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偉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185-01
髖部骨折常見于老年女性。這是因為維持正常的雌激素水平對骨的代謝影響較大,女性絕經以后,更容易出現(xiàn)骨質疏松。會導致骨的質量降低,脆性增加,容易骨折。一般老年人髖部骨折需臥床療養(yǎng),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對于老年髖部骨折,我們應加以重視,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髖部骨折術后多長時間能康復和掌握髖部骨折術后康復方法。
一、老年髖部骨折風險預測意義重大
老年髖部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后的骨折”。數(shù)據(jù)顯示,老年髖部骨折在傷后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2%~37%。如何早期將髖部骨質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精準識別,一直是醫(yī)學界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近日,相關研究項目發(fā)現(xiàn)了肌肉密度這一老年髖部骨折的新型風險預測指標,為回答上述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老年髖部骨折是骨質疏松性骨折中較為嚴重的一類骨折,不僅致死率和致殘率高,醫(yī)療花費負擔也較大。一般來說,造成老年髖部骨折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另一方面是其他伴隨疾病導致患者摔倒的風險增高。髖部骨折對于老年人的影響巨大,包括:死亡率增加、活動水平和能力降低、生活質量下降、不能回到受傷前的生活環(huán)境、需要更高的護理級別、發(fā)生再次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風險增高等。老年人一旦發(fā)生髖部骨折,必須盡快手術治療,早日下地活動,以免發(fā)生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褥瘡等威脅老人生命的臥床相關并發(fā)癥,但因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且大多合并有內科系統(tǒng)疾病,這類手術也大大增加了麻醉和手術意外的風險。因此,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評估其髖部骨折風險,將高危骨折人群挑出,通過采取改善生活方式、加強功能鍛煉、規(guī)范抗骨質疏松治療等多種手段來降低髖部骨折的發(fā)生率。這項預測具有很強的社會價值和臨床意義。
二、老年髖骨骨折早預測
1、骨密度(BMD)
骨密度是目前常用的診斷骨質疏松和預測骨折風險的主要指標。其測定方法很多,國際上普遍公認的兩種方法分別是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和定量CT(QCT)。
但是,單一的運用骨密度預測骨折風險存在一定挑戰(zhàn),如部分低能量脆性骨折患者BMD正?;蛘呦嗤珺MD的人群,骨折發(fā)生率卻不同。
2、骨折風險預測簡易工具(FRAX)
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骨折風險預測簡易工具(FRAX)是應用較廣泛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通過填寫骨質疏松性骨折危險因子如年齡、既往骨折史、父母髖部骨折史等,結合股骨頸骨密度值,可自動計算出患者未來10年髖部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以及未來10年的脊柱、前臂或肩部等主要部位骨折的發(fā)生可能性。
(1)應用人群
不適用人群:臨床上已診斷了骨質疏松,即骨密度(T值)低于-2.5,或已發(fā)生了脆性骨折,本應及時開始治療,不必再用FRAX評估。
適用人群:沒有發(fā)生過骨折又有低骨量的人群(T值>-2.5),因臨床難以作出治療決策,適用FRAX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計算出每位個體發(fā)生骨折的絕對風險,為制定治療策略提供依據(jù)。適用人群為40~90歲男女,<40歲和>90歲的個體可分別按40歲或90歲計算。
三、防治
(一)預防
老年人行走時,速度要緩慢,重心要相對前移,腳步保持平衡狀態(tài),以防摔倒;注意身邊的環(huán)境,防止被腳下的障礙物絆倒;地面上的水漬要立即擦干;使用手杖可以協(xié)助雙腳支撐身體,防止摔倒;外出活動時,最好穿寬松的運動褲,選擇有防滑功能的鞋子等;避開凹凸不平的道路和人車混亂的地方,盡量選擇平坦的道路活動。老年人摔倒后,要保持鎮(zhèn)靜,不能馬上起身,以防突然站起加重損傷部位的病情;可進行三步展開自查。第一步:看外觀,觀察肢體有無明顯出血或畸形;第二步:輕輕活動胳膊和腿部,檢查功能是否出現(xiàn)障礙;第三步:前兩項若均沒問題,用手輕輕觸摸肢體,檢查肢體局部有無壓痛。根據(jù)臨床經驗,很多老年人因為骨折后活動或者摔倒后強行站起導致骨折移位;而有些則選擇臥床休息一兩周,后因髖部疼痛難忍才去醫(yī)院就診,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如果老年人摔倒后出現(xiàn)上述癥狀,建議立即撥打120,切勿私自移動患者,若地板等太涼可將衣物輕柔地放置在身下,等待醫(yī)務人員的到來。
(二)治療與恢復
1、髖部骨折術后多長時間能康復
髖部骨折手術以后大概需要四個月才能夠基本痊愈,會有一些骨架的形成,骨纖維連接,才能達到骨性痊愈,骨強度還是沒有形成,需要下地刺激,負重鍛煉之后才能夠完全的恢復功能,骨骼強度才能夠逐漸的恢復功能,才能夠受力平衡,才能痊愈。
2、掌握髖部骨折術后康復方法
髖部骨折的關節(jié)置換術是當今常見的手術方法。如今,強調了快速痊愈的概念。因此,手術期間的創(chuàng)傷非常小?;颊呋謴偷煤芸?,并沒有太多的影響?;颊呖梢栽谑中g后第二天進行髖部伸展和彎曲活動甚至下床。最好在活動期間由家人輔助活動避免摔倒。髖關節(jié)置換與髖部骨折內固定的區(qū)分是在治療以后可以鍛煉。不用像內牢固后病者要有個痊愈的過程、免得早期持重。所以老年髖部骨折治療后痊愈,尤其是關節(jié)置換的病者不用長時間的臥床進行很嚴格的功能訓練,只要下床活動就可以了。
3、注意事項
老年人骨折治療后,目的是早期能活動的人,盡量早下地走路,不能走的,比如骨折用內固定方式,盡量扶拐行走。如果不能扶拐,坐輪椅也要進行多活動,這樣對生命延續(xù)、骨折恢復都有好處。如果年齡比較大,平時活動不多,直接進行關節(jié)置換,盡量做完手術3天或1星期,然后鼓勵下床站立在別人的扶持下,再行走,盡快恢復行走功能,對病人以后生命的延續(xù)有好處。飲食方面要注意,要保持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糖低脂的飲食習慣,對病人骨折以后的恢復有好處。平時飲食要注意吃易消化的東西,因為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后很難治療。
髖部骨折之后,因為都好發(fā)在老年人,他的骨愈合能力要弱一些,骨形成能力也低。所以說他的骨折生長比較緩慢,雖然是一種骨質疏松性的骨折,也是在髖部,大約是要四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有一些骨架的成形,骨纖維可以連上去,這樣才能骨性合住。這時候它形成這個骨強度,還不能像正常組織一樣,還需要等待,需要下地刺激,讓它負重,積極活動鍛煉之后,才會逐漸的恢復,達到局部的骨骼強度,髖關節(jié)功能才能對側,形成一個比較相對平衡的受力情況。
沙灣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樂山?614900