕,添加各種食材、各種風味的馕……再這樣列下去,我可能會剎不住車。如今,到處都在建設馕產業(yè)園,新疆,整個就是一個“馕世界”。
“打”與“馕”的組合,一個剛勁的動詞和一個頑強的名詞的組合,是最佳組合?!按蜮巍倍?,展示了我們新疆人的性格、新疆人的品德、新疆人的精神。我們的馕,自己不打誰打?內地朋友們如果喜歡,我們當然也會慷慨解“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